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村自2008年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自身文学资源优势,规划开发“周立波故居”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近年来,在上级的高度重视和全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以乡村振兴为引领,通过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产业发展特色,全面整治村庄环境,清溪村实现了“居住小洋楼,设施现代化;夜晚路灯明,大道近门庭”的新面貌、新景象。
一是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通过对景区整体提质改造和“文学乡村”打造,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村民抓住机遇纷纷自发开办农家乐、擂茶馆、民宿、书屋等,国联水产、味芝元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的强势入驻,更是让村民对农业发展增添信心。如今清溪村人均年收入突破了5万元。
二是让村民文化生活“美”起来了。打造了21家清溪书屋,既传承中华文化,又增强村民群众读书氛围,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成长起到良好作用。如去年组织开展的“清溪文化演讲比赛”,我们村的村民都踊跃报名参加,既宣传了党在“三农”方面的现行政策精神,又积极推介了清溪巨变的美好形象,为乡村振兴大声歌唱。
三是让农民精神“富”起来了。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勇当志愿者,服从组织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开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娱活动,自发组织舞蹈队、腰鼓队,做到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形成全村社会治安稳定、村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清溪村原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