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讲,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确实认真地做了一番功课。功课的内容不是去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而是普天下地搜寻、检索、甄别,除了鲁迅之外,还有哪位作家还在写杂文。
找了一圈之后,在近现代的作家中,确有瞿秋白、唐弢、梁启超、梁实秋等二十几位名家。而在当代作家中,除了擅长杂文写作的王小波,其他人似乎文字与声音寥寥。杂文写作在今天的文学“市场”中似乎不被看好,这是一种怎样的现象呢?难道现代读者和作者都不喜欢杂文了吗?难道现在的文坛、社会都抛弃杂文了吗?我觉得这个现象值得研究,在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缺少杂文是不大正常的。
我从小即读鲁迅,到成年后读完《鲁迅全集》,时间跨越30余载。其间,很多的篇目都是反复读过多次的。有的文章少年时读过,但是没有读明白,长大后也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蓦地就懂了,便豁然。在我脑海里,鲁迅先生的太多金句,耳熟能详之句,筋骨峥嵘之句,皆出自杂文,而非其他文章。鲁迅先生的杂文完全区别于柳宗元或者梁实秋,或者任何一位被文坛做了记号的杂文作家。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最具有美感的文体,他的笔从来对事不对人,他的杂文不是赤裸裸的发泄,不是指桑骂槐,更不是清议扯淡,而是一种充斥着犟劲的思想之美。
杂文,是思想的结晶。鲁迅杂文的思想性是其杂文所具的独有特质,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批判。诚实地讲,鲁迅给我的直观印象是十分严整、倔强的一个人,在他留下来的所有图片资料中,几乎没有一张是笑的。宽宽的额头、棱角分明的颌骨、短而刚的胡须……从小我就怕他,阅读鲁迅先生杂文的感觉也类似,我尤其注重其中的批判思想之美。如此想起,也便不难判断为什么今日之文学中,杂文写作逐渐没落的原因。
岁月间,很多对鲁迅的定义中,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到一句标签样的评句“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孔乙己》《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固然很美,令人记忆犹新,但是真正撑得起“硬骨头”的,真正让我更为触动心弦的是他杂文中的这些话: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杂文,毕竟是我辈之前一代文人风骨之体现。对当代作家来说,我们需要沉静地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当中去,同时更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直面现实的勇敢和智慧。
鲁迅先生曾言:“但或者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写作中,我心里时常确有一种无名的冲动,真想以杂文的名义@鲁迅先生,我们到底该如何直击现实生活中那些光怪陆离的困惑、焦虑与纷扰,我们这一代青年写作者又该如何在新的历史洪流中,把如他一般的精神风骨、热血,转换成具有思想之美的文字?我正在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