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重视本原与来处的国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古人说:“文者,贯道之器也。”丰厚的文化传统既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底蕴,更是每个中国人自立于世界的凭藉。
我成长于六朝古都,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着耳濡目染的亲切。而长期在香港的工作与生活,更让我体会到在中西交汇的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在不同文化形态间交流与互动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转化的卓越能力。
近年来我的小说写作,自《朱雀》《北鸢》以降,一直致力于尝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达形式。无论是书写近现代历史的绵延流转,还是聚焦于工匠精神在当下的薪火相承。创作的过程,也是我不断地深入与亲近中华文化之根的过程。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每一项我所接触到的“非遗”类型,陶器、古籍修复、乃至近期所关注的广彩,都是我国经自千百年的累积,集腋成裘、水滴石穿的时间铭刻。其中的温度与深切的共情感,更超过了单纯的案头工作所能带来的心理震动。以此为题材进行小说创作,也成为了一种新的途径,让我可以不断去接近传统文化砥实厚重的本源所在。以上种种,也构成了我希望为生活20年的岭南去书写一部作品的驱动力,并历时数年完成了长篇小说《燕食记》。
《燕食记》是一部以饮食为切入点的作品。选择这一角度,是对粤广这方水土经年考察的结果。饮食是岭南传统文化于当下最为生动而亲和的呈现。这部小说以濒临失传的莲蓉绝技为一道引线,联结了四代粤点师傅的命运流转,也凸显了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变革中经受的考验与挑战。“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食物中埋藏着民族文化的密码,而这密码或许会在时间的推演中沉睡,需要以时代精神去激活,进而焕发出新的华彩。通过长时期的采风,在与不同代际的粤点师傅交流、请教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创造性的转化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坚定我们民族自信的必由之路。
写作之余,我也在思考文学创作于当下的意义。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做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燕食记》中的叙事场景,发生在粤港。粤港浩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的现代性与城市性,与传统文化之间构成了美好的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学创作者,讲好粤港故事、岭南故事,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体现。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既是每个文艺工作者心中坚守的创作导向,也是我们肩上的沉甸甸的责任。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我愿以绵薄笔力,将岭南传统文化作为基点,勾勒丰赡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图景。以文为履,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