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村是一块人杰地灵的福地,孕育了优秀的作家,滋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的家在景区的公路边上。去年12月,央视主持人来到这里,以我的家作为取景点之一,拍摄制作了文旅探访节目《山水之间的家》,真实诠释了清溪村的新巨变。今年,湖南卫视又和我们互动,拍摄制作了纪录片《新山乡巨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得益于中国作协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彰显的蓬勃生机。
因为我家地理位置特殊,我与游客交流多、互动多。有人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我在山乡里面做文章,在巨变上面下功夫。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有人问我,你们的生活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你们是怎样实现的?我说,是党给了我们安居乐业的环境,是文学赋能了乡村振兴。概括起来就是享了共产党的福,沾了周立波的光,尝到了山乡巨变的甜头,铆足了乡村振兴的干劲。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也是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我从新山乡巨变中找到了致富的新门路。在去年下半年成立了生态家庭农场,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供不应求,按订单排队交付,经济效益也自然可观。
我们常说要讲好立波故事,传承好立波品格。我认为只有培养好对立波先生的感情,才能事半功倍。要讲立波先生感人肺腑的故事,面对不同的群体讲不同的故事。我崇拜立波先生,家里有很多关于他的书籍和藏品,从中不断感悟他至高无上的家国情怀和非凡的文学成就。
我曾结合清溪村的天时、地利、人和,写过这样一首藏头诗:“清荷摇曳舞翩翩,溪水潺潺蛙声绵。周贫济老当乐事,立笔家山撰桑田。波澜壮阔七十载,故里旧貌换新颜。居仁循义有公序,山茶花开孕丰年。乡愁未忘胞罐地,巨著鸿篇盈万言。变化万千感党恩,文旅融合谱新篇。学子书屋品翰墨,村美花香尝果甜。”
(作者系清溪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