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3日上午,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传达学习贯彻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到省文联省作协调研工作讲话精神,回顾总结在党的领导下广东省作协70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团结鼓舞广东文学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投身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新时代广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广东省委宣传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致辞。广东老中青作家代表刘斯奋、陈继明、魏微、葛亮分别发言。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办公厅主任李一鸣,中国作协办公厅副主任刘秀娟,广东省委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第三组组长陈华康,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吴华钦,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年文学编辑室主任付如初,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昆、苏毅,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广东省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地级以上市作协、省作协分会负责人,广东老中青作家代表等100余人参加座谈会。
张宏森高度评价广东省作协成立7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70年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领导下,广东省作协团结带领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贯彻党的文艺工作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传承岭南文化传统,深情记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热情书写民族复兴征程上人民群众的英雄业绩,积极探索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学发展之路,涌现出一大批文学名家和精品力作,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皇皇宝库,成就了在全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广东文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作协与广大文学工作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从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中汲取力量,实施广东文学攀登高峰战略、异军突起战略,积极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在繁荣创作、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积累新经验,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广东文学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张宏森指出,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广东文学过往的成绩,是与这种地位作用相匹配的。广东文学未来的发展,要进一步向这种地位作用靠拢、看齐。就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广东文学牢记“国之大者”、实现高质量发展,张宏森提出几点意见。一是砥砺初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转化为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要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文学工作,不断巩固良好文学生态,大兴调查研究,切实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文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二是捧出真心,坚守人民立场,书写人民史诗。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要时刻想着人民、笔下要充满对人民的关切,讲述人民故事、塑造人民形象。在作品完成之后,要建立起强烈的人民意识、读者意识,把我们的作品交给人民验收、邀请人民阅卷。三是守正创新,用更多精品力作攀登文学高峰。要充分发挥广东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产强的优势,深挖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的特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成为文学创新的重要源泉。要充分发挥广东对外开放程度高、文化交流交往多的优势特点,推动文学创作在博采众长中不断取得新发展。要继承发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在文学创造上敢为人先,不断探索新手法、新风格、新形态、新境界,向着新时代的文学高峰奋力攀登。四是共筑同心,汇聚铸就新时代文学高峰的强大力量。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人的工作”重要要求,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创新工作体系,着力开展聚人心、暖人心的工作。要持续打造堪当重任的“文学粤军”,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守文学理想,追求德艺双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作协工作和文学活动各项制度规范,为各市县级作协组织开展工作探索新路、作出示范,把作协建设成为团结引领广大文学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繁荣创作、服务人民的先进人民团体。要建设与广东经济地位相称、与文化强省相符的文学强省,为推动新时代中国文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培忠说,从诞生之日起,广东省作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引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热情讴歌新时代、记录新征程,走过了70年光荣与梦想的奋斗历程,书写了广东文学事业的崭新篇章。广东省作协成立7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昭示我们: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学工作的领导,是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作协工作和文学工作的根本立场;坚持“做人的工作”,是作协组织的核心任务;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增强文学事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法宝。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张培忠表示,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广东新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广东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东省作协和全省文学界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把握新使命新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学思践悟、强化信念;用全球的视野重新认识和深刻把握我们脚下这一片热土,进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文学的方式生动书写和独特呈现粤港澳大湾区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进一步促进创作、打造精品;用系统的观念全面梳理和全新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进一步赋能文学、提升价值;要用创新的思维继续拓展和不断强化作协的组织优势和工作职能,进一步服务发展、服务作家,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拓广东文学新局面。
刘斯奋深情回忆了创作长篇小说《白门柳》的过程,感念欧阳山、陈残云等老一辈作家对后辈作家的关怀和鼓励。他认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学事业迈上了新的征程。广东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地区,广东人历来有敢为人先、敢于喝头啖汤的创新精神。改革开放是广东文学创作的“富矿”,这里还有很多宝贝要继续挖掘,这是广东文学创作的一大特点。广东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全国各地的人才都涌向广东,参加广东的建设,这些人才非常珍贵,是另一个“富矿”。挖掘好这两个“富矿”,广东文学创作大有希望。
陈继明认为,广东省作协一直用最大投入、最高热情、最新创意,凝聚创作力量,激发广东作家的实力和潜能,引领广东作家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尤其在近几年,自己是参与者和见证者,所以要向广东省作协70年来的不凡成就致以深深的敬佩和感谢。他说,我们这些中年作家应该重新焕发创作热情,积极写作,争取给伟大时代留下伟大作品,向人民、向历史交上优秀的文学答卷。
魏微表示,广东是一片热土,岭南文化以丰富性、包容性见长,尤其是近40多年来,这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几乎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社会生活的广阔深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别样风景,舞台阔大,帷幕正在拉开。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时代的光影。到人民中去,为人民而写,其实也是为自己而写。
葛亮认为,时代为我国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学创作者,讲好粤港故事、岭南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体现。愿以绵薄笔力,将岭南传统文化作为基点,勾勒丰赡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图景,以文为履、砥砺前行。
座谈会后,还举行了广东省文学志愿服务总队授旗仪式、《广东文学通史》《广东省作家协会志(1953—2023)》《广东青年批评家丛书》新书发布仪式。
23日下午,张宏森专程到广东文学艺术中心参观“一代风流——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展”。张宏森详细了解广东省作协历史沿革,并听取张培忠的情况介绍,不时交流询问在推动文学创作、培养文学人才、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交流、组织文学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对近年来广东重点作家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广东省作协加强文学队伍建设,推动文学工作迈上新台阶。(邱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