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新作品

雕花蜜饯香满苗寨侗乡

□唐树清

①易明珍在向学生传授雕花蜜饯的雕琢技艺;②鱼鸟百花图;③牛气冲天和龙凤呈祥;④年年有余

遇见易明珍,是在知了鼓噪的仲夏。她说她是候鸟,每到夏至,就会回到这里。

那时节,缠绵的梅雨不见了踪影,端午水也涨过了。热辣的阳光,穿透云层,裹挟着潮乎乎的湿热,熏染着旷野田畴、峰峦丘壑。桃树、李树、枇杷树,绿叶繁茂,枝头青果荡漾。湿热的季候风,从云端跌落,鼓荡而至,田野似一幅绵密的绿毯,拔节分蘖之声此起彼伏。

庭前那一株苍老的柚子树,年复一年,不知疲惫地春花夏果。风吹枝叶翻飞,青柚层叠累累,敛神聆听,居然传来细微的“砰砰”撞击之声。易明珍坐在苍翠如盖的树荫里,风,从身畔悠然拂过,荡涤着夏天的溽热,清凉惬意,可她没有闲情逸致来这里消热避暑。

前一天,她回到飞山脚下的娘家,把尘封了大半年的柳叶刀打磨得雪亮锋快。此时,她灵巧的手指优雅地捏着柳叶刀,如蝴蝶穿花般灵动、翻飞,残料碎屑如雪花纷纷飘下,不一会儿,一朵雕琢精致的蜜饯就出现在眼前。

柚子树下,外婆把祖传的柳叶刀交到了易明珍的手上。至今,四十多年了,柳叶刀在易明珍的手里穿花纳锦,大放异彩,从一个好奇于雕刻虫鸟花卉图案的放牛女娃,成长为非遗物质文化项目“雕花蜜饯”的国家级传承人。她说从小耳濡目染,每到夏季,青柚下树,外婆和团寨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会聚集在鼓楼、凉亭、庭院雕琢蜜饯。眼花缭乱的刀工手法,还有那些雕琢精美的图案,深深地吸引着她。守候在雕制蜜饯的人群里,东看看,西瞅瞅,把雕琢的刀工指法牢记在心。她把那些雕琢蜜饯过后的边角残料收集起来,又找了一支别人丢弃的柳叶刀,每天上山看牛的时候,牛在山坡悠闲吃草,小伙伴们忙着跳皮筋捉迷藏,她就安静地坐在一旁,有板有眼学着大人们的样雕琢蜜饯。偷师学艺一年,雕出来的蜜饯居然像模像样。

那一年,易明珍刚满八岁,只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艮山口乡的一个放牛娃。

外婆见她有雕琢的天赋,又如此喜爱这个技艺,便开始手把手传授雕琢蜜饯的手法;旋即,又被当地雕花名匠储锦紫收为嫡传弟子;1979年,十岁的易明珍再拜名宿储吉爱为师,勤修苦练蜜饯雕刻技艺。几年间,她的雕琢技艺突飞猛进,熟练掌握了斜刀、旋刀、铲刀、挑刀等刀法运用;线雕、圆雕、透雕、阳雕、阴雕等多种雕琢技法运刀自如。日浸月润,没有一点绘画美术基础的易明珍,柚片拿到手里,刀随手动,手随心动,刀、手、心三者合一,依据柚片形状雕琢的花草鱼虫、飞鸟走兽,无一不惟妙惟肖。“一篮小鸟”“牛气冲天”等作品在市、县级大赛中斩获荣誉,“龙凤呈祥”在“中国湖南(第七届)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获得银奖,易明珍的声名开始显露。

蜜饯以“朵”为数量单位,让人自然心生“一朵朵花”的美妙遐想。说话间,一朵雕琢精致的牡丹花,魔幻一般出现在她翻飞灵动的手指间,栩栩如生,呼之盛开。雕制“百花之王”,是易明珍最拿手的“绝活”,2020年9月,在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展演展示评审中,她的参展作品《凤穿牡丹》荣获大奖。

心灵手巧的易明珍,每天能雕出三百多朵“花”,游刃有余的刀工手法,一分钟左右就能雕出一朵蜜饯。她说雕琢花鸟虫草工艺简单,但是,对于雕琢柚罐这类的大型作品,难度比较大,因为球形的青柚,看不到背面,图案布局、刀工走线、雕琢运力不容易把握,需要预先在青柚上勾勒出草图,精心雕琢一件作品差不多要一天的时间。

靖州作为全国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县,人口仅二十多万,却有二十多个民族和睦间居。这里自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才归化王治,县域吏治不到一千年,雕花蜜饯出现在这里的历史却要悠久得多。

春秋时期,居住在飞山脚下、古五溪之樠溪(今渠江)两岸的猺人(苗侗先人),就开始了稻田耕作、果蔬种植。橙子(柚子)是猺人最早培育的一种水果,暮春开花,初夏挂果,端午节前后密密麻麻的青果挂满枝头。长期的农事生产摸索,先民掌握了果蔬间苗间果的种植技艺。间果摘除的青青橙子,瓤瓣尚在萌芽,包裹着厚厚的果皮,聪明的猺人想到把青橙切成片状,用蜜糖煎熬晒干,存储于土制坛罐,俟到青黄不接的时候聊以果腹。后来,爱美好客的大姑娘小媳妇把橙片雕琢成花鸟虫草形状,作为待人接物的馈赠礼品,这就是靖州雕花蜜饯的来历。《靖州乡土志》云:“橙未熟时,靖人摘取其皮,雕琢工艺,以蜜渍之,名曰蜜煎。”

蜜煎的制作方法,乡土志也有详细的记载:“橙嫩未长瓤者,摘取切片,雕琢各种花品,入铜壶内,用水和白矾少许煮至皮成绿色,肉放光明乃取出,入冷水挤去矾水二三次,和极洁白糖晒干,最为方物中佳品。”

从“蜜煎”变身为“蜜饯”,靖州雕花蜜饯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到如今,蜜饯的制作过程有了完整规范的步骤。雕制蜜饯非常讲究清洁干净,每一个步骤的卫生工作都要做到严丝合缝,雕琢之前须得洗手,防止汗渍浸染柚片出现黄斑。柚片雕制成各色精美图案,用泉水沸煮,祛除青果的涩味。这一步非常重要,易明珍说,每年到了夏季,她都会从城里回到夏乡的娘家制作雕花蜜饯,就是因为这里的泉水最适合煮蜜饯,城里自来水做出来的蜜饯,品相色泽,口味都差了几个档次。煮蜜饯时清水下锅,放入适量的明矾等,煮的时候不要搅动,明矾用于定型,蜜饯不会煮烂。

上锅煮好的蜜饯,用泉水浸泡一天半,其间,每隔四小时换水一次,漂洗干净残存的涩味和有害物质,达至浸泡过后的泉水清澈透明即可。

经过漂洗的蜜饯纤尘不染,晶莹剔透,美如白玉。小心翼翼捞出,加入优质白糖,自然煎熬一至两天,熬好糖的蜜饯,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至水分完全蒸发,才是一朵雕花蜜饯的最终成品。

最后,就是封装保存。过去没有冰箱冷藏,要用土制的陶罐,底下垫一层石灰,铺上布片、毛巾,用于防潮,这样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间,等到节日或客人来访,方便随时可以取出食用。

雕制蜜饯的原料除了青柚,本地盛产的南瓜、黄瓜、冬瓜、西瓜等瓜类都可以用来制作蜜饯。但是,青柚片制作的雕花蜜饯最具代表性,洁白如玉,香甜醇厚,艺术与美食品鉴共赏,还是食药同源的上佳饮品。用鼎沸的泉水冲泡至雕花形状完全舒展,便是风味独特的蜜饯茶,入口甜腻如绵,可化解湿气郁结,止咳化痰。做客靖州苗乡侗寨,尊享“油茶泡茶蜜饯茶”,其中的蜜饯茶说的就是青柚雕花蜜饯。

易明珍从一个放牛的侗家女娃,孜孜不倦,醉心于雕花蜜饯的传承技艺,走过了四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不管是青涩年少在农村的田园生活,还是外出求学归来成为县城一家企业的员工,成家立业,再至2003年下岗备尝艰辛,一路走来,始终不忘雕花蜜饯的传承初心。2007年,她被靖州县人民政府授予“雕花蜜饯能手”称号;2014年,被认定为怀化市“靖州雕花蜜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被认定为湖南省“靖州雕花蜜饯”传承人;2023年7月,通过了国家级传承人专家组的认定。此外,易明珍热心于公益活动,传播雕花蜜饯非遗文化。2019年8月,在靖州泡里、流坪两个贫困村,她自费举办“传承非遗、助力扶贫”雕花蜜饯制作技艺培训班;2021年9月,到大堡子中学、小学传授雕花蜜饯制作技艺;2022年6月,应邀到岩脚侗寨给开展研学活动的学生讲授蜜饯传承文化。

她说,现在从事雕花蜜饯的人越来越少了,全县只有不到十户人家在坚持,主要还是囿于生活的困扰。雕制蜜饯是季节性的工作,全凭手工一板一眼地雕制,产量偏低,一年的收入让人难以坚持,身边的手艺人一个个放下了柳叶刀,消失在传承的路上。目前,作为全国独特的非遗物质文化项目,靖州雕花蜜饯仅有四位传承人。

面对窘境,年过知天命的易明珍依然坚守在传承的路上。所幸,行走的路上并不孤单,她携手其他传承人,动员各方力量,把学习雕花蜜饯的制作技艺引入学校,作为艮山口乡中心小学的第二课堂,让非遗物质文化走进校园。她们自己掏钱买柳叶刀等材料工具,每个星期二,风雨无阻去传授两个小时的课程,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言传身教,悉心传授蜜饯的雕琢技艺。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一年,她说学生有悟性,学得快,还发现了几个有潜质的孩子开始崭露头角。她说这话的时候,如沐春风,笑靥在她饱经沧桑的脸上荡漾。

靖州雕花蜜饯发展到今天,走过了千年的历史。正是有了像易明珍这样孜孜不倦行走在路上的传承人,古老的技艺才得到了弘扬光大。经过不懈努力,靖州雕花蜜饯2009年被评为省级非遗传承项目;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当地政府也加大了扶持的力度,每年对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传承人,给予三千至两万元的生活补贴。

再次遇见易明珍的时候,正是仲秋时节,高高的苗岭侗峦披上了色彩斑斓的盛装。地笋苗寨的鼓楼里,易明珍和一群执着于雕花蜜饯的传承人,向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示根植于苗乡侗寨的雕花蜜饯技艺。她有些遗憾,说柚子已经成熟,过了最佳的时节,只能用南瓜片代替纯白无瑕的柚片展示给客人,希望下次客人再来看她雕琢大型柚罐作品。

道别的时候,易明珍站在秋阳里,她身上黛青色的民族服装和脸上荡漾的笑靥,让我蓦然想起庭前那株苍老的柚树,每到时节,便又焕发出开花结果的能量!

2023-11-13 □唐树清 1 1 文艺报 content72348.html 1 雕花蜜饯香满苗寨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