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学评论

激活古意里的生机与美丽

——读王芸《纸上万物浮现如初》

□古 耜

时至今日,以历史为审视对象的散文作品自成一脉,蔚然可观。要真正写出文质俱佳的历史文化散文殊非易事,这当中除了需要丰厚的文史修养,还需具备一种独特的目光与情怀,借此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进而实现历史风景的当下烛照。王芸曾以散文集《穿越历史的楚风》对荆楚历史文化进行出色演绎,其新著《纸上万物浮现如初》则立足当下语境,着重钩沉和描绘江右历史文化景观,其新颖的精神思考和艺术情致,激活了古意的生机与活力。

《纸上万物浮现如初》中的若干篇章将目光对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写剪纸艺术的《纸上万物浮现如初》,写戏台春秋的《看这台上春色如许》,写毛笔制艺的《笔下,微云起泰山》,写陶瓷手工技艺的《瓷上宝石》等。这些作品都是作家在深入调查采访的基础上完成,但不是简单机械的现场传真,也不是一味沉湎于往事钩沉,而是浸透了作家自觉的观念认知与匠心所寄——非遗传承最基本的方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承传”,这同文学的“人学”特质有着天然的呼应,因此,散文聚焦非遗事业首先要聚焦非遗传承人,尤其是要写出他们与特定职业性质相联系的精神特征、心理习惯乃至“集体无意识”。在《万物》的诸多篇章中,我们看到了个性有别、内涵有异的非遗传承人。

周鹏程从父亲手中接过毛笔制作手艺,随即把全部精力与心血投注其中。为了让出手的毛笔优质合用,他不惮辛劳,东奔西走,向业内人士取经,也向书法家讨教。在制笔过程中,他用渗入个人体验的精工细作,酿成了毛笔“四德”(尖、齐、圆、健)的高水平与新境界。他身上体现的正是民族和时代所需要的工匠精神(《笔下,微云起泰山》)。

邓希平是1965年毕业的女大学生,进入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工作后,逐渐迷上了彩色釉的研制,尽管这是一个付出巨大却又常不为人知的空间,但她还是毅然投身其中,不断经历失败,不断重新开始,最终凭着经验的丰富和技艺的精湛,催生了包括“秘釉流霞盏”在内的一系列高温颜色釉王国,自己也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瓷上宝石》)已走过数百年历程的南昌采茶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魏小妹以及郑元昭、刘小燕等一批艺术家组成了一个视艺术为梦想的群体,他们信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古训,不计较物质拮据,那份专注、执着与坚韧令人感动。(《有一种美由来已久》)这样一些人物形象使得作品具有足够的精神重量和人文深度。

非遗事业包括诸多门类和项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决定了非遗书写必须处理好知识性和文学性的关系。在这方面,《纸上万物浮现如初》多有成功实践。《傩影如刻》关注的是“傩舞”和“傩面具”,二者邈远悠长的前生今世关联着叙事的深度与质感,因而知识性言说和背景交代必不可少。令人刮目相看的是,王芸将其巧妙穿插到相关的人物和场景之中,同时文字又很讲究自身的颖异舒展,与艺术叙事互渗交融,使得通篇作品既充实又灵动。《一脉清音越山川》将江西大地上曾有的文化声响聚拢笔下,其中多有对历史脉络的梳理和解说,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的参与,呈现出形象化、情感化和意境化的特征,这样不但保证了自身的充实和美感,而且因为内涵的丰足生动,有效强化着传承、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和意义。

在《纸上万物浮现如初》中,还有一些篇章或透视历史遗存,或重返历史现场,或探究历史谜团,共同追求站在时代提供的认识高度,对历史景观做更深的探照或更新的揭示。近年来,谈论海昏侯遗址的文章时有可见,兴奋点常常是奇观异物、王室秘闻,而《海昏谜色》则更多集中在海昏侯刘贺的境遇陡转与命运起伏上,进而通过问题质疑和现象破译,有意无意地触及汉代皇权的运行情况,以及其制度层面的某些特征,是对历史的另一种打量。《与莲俱老》以姚西村相延千载的莲为焦点,实证文化传统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在时间的长河,彼此供养》面对乡间宗祠,探究族群绵延昌盛的内在规律,都为历史增添了新视角和新意味。

《纸上万物浮现如初》一书在艺术表达上亦苦心经营,每见精妙。《看这台上春色如许》集中呈现乐平境内数以百计的古戏台,作者用传统戏剧的“折”来结构全篇,不仅促成了作品内容(戏台)与形式(“折”)之间有意味的呼应,而且使作家的笔端景象既缤纷多彩又转换自如。《观傩记》写“我”走近“傩舞”的一次经历,却没有完全依照时间顺序平铺直叙,而是将“我”的所见所闻有意识地分作“近看”(现场观赏)和“远观”(电话采访)两部分,穿插画外音、资料篇等,不断进行视角调整和叙述位移,使之交叉互补,让“傩舞”与“傩伯”得到了既直观又有纵深感的艺术再现。这似乎说明,作家试图借鉴“非虚构”文本的营养以推动散文的文体变革。从《纸上万物浮现如初》所达到的艺术高度看,这种借鉴是成功的,值得作家继续拓展和尝试。

2023-07-05 ——读王芸《纸上万物浮现如初》 1 1 文艺报 content70686.html 1 激活古意里的生机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