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柚满树,人未有言。在一期以“造纸”为主题的短视频里,碎片而连贯地呈现着李子柒煮捣树皮和抄取纸张的过程。夕阳欲尽,火苗蹿升,一张等待晾干的纸在火光中逐渐呈现出来。不足一分钟,未有一句话,她的短视频却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关于传统纸张制作的故事。210多万的点赞表明这个故事带来的关注度,也暗示着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独特魅力。不光是李子柒,朱铁雄、九月、南翔不爱吃饭、彭传明等短视频博主都凭借着非遗短视频收获了单条视频高达数百万赞的成绩。他们是短视频时代会讲故事的人。
不因媒介新而忘却讲故事的本领
在短视频的语境里,“喜新厌旧”常常是一种褒义。因为“喜新”代表着对新意的追逐,“厌旧”则代表着自我批判与反思。在追逐与反思之间,创意会不断被激发,充满创造力的作品才会诞生。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不被雷同淹没。而会讲故事的人,总会灵活地游走在“新”与“旧”之间。因为他们知道新旧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不应该一味迷惑于“新”,更不应该一味厌弃“旧”。所以李子柒穿上了布衣,在农家小院里借助传统的工具与方法制作笔墨纸砚。手工技艺、乡土传统和烟火气息等“旧”的符号充斥着视频,虽然她没说一句话,可一个个视觉符号在不断提醒每一个人,她在讲一个很古老的故事。可这种古老一旦进入了现代生活,进入短视频平台,就立马变成“新”,赢得了关注,获得了美誉。而且能引发受众好奇,不同于周遭竞品也是“新”。于是,当短视频平台满是淄博烧烤的人间烟火时,博主“南翔不爱吃饭”选择了拍摄一期淄博琉璃制作技艺的视频。在一众有关淄博的短视频里,他的这个非遗作品独树一帜,既随了大流的热度,又承载了自己的新意。所以会讲故事的人,不会因为媒介新就忘却了讲故事的本领,他们总能在新旧之间寻找一种微妙的平衡,在新旧之间创作受欢迎的作品。
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渴望自我成为关注的焦点,展示自我、不被定义、不可取代似乎成为了某种心照不宣的追求。于是许多表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短视频也是从“我”出发,展现自己热爱的内容,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我。他们会在自己的故事里添加一些大众普遍期待的情节和情感,让这些普遍期待与大家共振,迸发出强烈的热情与生命力。于是我们看到在朱铁雄国风变装的作品里,他总会讲他与家人之间的故事,这是他的“小我”。与此同时,在“小我”之外,故事里家人的误解、冲突、包容、团聚,爱与被爱的家庭温暖却是每一个故事倾听者都有过的经验。这种大众的、普遍的情感构成了作品的“大”,让“小我”的作品,拥有了感动大众的能力,成就了他短视频故事的影响力。
除了“小中有大”,会讲故事的人还擅于“大事小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深深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但如果直接在短视频里讲解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和情感,这种作品往往关注度不够高。因为这些“大”情感和每个“小”受众之间缺少有机联系。所以,一些短视频博主开始将厚重的文化传统、家国情感融入到一个个生动的、个体的小故事里,让“大”情怀的传播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博主九月,用一个不到5分钟的视频给大家讲述她学习制作通草花的故事。在故事里,她不单描述了她的学习过程,还直观地呈现了传统手工艺品通草花从通草到工艺花的制作流程,并生动地呈现了传统非遗技艺融入现代都市生活的一种可能。最后在此基础上,表达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热爱与责任。这个作品最终为她收获了230多万点赞。
可以说,九月就是充分利用了“大事小讲”的策略。她没有过多讲解通草花技艺有多么厚重与伟大,艺术有多么精美与高级,而是用她的经历娓娓道来,用行动和画面不断暗示自己对通草花传统技艺的赞美,最后再总结性地表达自己的文化责任与民族自豪感。宏大的家国情感、历史情怀就这样巧妙地在她的小视频里、小故事里流转,浸润着每一个听故事的人。这时候观众会发现,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深沉的民族情怀似乎一直都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言行间、心海里,只是平常的我们未有察觉,而在他人的故事讲述里,我们都恍然大悟。这些或许正如本雅明所说:“讲故事的人越是将故事讲述得自然而然,不借任何心理描绘,就越能够将故事嵌入到听众的记忆深处;故事越能够融入听众的经验之中,他就越想要在日后某一天将故事转述给他人。”
警惕非遗技能展示的景观化、橱窗化趋向
在快节奏的时代,一切都唯“快”独尊。短视频吸睛点的出现要快,“黄金五秒”抓不住眼球,这个作品就容易失败,所以“短、频、快”成为了短视频的重要标签。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仿佛慢下来做一餐饭就是在浪费时间,静下来看一会路边的景色也是浪费时间。效率成为了裁决一切日常生活行为的唯一法则。然而人心是容易疲倦的,快慢之间我们需要合适的节律。会讲故事的人,往往长于应用快与慢的规律,在“快”节奏中营造“慢”意境。我们可以在几分钟的短视频里了解古代高级养颜妆粉的制作技艺,感受传统田园里的四季更替。这是会讲故事的博主们为了满足现代生活节奏而设计的“快”,让我们不会疲于冗长,弃于等待。但是这些快速更替的工艺环节、任务进程却在舒缓的声音中和岁月静好的画面里,让我们读出了一层又一层悠扬缓慢的意境。仿佛我们的关注重点不再是妆粉怎么制作,笔墨纸砚需要哪些环节,而是这些进程背后的岁月流淌和时间沉淀,是那些田园牧歌里的诗情画意,是一种对现实快节奏的短暂逃离。在那一刻,听故事的人的心跟随着这些古老的传统静了下来、慢了下来。疲倦的都市人,在充满传统诗意的短视频里寻找到了自我疗愈的契机,缝补了理想生活的残缺。于是我们在非遗故事里看到了创作者们对创新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坚守;听到了他们“小中有大”提升故事格调,“大事小讲”加强故事传播;领略了他们在迎合快节奏时,为听故事的人营造的慢意境。
如果我们单单把这类非遗短视频当作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文艺作品,讨论它们的文艺特点,那么似乎就不用分说其是非。但当我们把视角切换到非遗的保护传承,这些短视频似乎却也是可以论一论功过。诚然这些影响力巨大的非遗短视频极大传播了非遗的相关知识和理念,但是由于短视频媒介的自身特点,也对非遗的保护传承造成了一些困扰。
比如短视频是追求流量至上的,而流量好的非遗短视频往往是“知识化、专业化、精美化”。知识化是指一些非遗短视频倾向于将源自生活的非遗讲述成远离日常的知识;专业化是指一些非遗短视频倾向于强调非遗技艺、技法或者理念的专业性,仿佛普通人难以驾驭;精美化是指一些非遗短视频倾向于强调非遗项目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反复渲染非遗的艺术性,使其变得高级。而现在,这样的非遗短视频几乎成为了高流量非遗短视频的标配。讲故事的人在讲好非遗故事的同时为短视频世界创造了一道非遗网络景观。长期面对这样的景观会让民众对非遗产生“只有专家才能做、才能讲”“只有艺术化的、高级的才是非遗”等刻板印象,让大家觉得普通人难以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实际参与者,让人觉得非遗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而事实上,非遗源自民众世代相传的生产、生活实践,日常生活是滋养其蓬勃发展的沃土,民众社群是其自始至终的践行者。民众应当参与非遗的保护传承,非遗保护的成果也应该为人民共享。非遗短视频如果都以标准化模式来生产和运营,提纯式加工、橱窗化展示,就容易成为一种供人赏玩的网络景观,导致非遗传播碎片化、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等问题,不利于非遗的保护和长远发展。
所以讲好非遗故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短视频里最会讲故事的人也会为难。但无论如何,相信会讲故事的人总会在这新的矛盾中发现更大的故事张力。
(林加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王子健系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