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为诗,在于诗意。有两种诗意,一种是文本中的诗意,它存在于语言世界中,是诗人运用语词创造的。为此,许多诗人曾“苦吟”“推敲”,“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有一种诗意,是生命中的诗意,存在于人的生命、生活中,在爱人的指尖上,在亲人的惦念里,在失眠的夜晚和旅途的孤寂中。优秀的诗作,乃是诗人借助语言的媒介,传达或呈现出生命的诗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固然是语言的艺术,但一个在生活中蝇营狗苟的人,断难有一支诗意盎然的生花妙笔。
当海德格尔引用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写下“人,诗意地栖居”时,显然并不认为“诗意”独属于诗人和诗歌文本。
是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生活中的诗意并不是物质财富的影子。或者说,生活的诗意与物质的丰饶或匮乏不是直接的、正相关的函数关系。“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包含着特定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它反对工业化生产和流行文化对人类感性生活的侵蚀和异化,反对把人视为、或者说物化为社会化生产和消费链上的一个被动的环节。海德格尔是战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者,他对“诗意”的理解,理所当然地带有存在主义哲学意味。其实,生命和生活的诗意可以有更广泛、更丰富的意涵和形态。
当然,这取决于诗人的发现。《余言未尽》是冉子近十年的诗作自选集。在这里,诗人提出,生命的诗意植根于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即使你面对着巍峨的殿堂、神圣的造物主。在《虔诚的信仰》中,诗人吟安“对话”两个字,站在万能的造物主面前的,就是一个具有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的“我”,换言之,只有自觉地意识到并且欣赏着“我”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才可能写下“对话”二字。在这里,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是生命的诗意,“对话”二字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话关系和意象的营造是文本的诗意。
再比如,在冉子看来,比起超凡的高贵和脱俗的雅致,烟火缭绕的人间亲情和日常生活,才是诗意盎然之地。在《青瓷》中,冉子用了一半的篇幅,刻画青瓷的高贵和典雅。“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遣词用字,不吝称许;称许之不足,又拈来“行云流水”“新月”“茶香”渲染之,烘托之。所以如此,是基于诗人对人间亲情、对日常生活的自信。只有如此这般的“青瓷”,才值得让“父母兄弟姐妹一大家”“捧在手上”,才配得上“红剪纸”“白雪光”“年夜饭”。在这里,烟火缭绕的人间亲情是生活的诗意,对比结构下的情绪渲染和意象烘托是文本的诗意。
又比如,在冉子看来,爱是生命的诗意不竭的源泉,虽然人世间的爱常常会是难以想象的沉重和艰难。“我的身体重么/就是再重我也要这么依偎在你的肩上/让那些从我们身边经过的人们/用惊异的目光望着我们的相爱//我们这样的相依了多久了/如果不是山峦的振颤/怎么会有我们的相遇/怎么会有这千年的碰撞//我们就这么一直聆听着水溪的潺潺之声/这么看着石板路上的岁月的堆积/听着经年累月静静流淌的水音/我们也看到过激流暗涌”。在《八里沟吻石》中,诗人触景生情、托物抒怀,以剥茧抽丝的手法,去探寻爱的真谛。见“吻石”而思情爱,这算不得奇思妙想。诗思之妙,在于从“重”字落笔:“我的身体重么/就是再重我也要这么依偎在你的肩上”。从“重”字入手写“爱”,远浮泛,近深邃。在这里,爱是生活的诗意,抒情视角的独特选择和展开是文本的诗意。
当然,生命的诗意,并非只在和煦春风里才肯绽放的花朵。冉子的审美目光,同样投向了人心深处的痛苦、孤独。“我是想多喝一杯酒/然后让自己醉去//就可以不负责任地说醉话 说积在心底的过往/说那些放肆的夜/那些风雨 积雪消杀过的肩膀/或者曾经有过的狂想/然后说出/我想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冰冷的城市”。《醉》中,斯人求一醉,醉了可以放肆,可以发泄,可以逃避,可以解脱。然而,欲醉不能。人心之痛、之苦、之孤独,莫甚于此。诗人以“醉”为题,却是句句诉说着无法醉去。在这里,人在痛与责任、苦与担当之间的挣扎与坚忍是生命的诗意。以“始终醒着”去写“醉”,如清人王夫之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是文本的诗意。
基于文学的立场,我愿意把两种诗意放在一起谈论,但事实上,生命和生活中的诗意,并不依赖诗歌文本而存在;相反,一个诗意盎然的诗的文本,断然离不开对于生命诗意的体验、感悟和洞察。
多年以来,冉子一以贯之地坚持着业余写作的姿态。从容地观察世界,从容地体味人生,以审美的态度,坚守着诗言志、诗缘情、有感而发的诗学正道。她的诗,有人间烟火气,没有世俗功利心。
冉子的生活中一直有诗歌陪伴,但她从不归属于任何门派。她有自觉的女性视角,但并非女性主义者;她不拒绝口语入诗,但从未追随“口语派”。她无意将自己的名字归类在某个“派”的旗帜下,更不肯用某种诗歌观念裁剪自己的诗思。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在其本质上是“有意味的形式”。如果不囿于这一观点的形式主义理论背景,这个“意味”,可以理解为丰沛的思想情感内涵;这个“形式”,可以理解为诗的语言形式,包括韵律、节奏,叙事、抒情的技巧和策略等等。前者源自于生命的真诚和生活的扎实,后者依赖于诗人对汉语语言属性和潜能的理解、开掘。两种功夫的积累,都非一日之功,愿与冉子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