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和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中的红色篇章,中国现代文学馆将集中展出一批珍贵的革命文物馆藏,并面向公众开放。
7月19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革命文物特展——“坐标”筹备工作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相关情况。展览包括五大单元、233件文物,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牺牲的英雄们致敬,向在民族记忆星空上铭刻英雄之名的作家们致敬。
据介绍,本次特展将于7月27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分五个单元展陈,展品包括手稿、书信、日记、图书、便笺、函件、字画、照片等。第一单元“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主要展示诗人、翻译家萧三的《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抗日军政大学》《在枣园过年》三部著作的手稿。第二单元“谁是最可爱的人”将展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珍贵手稿,这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的报告文学,最早刊登于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第三单元名为“英雄儿女”,将展出电影《英雄儿女》原作、巴金中篇小说《团圆》手稿的复制件,以及巴金《赴朝日记》的手稿原件和《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的出版物校样等。第四单元“上甘岭”将展出作家陆柱国的长篇小说《上甘岭》的油印修改稿,以及《上甘岭》的电影剧本和作家林杉的12本《林杉上甘岭采访笔记》。第五单元“我同祖国在一起”是一个表现群像的单元,将展示大量赴朝作家的作品,比如黄谷柳、李蕤、舒群的《赴朝日记》原件,以及巴金怀念与黄谷柳共赴朝鲜的便笺等。
李敬泽表示,作家们奔赴朝鲜前线,见证历史、记录历史,同时也开启历史、创造历史。他们在朝鲜前线的工作和生活,成为了新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本次展览虽然规模不大,但有特色、有亮点,希望有更多人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革命文物,致敬英雄儿女,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砥砺奋进的信心和勇气。
(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