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华文文学

黎紫书中国行系列活动完满举行

《流俗地》,黎紫书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4月

近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文学在路上”黎紫书中国行系列活动在北京、西安、成都、广州、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举行。该系列活动内容自8月5日在北京启动,9月2日重返北京收官。活动中,徐则臣、乔叶、何平、弋舟、鲁敏、罗伟章等十余位作家、批评家与作者深度对话,见证文字在时光中的存在与不灭,探寻与现代化博弈中小说的未来。

黎紫书,1971年生于马来西亚。自1995年以来,作品多次获得花踪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南洋华文文学奖等,个人曾获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奖、马来西亚优秀青年作家奖、“云里风文学奖”年度优秀作家奖。其长篇小说《流俗地》以盲女银霞的人生为主线,讲述马来西亚怡保小城里的市井风俗,浮世百态,描绘出马华世界普通民众的流俗众生相。出版后获得广泛好评,获《亚洲周刊》2020年十大好书、2021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等。

活动中,黎紫书分享了自己一直怀揣着对故土的复杂情感。在她生活的马来西亚,中文的生存处境和发展空间逐渐紧缩,作为一个对汉语写作充满热情的写作者来说,这样的创作环境无疑是逼仄的。为了寻求更广博、更自由的文化生态,同样也是为了寻觅更加不设限的自我,黎紫书踏上了离开故乡的道路,和马来西亚的人、事、物间隔了一个足够回忆和想念的距离。黎紫书以游子的身份不断回望着怡保小城,最终以盲女银霞的视角,在《流俗地》中重构自己眼中那片土地上的“温柔的光”。在黎紫书的笔下,《流俗地》中一些普通的汉字都具有了它们的灵性、神性。十年前的黎紫书的文字里有很强烈的时代超越性和先锋感,而现如今的《流俗地》则全然没有从前的曲高和寡,它沉下来观照到日常生活的细节,这背后实际上显露出作家漫长的心路历程,代表着她具体的生命状态和问题意识。所以,作家要敞开自己,向人间、大地、生活敞开,向历史和文化敞开,那些表面上琐碎的,甚至形而下的问题,的确构成了生活的绝大部分,而小说家必须为这些问题发言。

(何 晨)

2023-10-20 1 1 文艺报 content72007.html 1 黎紫书中国行系列活动完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