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看两不厌》是作家杜梨一篇长达24000字的、令人回味怅然的散文。“香”指的是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在文中,作者把佛香阁叫做香香阁,“在我眼里,香香阁可爱又敦厚,是神的孩子”。文中能读出作者冬日里穿着大棉服、厚底鞋,站在佛香阁看大殿的情景。颐和园不是作者的参观景点,而是她喜欢的园林古建兼工作单位。在此之前,作者已经因一篇《在颐和园,我为人民服务,人民千姿百态》火遍全网。这一篇所持续的,是她个人风格的体现,且极具共情力。所谓共情力,是作者要知道自己真正爱憎的是什么,并把这种爱憎极致地表达出来,那是所有人共通的情感。
颐和园很大,作者重点在写佛香阁,对同样迷人的四大部洲、西堤、苏州街、石舫、大戏楼等,却都没有提及。因为作者曾在佛香阁看大殿,其笔下始终在写与个人生命阅历相关的地方,即写“我”在其中,而不是“我”在旁观。佛香阁有八面,三层,四重檐,高达40米,建在21米的高台上。往下是排云殿,往上是智慧海。最初那里是大报恩延寿塔,后仿塔建阁,于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光绪时在原址上重建。欣赏佛香阁最好的地方,是春秋荡舟于昆明湖的万顷碧波之上,可远观嵩高维岳,峻极于天;更可看孤鹜齐飞,长天一色;亦能在冬日里,于湖面上滑着冰看落日。古人造高台高阁是为了通神,颐和园与佛香阁在作者笔下,皆是如水般灵动、清冽的文字。
作者此篇看似随意,实则有很强的技巧和文字控制力。全文放得出去,收得回来,但凡发生在颐和园工作岗位上的见闻所感,都暗含着思考人与这座皇家古园的相通之处。在作者笔下,颐和园是活的,因为园中都是活生生的人,如她那些可爱的领导和同事,以及那些不够文明的游客。
每个人到颐和园来工作,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烦恼和应对方式。有的人散淡,有的人温柔,但他们都能扛下事来——管得住肆意妄为的“老干部”和大爷大妈。那古人智慧结晶的古建筑,并不只是在当这场活人大戏的舞台布景,也如人一般参与其中。员工在管理、保护古建筑,古建筑也在滋养着他们。作者会对工作中随时吐槽拉杂儿,如对自己因政策而无法读博的遗憾,如在佛香阁看大殿时的寒冷——在上个世纪,工作人员要往佛香阁上搬蜂窝煤、搬门票,毕竟这里冬天西北风吹得正紧,还要为了保护古建而不安取暖设备。也许是冥冥注定,佛香阁舍不得作者走,相看两不厌,唯有颐和园。她与同事们在忙碌一天之后,可以一起回眸看一会儿旧日的斜阳。
以往读写颐和园的文章,喜欢王国维的《颐和园词》:“昆明万寿佳山水,中间宫殿排云起……”“忆昔先皇幸朔方,属车恩幸故难量……”可比肩《琵琶行》与《连昌宫词》,如有清一代之兴亡史,充满了士大夫的慷慨悲歌。而杜梨的散文里,却是一种久违的自如。她写作不较劲,浑然天成。因为她对人、动植物、阳光雨露都充满了孩子般的好奇心。
古籍建筑,皆逸趣横生;神佛雕像,都自带萌色。正如作者在文中的一段话:
我一直觉得,古建上最迷人的部分,不是那些精致的雕绘和五色的油彩,无论是旋子彩画,苏式彩画还是和玺彩画,都不及瓦檐上长出的野草,牌匾后的蝙蝠和筒瓦里的雨燕,后者才是古建活着的,呼吸的部分。
我理想中的散文,应该是这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