第3版:文学评论

寻呼他人 重塑自我

□冉 冉

“失眠不是病,睡不着真要命。”这是十年前,一位失眠抑郁症患者向我倾诉时的开场白——这个仿自某牙膏广告的金句,让我俩都笑了起来。当时我去社区,为一件提案的写作做调研,她拨开自己头顶卷发,露出两分硬币样的斑秃:“我吃过的安眠药,加起来大约可以毒死一头大象了。”还有她的家眷亲友圈,也有不少的同病相怜者。随着调研了解的深入,我发现这个群体数量不容小觑:根据官方公开数据,中国失眠及抑郁患者接近一亿,而且抑郁往往与失眠伴生,成为不少失眠患者的并发症。上述现象连带引发了无数个人、家庭的复杂问题,反映出社会整体认知的不足及医疗卫生系统应对机制手段的缺失。正是相关调研,促使我对这个庞大人群保持了长期关注。

调研断断续续进行了大半年时间,访谈对象涉及不同职业阶层、不同年龄段,其中也包括从事心理情绪疏导的心理咨询师催眠师。面对这些鲜活的个体生命及其沉重的身心负载——焦虑、压抑、恐惧、无望,我作为调研者的心情也难以平静。访谈范围的扩展迫使我去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去琢磨、思考患者的生理、心理、病理,以及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调研过程中,一些看似正常的人也进入了我的视野。在他们身上,你同样可以感知到不安、忧惧——这已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精神状态。我意识到,太多人都有排解负面情绪、抚慰不安心灵的日常需求,顺应满足这种需求,给予他们适宜的启迪引导,不正是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应做的工作吗?催眠不是神迹,不是魔术,它就是生命的坦诚相待、灵犀相通,是潜意识的全然敞开和悄然变化。从这个角度讲,“催眠”不只对部分患者有助益,而且对所有人都有意义。

初稿完成得比较顺畅。来自调研的大量鲜活的人事细节,对催眠技术经典的修习理解,以及对社会病理问题的探究,在使我的写作如鱼得水的同时,又让我隐约感到不安。潜意识提醒我,这一稿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当时的自己也不清楚作品的最终样貌应该是什么。近40万字给出的残酷事实是:我对真正的催眠理解尚浅,尚未掌握召唤人物命运及整个虚拟世界的心力、脑力与笔力。我意识到,作品的主角并非半神半人,而是一个同样被失眠、抑郁、焦虑、贪嗔折磨的患者。唯一的不同是,不再作弃世之想以后,她跌跌撞撞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摆脱困厄、寻获生命意义的人生长路。

一个原本沉溺生死爱欲,自闭、偏狭、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何以能唤醒“大爱”,获得自救救人的信力?怎样才能让主人公脱离现实喧嚣混乱的裹挟,成为去追寻那束光的人?怎样才能令人信服地描述她走上真与善之路的艰难历程?第一步似应是个人的“精神觉醒”。现实中的“觉醒”往往源于某种“相遇”,相遇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某本书、某件事……甄妮的“遇见”是裴医生和新月婆婆(以及间接“遇见”的史怀哲、特蕾莎、晏阳初等人)。心灵的接纳即自我确认,前贤的思想观念、社会事功、精神修为,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后来者。

回顾这些年的写作,其实是我和甄妮相互寻找、确立、成长的过程,我和她是某种双向塑造共生相融的关系。假若没有写这个长篇,很多人生因缘可能都会不一样。“透过那些备受折磨煎熬的人,她看到了自己灵魂的面影”——这的确是情不自禁的由衷之言。真实融入、真诚共情,呈现某种应然的理想世界,从历史、现实、情感、心理、精神等多重维度进入,让人物立体清晰、可信可感,这就是我反复打磨所期望达成的效果。

重写修改过程中,中国作协给我提供了再次深入生活的机会——行走巴渝乡村半年多,不仅触发、唤醒了太多个人记忆,获得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细节灵感,更加深了我对乡村建设历史传承的理解和感受。如果说裴医生辞职创办一心诊所行医助农,依托接续的是乡建先贤治贫治愚治弱治私的思想脉络,新月婆婆则是40年代晏阳初乡建运动启蒙教育直接结出的果实——她在“乡村空心化”的世纪之交带领乡民生产互助自救,可否视为后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民间先声?在普旺米耶,时代的大变革为甄妮阔展视野、超越小我、积极连接周遭他人提供了可信可能的契机,这同时不也是她走出自我,救赎自己和他人的契机吗?

本书的写作是寻呼他者,同时也是寻获重塑自己的过程。有朋友追问甄妮、裴医生和新月婆婆有无原型,我只得据实以告,现实中并没有这样的人。如果非要勉强地说,甄妮是我理想中的自己,裴医生像我的小学老师,新月婆婆身上有我母亲的影子——他们都是某种理想信念的投影。 知行合一是我写作和生活的毕生理想。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如裴医生和新月婆婆一样谦抑感恩、利他乐观,具备同他们一样坚韧繁盛的心力,在信与行中建立起正大的价值观。尤其是如他们一样连接他人、环境和时代,去行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爱。

2023-05-17 □冉 冉 1 1 文艺报 content70031.html 1 寻呼他人 重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