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百花园不止要有‘参天大树’,还要有‘灌木’”,“戏剧生态不能只浮在‘高大上’的层面,深入‘民间’基础才能牢固”,“小戏小品是戏剧创作的试验田,要努力发现更多有才华的青年创作者”。日前,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在西安圆满结束。回顾此次展演,来自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42个剧种的75部佳作,组成10场主题展演,并由专家组推选产生了10部组委会“特别推荐剧目”。近年来,随着戏曲、戏剧生态的变化,在不少地方剧种、小戏和基层青年工作者已走向“边缘”的情况下,焕发小戏小品的艺术价值有何意义?如何更好地推动其创作?在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与艺术家代表结合此次展演的剧目,围绕小戏小品创作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的戏曲、戏剧只有全方位地发展才能促进中国戏剧艺术全方位的繁荣。”中国剧协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对小戏小品的创作一直十分关注。在他看来,戏剧的发展不仅要有大戏、大剧目做支撑,更要有众多深入民间、深入生活的小剧目提供土壤:创作者有多大舞台就写多大情感,有多大情感就发挥多大作用,从而共同促进戏剧艺术的全方位繁荣与高质量发展。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戏剧创作者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不少剧院团对创作人才‘收获性地使用’,对‘大牌’趋之若鹜,却缺少对有理想的青年戏剧创作者的培养,使人才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很大的隐忧”。从这个角度上讲,重视小剧场以及小戏小品的舞台给包括编剧、导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等在内的基层戏剧工作者提供的创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文艺界的“轻骑兵”,小戏小品与传统“大戏”相比,有着篇幅小、人物少、道具少、易排演等优点。2005年,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在全国性戏剧艺术综合奖中国戏剧奖下设立了常设子项“小戏小品奖”,每两年评选一次。2015年,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奖项取消后更名为“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从“小戏小品奖”到“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新世纪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戏剧发展的生态问题得到了更多重视。戏剧评论家丁科民观察到,近年来,随着更多专业力量的加入,许多小戏小品已从过去“晚会式”的创作转向了“精品创作”,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把‘业余创作’纳入专业艺术节,对各地小戏小品的创作影响很大。”丁科民说。近年来,包括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等在内的各种全国性、地方性的文艺评奖、推优平台成为激励小戏小品精品创作的重要推动力。以此次展演为例,不仅规模比往届更大、传播手段更新、专业化程度普遍更高,还有“很多新手段和新的创作方法出现在小戏小品的舞台,使今天的故事变得更有吸引力,引起了更多青年观众的关注。”导演娄乃鸣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戏剧评论家宋宝珍看来,这些作品有的展现了新时代出现的新景况,戏小而格局大;有的运用了最新的多媒体技术或新的美学表达;在创作主体方面既有专业院团,也有基层群团和文艺新人,共同构成了当下中国小戏小品创作的新景观。
如本届“特别推荐剧目”中,“戏曲小戏”单元的湘剧《一盏摊灯》以现代心理小戏的形式揭示部分年轻人的生存状态;芗剧《说亲》以幽默风趣、乡土韵味醇厚的艺术风格表现相亲故事;眉户小戏《村官山花》讲述农学博士担任扶贫干部,带领乡亲发展乡村产业的故事。“话剧小品”单元,小品《爷爷的奖杯》歌颂退休老教师的默默付出;儿童剧《遇见星海》讲述5名孤儿在延安偶遇冼星海,在音乐的熏陶和战火洗礼下成长的故事。此外,“基层院团与群众文艺”“校园戏剧”“新文艺群体”单元的两夹弦小戏《公鸡过寿》,曾获群星奖的小品《烟》《打折》,还有木偶剧《海关》、话剧小戏《谁是邱娥国》等均以新鲜的选题、创新的视角从生活小事、普通人身上挖掘人性的真善美、透视生活本质,展现了基层创作者对生活缤纷多姿的发现与真诚真实的感受,呈现了当下小戏小品创作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的创作立场和多元的美学风貌。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一种信心。”崔伟表示,小戏小品在发现与表达生活上更少羁绊和束缚,更有利于创作者“表达力”的绽放。与此同时,对于参演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一些创作题材过于集中、作品艺术风格有同质化倾向等问题,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穆海亮谈到,小戏小品的创作还应进一步打开创作思路、丰富创意视角。创作者要注意避免把悲情等同于一味煽情或苦情,要增加“戏”的元素,避免作品流于唱段的堆砌或歌舞的连缀。同时,在轻喜剧、红色题材、英模题材之外,也期待能看到更多以促进社会和谐、人性完善为创作旨归的讽刺喜剧。此外,一些小戏作品体量过大,或在“大戏改小”过程中造成的主题表现仓促、作品有“裂痕感”等现象也引起了热议。专家认为,未来小戏小品的创作还要更注重对剧种的表达和流派的使用,要突出自身个性和特色,与“大戏”在主题、选材、审美风格、表现方式、叙事视角等方面有所区别。小戏小品在以小人物、小题材、小作品反映大观念、彰显探索性的同时,应更多展现扎根人民的“群众性”艺术色彩,通过对生活实实在在的思考与真诚表达,真正地打动当代观众。
“小戏小品要‘走好题材的最后一公里’,还需要创作者有深刻于常人的对时代的认识和把握。”崔伟谈到,对于基层创作者而言,在对生活的提炼和以生动凝练的语言进行表达这两门功课上还需进行更多锤炼,“要努力把生活酿成酒”。针对当下一些小戏小品的创作过于注重艺术手段的“创新”而忽略戏剧文本,造成作品情节潦草、情感粗糙等问题,《剧本》月刊副主编武丹丹认为,小戏小品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注重戏剧文本的高质量,“无论是‘大戏’的宏大叙事还是小戏小品的精耕细作,戏剧文本都要挺在最前线”。提及中国剧协在张家港、深圳、东莞等地建设的小戏小品基地取得的经验、成果,武丹丹建议相关部门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服务手臂,提前发现、帮助更多优秀的青年创作者及作品,对有潜力的作品可以提前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帮扶,此外还可以设立青年剧作重点扶持名录,对缺少“落地转化”条件的佳作协调人力物力资源帮助作品先“立起来”。“发展戏剧的力量可以从对一颗种子的帮扶开始,通过平台的发现、孵化和精益求精的打磨而推出一批优秀的原创作品。”
宋宝珍认为,“优秀的小戏小品是反映时代的讯号,是‘快手’‘短枪’。无论是表现生活的一瞬间、行动的一刹那还是人性的闪光点,都可以成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创作好小戏小品,编剧更要有善于发现新时代新趋向的格局与眼光。创作可以不必细而密、大而全,也不必有太多过渡铺垫,但无论何种风格类型,都应当精心布局、精细构思,从而实现精致、精妙的艺术效果。在当下的戏剧传播语境下,小戏小品要“抓人”,还要做到“小而奇”。作品要“入戏”快,人物身份、性格清晰明了,情节、矛盾推进有序,作者要开动脑筋、运用“奇绝”的表现方式达到“奇异”的审美效果。“美是和谐与引力。”宋宝珍希望未来小戏小品的创作能从主题、结构到逻辑、形式都更多地体现“美”,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以更多有筋骨、有气血、有特色、立得住的人物形象塑造,反映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生活,让观众由衷感受到美的真谛与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