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谜语、民间俗语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体系,深深扎根于民间文化、民众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地,是民间生存环境、生活风俗、生产习惯、信仰、道德规范和审美风尚的高度概括和形象反映,也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化、民间知识、民间智慧广泛传播与直接传承的重要渠道和形式。谚语还直接生动地反映了地方民俗内容。谚语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特征,它既能反映一地之风貌,又有深刻的文化内蕴,切实地反映地域性、民俗性和时代性。它们有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有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有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谚语比较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生产斗争、社会实践的智慧和经验,具有深刻的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相结合的特征,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是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谚语原创成分多,文化特征明显,传播影响大,与本地的历史传承有密切关系,是中国民间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谚语的传播渠道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口头、文献典籍、专门搜集整理、作家传播、移民传播等多种形式。山东人对于谚语的编纂和研究也是很突出的,这也成为山东谚语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
山东谚语的历史文化渊源
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有山有水有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一带气候十分温润,林木繁盛,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地形和生物种群多样。特别是泰、沂山区森林茂密的山地和丘陵,食物丰富,便于人类巢居穴处、避免水患、躲避猛兽的侵袭。为古人类采集、狩猎和进一步发展农、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沂源猿人化石证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这里就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摇篮。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证明,距今至少4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东夷族就实现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的转变,有了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到春秋战国时期,东夷之地被西周封齐、鲁建国,此后的八百多年时间里,鲁、齐先后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并且互相融合成为一个文化实体,以其丰富的内容、完整的体系、极大的包容性、适时的先进性、强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较集中地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齐鲁大地历史悠久,人文遗产丰富,民间的习俗犹有古风遗存,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粗犷豪放、质朴醇厚的山东人,构建起独特的精神家园、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因此山东民间谚语中携带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信息。山东民间文艺的地域性特征也很明显,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高密剪纸、淄博美陶、博山琉璃、周村丝绸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泥土香;鲁西地区传统深厚,孔孟家乡、水浒故地、古运河畔,民间织锦、斗鸡斗羊、婚丧嫁娶等,闪烁着古代文明之光。山东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一向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有常业,礼有常仪,时有常节,生活有常制,其民俗传承对周围地区有典型意义,可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曲阜、邹城为孔孟故里,孔府的家族亲族俗制、祖神祭祀、婚礼丧礼、年节习俗、衣食住行是大家望族习俗的典型;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则是研究民间信仰的一座活的标本库。
山东谚语的载体与传播
山东先民创作和使用谚语的历史已经远不可考。到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方的诸子著作中,引用和创作的谚语比比皆是,以至于南宋杨万里在《独醒杂志》中说:“古者有亡书,无亡言。南人之言,孔子取之;夏谚之言,晏子诵焉。”
由于山东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山东历来为农桑重地,耕作经验十分丰富,农谚自然也就很多。西汉末年,汜水(今山东曹县)人汜胜之总结上古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科学知识,写成《汜胜之书》;南北朝时的东魏益都人贾思勰根据当时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总结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前人的农业生产经验,写成《齐民要术》一书。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王祯总结南北方广大农民的生产经验,写成农学名著《农书》。在这些农学著作中,都引用了大量的山东地区的农谚。
明清小说、小戏俚曲等的传播,也将山东谚语带到了四面八方。人们在喜欢这些民间文艺作品的同时,也开始接触、接受里面的山东谚语。明清小说中几部主要的作品,如《水浒传》《金瓶梅》《醒世姻缘传》《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都是以山东作为故事主要发生地。这些作家作品取材于民众集体创作的民间文学,天然地大量运用了山东谚语,仅《金瓶梅》里就大约有三百多条,《醒世姻缘传》里大约有近四百条。山东地方戏曲有二十多个种类,20世纪80年代记录整理出来的有80多册约六百多个剧目,里面也包含了大量谚语,成为戏曲表演中最为鲜活生动的元素,往往发挥出点睛之效。在民间文学与民俗志书、地方志书的辑录里也保留了大量谚语。
山东谚语的研究辑录与“谚语卷”编纂
山东人很早就重视对谚语这种体裁的研究。《东莱书传》说:“乃逸、纵逸自恣也,乃谚也;纵逸则所习者下,委巷谣谚,常诵于口也。”点明了谚语的性质。《礼记》释为俗语也,《左传》释为俗言也。《汉书·艺文志》载孔子的话,说街谈巷语“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对于谚语分析最为透彻的,当属刘勰,《文心雕龙》其中《谐隐》《书记》篇对谚语有全面精到的论述。
清朝到民国时期,山东文人、学者对谚语的关注有加,辑录成集者有康熙年间曲阜人颜修来、孔尚任的《鲁谚》,嘉庆年间邹县人马星翼的《鲁谚》,道光年间历城人马国翰的《农谚》等。民国十五年(1926年),史襄哉编《中华谚海》,所用的山东谚语资料,为莱阳人程宪钊、程宪钢二人合编的《山东谚语》(一卷)。到20世纪30年代,山东民众教育馆编写专门用作教育读本的《山东歌谣集》,收集了许多谚语。另外,一些地方志书的风俗篇和风土录里,则收集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谚语,如孔尚任《曲阜乾隆志》《节序同风录》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县市区编纂的新志,都辑录了一些谚语,有的作为方言编的史料出现,更多的则是专列章节,具有当地言语的典型性和鲜明特色,也可见山东谚语的分布、交叉、重合等具体情况,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谚语卷相互映衬。李万鹏、张廷兴、罗福腾编纂的《中国谚语集成·山东卷》历时近30载、近600人参加的、在100多本县市区谚语集成基础上成书,录入谚语23000余条,但是遗憾的是注释太少、方言不明,当前来看所承载的地方文化信息含量偏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要求在方言土语等方面坚持地域性、代表性,尽量保持地方特色并符合民俗学、语言学意义上的科学性。目前,《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谚语·山东卷(一)(二)(三)》卷本的编纂,是学术要求最高的一次民间文学搜集、普查、记录、整理、编纂、出版工程。三卷共收录近15000条谚语,几乎每条有必要解释的谚语都做了较为详尽的附记和注释,共计近240万字、图片近700幅。以期通过本次编纂出版工作,能够尽可能完成对农耕时代山东民间谚语的最大范围的精选辑录,更为要紧的是借此机会通过附记、注释、附录保留下当地方言、民风民俗、民间话语、民众解释等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化信息。
(作者系烟台科技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俗语”组副组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谚语·山东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