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副刊

走近最可爱的人

□赵 萌

1952年10月6日李蕤家书第一页,谈公祭罗盛教烈士,用的是47军《猛进报》社的稿纸

1952年8月31日在63军庆功会上与志愿军特等英模合影。左起:刘光子、王永章、魏巍、郭恩志、李蕤、李满

李 蕤

1952年3月11日创作组在东北军区。左起:李蕤、逯斐、巴金、菡子、黄谷柳

1952年5月29日李蕤参加188师领导干部会议

历经3年艰辛,终于见到了《走近最可爱的人——李蕤赴朝家书日记》(李蕤著、宋致新编,下文简称《家书日记》)一书的出版,真是可喜可贺!在书的封底,看到我的名字以特约编辑的身份出现,不禁想起我与这部书稿的点点滴滴。

那是2020年初,我和朋友们刚刚完成了一部160万字的大书《唤起全民族的抗战——“一二·九”运动人物记》的编纂,稍得喘息。忽然接到老朋友赵致真(作家、武汉电视台原台长)的电话,说他有一部书稿,是自己的父亲李蕤当年亲赴朝鲜战场留下的文字,已经由妹妹宋致新整理好,不知道我有没有兴趣看看?一听我来了精神:看!非常想看!

因为我知道,赵致真的父亲李蕤老伯是记者出身的知名作家,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担任河南文联副主席,后来调往武汉,担任中南作协第一副主席、《长江文艺》第一副主编。前几年电影《1942》热播的时候,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追忆1942年河南大旱灾的浪潮,李蕤老伯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仍然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因为当年他作为《前锋报》的年轻记者,冒着风险骑自行车奔赴灾区,成为报道这一事件的罕见的中国记者。李蕤老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爱国忧民,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用笔作武器的记者、作家。他为什么会去朝鲜战场?又留下了哪些文字?虽然从未谋面,心中却早已充满期待。

一气看完了书稿,包括几十封纸张泛黄的家书、一本保存完好的战地日记以及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全部文字已经整理录入成为清晰的电子版。历经70年风雨剥蚀和岁月沉埋,编者意外在老宅中发现了父亲在非常岁月遗留下来的家书和日记,不啻绝世珍宝啊!我立刻感受到这本书稿的历史重量和社会价值。

悉心阅读书稿,知道了作者李蕤当年是优中择优,被选入“中国文联赴朝创作组”,奔赴烽火硝烟的抗美援朝战场进行采访报道,以回答全国人民的期待。这个组由著名作家巴金担任组长,组员包括葛洛、白朗、逯斐、菡子、辛莽、王莘、高虹、寒风、西野、黄谷柳、罗工柳、古元、西虹、王希坚、伊明、李蕤,都是著名的作家和艺术家。魏巍本来是部队作家,第二次赴朝也和他们“合兵一处”。这些作家、艺术家不负使命,巴金先生创作的小说《团圆》以及由此改编、成为经典影视作品的《英雄儿女》流传至今;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家喻户晓,进入中国孩子的小学课本达半个多世纪。在书稿中,我们又看到与他们结伴同行的作家李蕤在朝鲜战场的行动轨迹和创作成果。

李蕤在赴朝期间是最勤奋的战地记者之一,9个月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中国青年》等报纸、杂志发表文章多篇。这些采访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都记录在家书和日记中。对于赴朝创作组9个月间的行踪所至、大事梗概,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感人故事,朝鲜军民的不屈精神和朝鲜的风土人情,朝鲜前线和祖国后方的热烈互动,书稿中都有生动细致的记述。由于作者身份的优势,能够亲临许多重要的历史现场,从金日成首相、彭德怀元帅、志愿军的军部师部,到短兵相接的坑道阵地,都纳入了作者的视野中,在书中留下了投影。《家书日记》是大时代的记录,大历史的写照。

让我更为感动和印象深刻的,是李蕤老伯在家书中透露出的英雄豪情与对妻子毫不掩饰的柔情似水、对子女细致入微的关切……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既展现出大时代下作者的家国情怀,又透露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的融洽与温暖,无比难得,令人羡慕!由于这些文字完全是私人日记和家书,未经任何雕饰,所以读起来特别真实和感人。

《家书日记》中几十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及翔实的图注,更是锦上添花,为文字作了佐证和说明。这部书稿内容的丰富性、真实性、资料性与文字的魅力,都构成了它独特与不可多得的价值。我将此书稿引荐给北京出版集团主题图书出版事业部吕克农总编辑,他慧眼识珠,当即慨然应允。

进入到出版阶段,又出现了新问题。按照编者提供的书稿体例,主要分为书信和日记两大板块,而这两部分内容在时空上很大程度是交叉的,因此读者难免会产生重复阅读之感。我困惑了:这本书该如何定位?历史资料集吗?它的内容、它的价值就止于历史资料吗?与编者沟通后得知,他们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留父亲的文字,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原生态”真实记录;就是要编好一本资料集,留给后代、留给国家。

我开始琢磨了。编辑的作用像是连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桥,他需要了解作者与作品的特质、特色,更需要了解社会与市场的需要,了解这部书的主要受众是一些什么人,他们在哪里。然后是选择如何搭建这座桥,让这部书不仅成为历史资料集,更成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年后,当下的读者仍然感兴趣而且读得懂的纪实文学作品——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于是,书稿的编撰体例成为首要问题。是否能够按照素材的类别,划分为日记、家书两个部分,读完日记部分再进入家书部分?第一,作者当年是在战争的空当抢时间写了家书又写日记的,因此内容上往往是断裂的或者重复的。第二,编者在全书中是隐身的,而作者的家书、日记由于战场条件所限,又不能天天写,因此会有不连贯的碎片感。第三,家书、日记中出现大量的人物,包括与作者相熟悉的亲朋好友,而读者并不知晓他们的身份,会造成阅读障碍。这三点不足,都会妨碍阅读的通畅感,影响阅读体验。

编辑对作品的作用应该是扬长避短或者扬长补短。我决定用扬长补短来尝试。首先是改变书的结构,打破书信和日记的界限,以时间为轴来重新组合素材,贯穿全书。二是让编者这一条隐藏幕后的“暗线”变为“明线”,让其变成话剧说书人那样的角色,站到幕前,交代剧情发展的脉络,这样就需要增加一个“编辑导读”。第三,增加辅助阅读的板块,要随文出现对陌生的人物、事件的“注释”,同时在插入照片处增加叙述性的“照片说明”,使照片成为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丰富了内容,又使得版式设计活跃生动。

我把这些想法与吕克农总编辑汇报,他也正在考虑该书如何呈现的问题,我俩一拍即合。吕总随即安排设计人员拿出设计样来,一看,有了感觉。吕总又细心地要求不同性质的内容,利用现代纸媒排版技术的各种手段,对版式、字体字号加以设计,如家书部分采用信笺形式,增加了鸿雁传书的意境。这样的别具匠心,使得此书在一众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图书中别具一格,富有现代感,展现了全新的面貌。

赵致真与编者宋致新兄妹的心灵相通与全力支持,是我特别想要感谢的。他们兄妹都是著作颇丰的作家和文学研究人员,本来对父亲的遗作是有特别的情感和一定设计考虑的,但是通过沟通,他们很快明白了我们的策划思路和设计效果,给予高度评价和全力配合,使得该书的编辑工作得以顺利进展。他们是我们出版人的合作伙伴和良师益友,更是我们在编辑出版《家书日记》过程中的宝贵知己。

2023-08-04 □赵 萌 1 1 文艺报 content71131.html 1 走近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