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周室藩先生和周立波先生是堂兄弟,他们兄弟俩感情深,关系也很密切。我清楚地记得,伯父第一次返乡是1953年,那年我7岁。印象最深的是1955年伯父携全家回乡定居在桃花仑竹山湾。伯父在竹山湾用两三年的时间写下了不朽的著作《山乡巨变》。小说出版后,乡亲们争相传阅,大家看了都非常激动,因为书中写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读起来倍感亲切,同时也激励和鼓舞了当时的一代人。
我是清溪村巨变的见证者,也是家乡建设的参与者。我在1963年初中毕业后在伯父的支持和鼓励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我牢记伯父的教导,在部队,在艰苦的戈壁沙漠和风雪边疆,为保卫祖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1969年退伍回到了清溪村,带领民兵进行军事训练。1971年支援“三线建设”,公社推荐我到益阳橡胶机械厂工作。
我热爱清溪村,更挂念家乡的发展。伯父的思想与精神在清溪村永存,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与伯父最后一次见面,更让我坚定了回乡建设的信念,退休后我又回到清溪村并把组织关系也转回了清溪村支部,希望为家乡的建设发挥我的余热。
能够亲眼看见清溪村巨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我倍感骄傲和荣幸。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热潮下,我们清溪村的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村里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精神文明也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目前清溪村办起了读书会,参加的人很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家经常聚到一起读书学习,提高了思想文化水平。脏乱差现象不见了,过去吵架闹矛盾、违法乱纪、不和谐的现象少了。
我深信在各级组织的关怀和指导下,在乡亲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把清溪村建设成为真正的“山乡巨变第一村”“中国文学第一村”。欢迎大家常来我们清溪村做客。
(作者系周立波的堂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