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新闻

第十一届中国当代诗学论坛聚焦新媒体语境下诗学的跨学科发展

给诗最基本的尊重,回到真正的诗

9月18日至20日,“新媒体语境·跨学科视野——第十一届中国当代诗学论坛”在江苏扬州举行。该论坛由谢冕、屠岸等作为召集人于2007年创设,曾分别在珠海、澳门、北京、天津、香港、广州、台湾等地成功举办了十届。本届论坛是对前十届论坛的延续,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由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中国诗歌创研所承办,扬州虹桥书院、运河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协办。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多个高校、研究单位、学术期刊单位的近百位学者齐聚扬州,就当代新诗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进行深入研讨。扬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文明,北京大学教授谢冕,扬州大学教授叶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顾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扬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定勇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通过视频致辞。

媒介技术的变革,特别是AI智能的发展,为新诗写作和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上海大学教授钱文亮谈到,尽管“AI诗人”的语言修辞可能超过很多初级写作者,但它们终究只是语言的“搬运工”,仍然难以写出超越人类的诗歌。不过,这仍然带给我们的诗歌写作很多省思。当下的诗歌写作者,仅仅依靠对前人既有诗歌文本的高强度学习、模仿或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朝向未来的人类诗歌写作,需要经验的、直觉的、知性的甚至是超验的生命感受,也需要现实感、历史感和神圣感、神秘感的交汇、共振、整合。《诗刊》副主编霍俊明认为,随着技术的升级甚至有可能出现“情感机器”“灵魂机器”,人工智能写作将通过量的积累最后达到质变并不断接近人类的写作思维,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从愿景和未来时间来看,我们对人工智能诗歌不必过于不满或不屑。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清晰地知道,无论是人工智能写作还是人类的写作,最终面对的就不单是机器属性,而是人类的精神属性和存在的终极命题。西南大学教授蒋登科认为,自媒体的涌现让诗歌发表的门槛变低了,诗人获得了更大的发表自由。这让海量的诗歌涌现在读者面前。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纸质刊物有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选出真正优秀的诗作,让读者在泥沙俱下的诗歌海洋中更便捷地找到好的精神食粮。扬州大学教授罗小凤谈到,在新媒体时代,诗歌创作要警惕娱乐化、消费化、符号化的倾向。诗人要拒绝作为“出场符号”而出场,给予“诗”最基本的尊重,回到真正的“诗”。

新诗研究想要获得新的拓展,必须突破学科分工过细的问题。新诗是在古今、中外诸多因素的交汇中诞生的。因此,很多与会者都谈到了打破“古今中外”界限的问题。暨南大学教授赵黎明以叶维廉的“模子”理论为例谈到,叶维廉的诗学愿景是在中与外、古与今之间,发明出一种既包括古今中外各种因子又不同于这些元素的“第三种诗”。其从异质诗学互鉴中发明自身传统、从多种诗学资源中寻取公约数的探索,为中外文学关系处理及中国新文学健康生长提供了可资镜鉴的艺术经验。西南大学教授李心释关注到,很多学者以西方的视野去研究“古典诗的现代性”。但他认为,国内学界所谓“古典诗的现代性”,是西方现代性视角在中国古典诗上的投影。对中国古典诗之现代性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对它的现代阐释的可行性的否定,对古典诗的现代阐释也不等于现代性阐释。南开大学教授卢桢将“异国体验”或“文化行旅”作为研究方法,持续观照新诗域外抒写的意义乃至走向。他认为,海外经历不仅增长了诗人的学识,还磨炼了他们对多元文化样态的感知能力,激发了行旅主体的思想演进和观念更新。武汉大学教授方长安说,百年新诗创作史与百年新诗传播接受史始终缠绕在一起,没有新诗的传播接受,就不可能有新诗创作的不断突围与发展,但是既有的文学史、新诗史著作所建构的新诗史,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包括新诗传播接受内容。基于这一状况,应重建以新诗创作发展史为基点与主轴,以传播接受事实为视野与依据的开阔的新诗史。西安财经大学教授沈奇聚焦建筑、茶道与诗歌之间的内在相似性,浙江大学教授蔡天新聚焦拼贴艺术的发展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孙晓娅、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赵思运结合翟永明的长诗及同题材画作、戏剧作品,谈到了诗意在不同艺术中的跨越问题……这些发言都体现了鲜明的“跨学科意识”。

在本届论坛中,与会者还深入探讨了一些不大为人们所关注的诗人诗作和诗学问题。比如,澳门大学教授朱寿桐以《小诗磨坊作品集》为例,探讨了小诗写作的传统资源和创作特点。岭南师范学院教授张德明以“如雷贯耳的‘陌生人’”为题,对章明其人其文进行详细梳理。在1980年代的朦胧诗论争中,章明以那篇著名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促成了“朦胧诗”命名的诞生。不过,关于章明,诗歌界除了知道他写过这篇引发争议的诗学论文,大多数人对他的其他情况并不了解和熟悉。张德明对章明的生平经历和著述文字加以细致考证,并试图探讨这篇论文对朦胧诗论争的重要意义。扬州大学博士生吴瑶关注到作家汪曾祺的“诗人身份”,认为他的诗歌创作注重色彩,在“感觉诗学”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对其小说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牛津大学博士生王彻之聚焦21世纪汉语诗歌中的“愉悦”问题。他认为,自现代汉语新诗发轫开始,“愉悦”作为一种审美向度,以及一种诗歌的写作伦理概念,长期处于被压抑和曲解的境况中。因此,有必要回溯当代诗对诗歌“愉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厘清“愉悦”涵义的发展和变异,分析新世纪以来当代汉诗对诗之“愉悦”的贡献,以及其中包含的问题与可能性。

(黄尚恩)

2023-09-27 第十一届中国当代诗学论坛聚焦新媒体语境下诗学的跨学科发展 1 1 文艺报 content71839.html 1 给诗最基本的尊重,回到真正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