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书香

《寂静之声》的复调美学:

在深情与敬意中回望历史

□汪秋萍

《寂静之声》,方格子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8月

写历史的人,是有野心的,方格子也不例外。她的长篇新作《寂静之声》叙写的是江南顾家家族史,其实亦是一部家国史,自民国至今,绵延百年。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决定了这部小说的内容庞杂丰富厚重,历史、文化、战争、政治、爱情、生死……均有涉足。用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去完成这样的任务,难度可想而知,很需功力。方格子驾驭住了这段历史,她用小说家擅长的方式,用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的人物、故事、细节,构筑宏大的历史叙事,带我们穿越百年,跟随顾家和苏家几代人的命运浮沉,感知历史的潮汐。

这一百年,经历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人的命运也随之流离颠簸。对于其中的残酷与沉重,方格子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直面,以艺术化笔法忠实记录。她的叙述简洁克制,寥寥数笔,即勾勒出一个人物的起落,或者一个历史事件的脉络。世事沧桑尽在其间,历史印记足够鲜明。

死亡是每个人的宿命,生死构成每个人的历史,个人史汇聚建构社会大历史。在跌宕的叙事中,始终有一只命运的大手笼罩在各色人物的头顶。方格子在后记中写道:“我在这里写下的每个人,无不曾对人生对生死有过自以为是的远见,时常在与命运对峙中或灰头土脸,或汲取力量。他们带着欲望上路,在不知所措里败下阵来。当我们真正认识生活时,已在时间里老去。”每个人都逃不脱命运之手,逃不脱历史大潮的裹胁,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中,个人很难左右自己的命运,小说对个人遭际的同情,也是对历史的省思。让旅居海外的顾家第四代伊菲拉串起整部小说,有一层隐意,即告诉后辈年轻人:无论何时,无论在何方,勿忘历史。

凝望那样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描写那样一些“在不知所措里败下阵来”的人物,小说自然散发着忧郁伤感的气息。钱穆有言:“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必附随一种对其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方格子正是如此,在忧伤沉郁之中,依然饱含深情与敬意,抒写平凡而坚韧的人们不屈于命运的抗争,永远保持着爱的信念和力量,对亲人、对生活、对文化,令小说呈现了多样性的复调美学。正如题记所言:“人们深信必死无疑,仍然怀抱挚爱行走一生。”

一张绝薄透明的竹纸,一份顾家祖传的家业,一种承继千年的非遗文化,也是小说贯穿全篇最精彩的一根灵魂主线。浙江富阳是中国竹纸之乡,富阳竹纸技艺始于南宋,世代相传,独树一帜。元书纸要经历72道工序,一张纸从竹子到成品,耗时几个月。富阳作家方格子,对于家乡的这份文化遗产熟悉且珍视,对于做纸工艺的描写不吝笔墨、铺陈渲染,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既古老又新奇的竹纸世界。“用竹纸兜住一汪水,就像一个陶罐,晃荡晃荡倒进水缸,摊开纸,纸面晶莹透亮,无渗水,无破损。”只这一个细节,就令读者叹为观止。很多人,很多事,因纸结缘,作者把这张竹纸变成一根魔法棒,串联、点燃甚至毁灭小说中诸多人物。无论历史如何流转,无论命运如何游走,唯有文化不灭,竹纸工艺至今不衰。这份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和共情令人动容。

不会随纷繁世事泯灭的,除了文化,还有爱。苏漫秋深爱顾小年,因战乱分离,在被岁月无情摧毁面容后,漫秋选择躲避,终身未娶,小年与漫澄结婚,漫澄去大西北,如果小年说个情,说漫澄为国家做过一件事,他或许就不用去了,但小年有私心,觉得漫秋还活着,他会回来。这阴差阳错,对三人都残酷,但不也见证了漫秋与小年坚贞不渝的爱情吗?

对于一部家族史小说而言,挥之不去的浓浓亲情、对于故乡的眷念之情是贯穿始终的标配。苏家兄妹情在乱世尤显珍贵。苏皖寻找二哥漫秋,发誓若二哥在,天崩地裂也不与他分离。顾家四世,虽然发生了顾及被送至福利院、顾一尘被他人领养的曲折,但终是回归大家庭。父亲顾尚清是一个想造飞机想到外面看世界的梦想家,可是他一生守着良溪故土。他并非狠心薄情,误以为福利院可以帮顾及治病,又希望一尘不要在顾家的阴影里活着,过一种不一样的人生,默然接受她被人领养,并暗中接济。女儿顾念八九岁起,顾尚清就一直和她念叨“留在家里”,“不能让顾家没有家”。顾念给顾及喂饭,居然顿顿偷吃妹妹口粮,顾及流泪,她装作没看见。不过她忏悔,“不能轻饶自己”。顾一尘回乡短短数日,匆匆去国,但故乡将永远在她心头。因为爷爷顾玉生对她说:无论是谁,但凡他怀揣家族秘密,被故乡深刻伤害过,才真正拥有故乡。

小说在结构上有创新。没有用传统方式叙事,而是让各色人物轮番自述,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像蒙太奇跳跃闪回,难免有些阅读障碍,不过越往后读,韵味越浓。这时,感觉这部小说像昆曲,好戏慢热,需要耐心静气,才能品出其中大美。

调动读者阅读兴味的还有悬疑和魔幻。荒唐的岁月有多少未解的悬案啊,又有多少分不清是魔幻还是现实的经历,充满历史与命运的吊诡、惊悚、荒诞。

掩卷回望,顿觉标题意味深长。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尤其普通人的命运看似波澜不惊、无声无息,如小说中的顾家和苏家人物,若无人记录,便随风而逝。揭开表面的平静,内里却是波涛汹涌、惊心动魄。透过“寂静之声”,我们听到的是一部激越鼓荡的命运交响乐,是一曲饱含深情与敬意的历史悲歌。

(作者系《新华日报》高级记者)

2023-12-06 □汪秋萍 《寂静之声》的复调美学: 1 1 文艺报 content72700.html 1 在深情与敬意中回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