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是当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从事文学创作70周年。6月11日至14日,“王蒙先生从事文学创作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王蒙出席相关活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干,山东作协原副主席赵德发,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铁铮,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校长于志刚等参加活动。
11日上午,聘任王干、赵德发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聘任李铁铮为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的仪式举行。仪式后,王干、赵德发分别作了题为《王蒙的现代性反刍》《走近海洋,亲近海洋》的学术报告。其间,还举行了赵德发《黄海传》新书发布会。
12日上午,“刘慈欣作品学术座谈会”举行,王蒙出席并讲话。王蒙讲述了自己对科幻文学的喜爱,强调了科学在人文发展上的重要意义。他从女娲补天、浑沌之死、《山海经》等探究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科幻之魂,探讨了人类文明演进中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充分肯定了刘慈欣作品巨大的人类悲悯意识和人文主义精神,认为这是对科学所带来的恐惧与躲避的一次有效、有力的平衡与中和。希望以文学的多情、想象力,不断放大与拓宽科学与文学的边界。10位海大青年师生分享了他们对刘慈欣科幻文学作品的研究成果和阅读体会。12日下午,还举行了“李铁铮学术座谈会——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任务和使命”。
13日上午,“王蒙先生文化专题报告会——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举行。王蒙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在新疆工作、生活的切身体悟,以独特的视角和广阔的视野,围绕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俗生活习惯、对团结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四个方面阐释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因。
13日下午,吴为山学术报告会“文以铸魂——从王蒙先生的塑像谈起”举行。吴为山结合自己的创作历程,通过对老庄、李白、杜甫、苏东坡、马克思等雕塑作品的呈现,从艺术创作、理论建构与文化自信等方面,探讨了中华美学精神、中国文化与雕塑艺术之间的对话与联系,强调以雕塑艺术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王蒙在主持时充分肯定了吴为山的艺术创作与人文精神,认为吴为山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化自信,是构建文化强国人物谱系的必要因素,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也是对中华文化形象的有力说明。
14日上午,“王蒙先生与海大”座谈会举行。学生代表向王蒙赠送纪念品并献花,现场播放了“王蒙先生与海大”回顾视频。座谈会上,于志刚分享了与王蒙交往的温馨故事,代表学校对王蒙21年来为海大发展付出的心血和智慧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与会者表示,王蒙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一面精神旗帜,王蒙与海大的融合是王蒙立德树人理念的教育实践。王蒙表示,在过去21年里与海大建立了深厚情谊,今后将继续心系海大,为海大人文学科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座谈会后,王蒙出席了“作家林”揭幕仪式,并与各位嘉宾、海大师生在“作家林”植树。
“王蒙先生从事文学创作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蒙文学研究所承办,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统战部、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温奉桥 于梓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