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艺术评论

从文艺精品中照见一个生动的中国

——北京文化论坛“文艺精品与中国叙事”圆桌对话侧记

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平行论坛第二场圆桌对话“文艺精品与中国叙事”上,来自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的专家学者结合具体创作实践就如何用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以及中国叙事怎样处理中与外、大与小、情与理的关系展开对话。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以自己近二十年的画葵经验做类比,认为从绘画领域来说,讲好中国故事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理念和表达方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以,同样都是画葵花,许江的葵与梵高的向日葵风格截然不同。在许江眼中“葵不是风景,而是大地”,葵能够象征一代中国人向阳花开的精神气质。“不管我们采用哪种创作手法,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依然是弘扬中国精神。”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认为,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应包含两个路径:一是在文艺创作的选材当中直接选择新时代的现实题材,表现今天的生活和时代。另外一个路径就是,在文艺创作当中让不同的题材都能够产生新时代的意义,能够和今天的时代形成某种连接的通道。他以近年来优秀舞剧作品《五星出东方》为例谈到,这部舞剧的起点其实源自新疆织锦护臂出土事件,但在创作初期,相关素材非常少。当主创团队走入考古现场时,意外发现一个写有“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的木简,古人朴素的情感瞬间击中了所有主创。许锐说:“它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一个虚空的概念,历史其实是有温度的。这种创作的起点恰恰就是中国故事的开始,创作者一定要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去看到一个生动的中国。”

“北京人艺自建院之初,我们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回忆,当初焦菊隐先生带领老艺术家们排演《蔡文姬》,这部戏无论是舞美还是表演,都借鉴了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在话剧界开创了一条新道路。之后创排的《司马迁》《我们的荆轲》等剧目也都吸收了中国美学的理念。“我们多年的实践其实就是在探索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们既要吸收先人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同时要与时俱进与当代相融合。我们没有照搬,而是经过多年的消化,去不断地探索新方式。”在冯远征看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过去我们一直在向外看,有时候回头看也很重要。你在回望自己的传统和文化时,有时反而会发现传统的先进性”。冯远征认为中国叙事还要做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拿到国外的作品,不仅要让观众看懂,还要让他们看到中国独有的东西。话剧《知己》走出国门后,东方色彩的服装、舞台设计和戏曲的表现形式,都让外国观众非常震撼。有外国专家专门跑到后台说一定要见见导演、见见演员。当我们的戏走出国门,外国人看到的不是简单的故事,而是整体表现出的中国大美的意境,要在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贴近现代人的审美”。

音乐剧制作人李盾曾先后制作出《白蛇传》《蝶》《飞天》等多部融汇中西文化的音乐剧,作品屡屡走出国门得到海外观众的认可。他坦言,在早期的创作中,对中国叙事的理解相对稚嫩,很多元素都是照搬传统,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直到创作《蝶》这部音乐剧时,他们开始和世界顶尖的艺术家交流创作,并提出要“站在世界中心去讲述东方故事”。李盾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要彰显和弘扬中国精神。好的作品既要打动国内观众,又要赢得海外市场,在实现文化润心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世界影响力。

最后,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谈到,用艺术作品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还应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中和外的关系,既要打动国内观众,又要赢得海外市场;二是大和小的关系,既要着眼于国家层面的大形势、社会层面的大变革,又要以小人物书写大时代;三是情与理的关系,既要以情动人、打动人心,又要不止于情,留有哲思,聚焦关系人类命运的共同课题。“像话剧、歌剧、音乐剧、油画等外来艺术形式,不仅要在创作中借鉴西方现代思想,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这些外来的艺术具有中国风格。不管何种艺术,都应从形式到内容充分体现中国风格。唯有如此,才能写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断书写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杨茹涵)

2023-09-22 ——北京文化论坛“文艺精品与中国叙事”圆桌对话侧记 1 1 文艺报 content71764.html 1 从文艺精品中照见一个生动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