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广大网络文艺工作者要以此为指导,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用优异的网络文艺作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单从文学史来看,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明清小说、近现代文学,无不是在持续不断的创新中更迭发展。在我看来,诞生于20世纪末的网络文学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次创新与变革。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学样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果说网络文学的出现是现代文学的创新,那么,现实题材小说的大量涌现则成为网络文学史上的一次革新。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逐步走向主流化、精品化,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题材多样的作品不仅成为影视改编的主力军,其独特的原创性还衍生出一条聚合影视、动漫、游戏、有声等于一体的庞大IP生态链,成为中华文化“出海”的最大IP来源。
近年来,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中国作协以及各大网络平台的重视,各类榜单、推优、扶持政策都向现实题材创作倾斜,不少网络作家开始转型,从事现实题材创作。这些年,网络文学现实转向结出了累累硕果,引人瞩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合办的“阅见非遗”第一届征文大赛及音乐创作大赛圆满结束,获奖作品涉及京剧、木雕、造纸、狮舞等127个非遗项目。这次大赛充分说明了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年轻人之间联系的桥梁,而网络文学也在创新中走出了一条数字化、年轻化、IP化的文化传承道路。
我从2015年开始创作现实题材小说,前后创作了《明月度关山》《你好消防员》《他从暖风来》《年轻的我们闪闪发亮》等作品。其中有的关注山区教育、留守儿童;有的真实刻画了特殊行业(如消防员和殡葬美容师)的工作和生活;有的与“一带一路”倡议同频共振,用火热的援非建设展示中国基建的大国力量;有的则直击痛点,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年危机、子女教育等等热点社会话题,引发读者强烈共鸣。过去几年,在采风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在乡村,澎湃激荡的山乡巨变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2022年,经过充分采访和实地考察,我用6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了反映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现实题材小说《谁不说俺家乡美》,这部小说以豫西某山村脱贫攻坚为主题,通过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描摹出浸润了传统文化的乡村新生活。小说获得第二届石榴杯征文大赛优秀奖。授奖词写道:小说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精神与力量,民族故事超越时代的力量之源,来源于共通的血脉、历史与情感,它立足于中华文化认同,以网络文学的创新活力,展现出了各民族文化的多彩切面,这种独特而又共通的文学面貌,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生动写照。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也是中华文明之光永续照耀的历史真谛。“两个结合”为我们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提供了根本保障。“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尤其是网络文学从业者,我深感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和价值观念,把创造文学精品当作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厚植人民情怀,从普通人的生活中寻找闪光点。在时代面前,在重大主题、重大节点、重大事件面前,作家必须在场、勇于担当,用文字书写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华文明再次来到新的发展关口,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系作者在网络文艺骨干人才培训班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