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原创新生力量不断涌现,科幻影视与文学双向奔赴,中国科幻闪耀世界舞台——

科幻,何以成为“文学破圈”浪潮中的“排头兵”?

□本报记者 徐 健 教鹤然 康春华

在二〇二三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题展览上,观众在挑选科幻IP周边产品。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2023年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2》、电视剧《三体》的上映和播出引发全民热烈讨论,展现了科幻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的广阔可能性;2023中国科幻大会首次被纳入“中关村论坛”,科幻产业发展成为国家级科技论坛的关注议题;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中国科幻作家海漄荣获第81届雨果奖……回首2023年,中国科幻可谓交出了一份表现亮眼的成绩单。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以及科幻相关产业的建立健全,中国科幻正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877.5亿元,科幻阅读、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衍生品和科幻文旅五大板块均展现出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科幻文学以文学为载体,以科学和幻想精神为内核,它不仅是呈现想象力、拓展新知、满足深层次精神需求的艺术形式,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民展望如何从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表达方式。近年来,中国科幻原创新生力量不断涌现,科幻影视爆款持续发力,科幻颁奖与国际交流活动让中国科幻闪耀世界舞台。中国科幻成为全民关注和热议的社会话题,科幻文学由此成为“文学破圈”浪潮中的“排头兵”。如何看待“科幻热”现象?科幻文学的“出圈”带来哪些启示?一部具有可持续“生命张力”的科幻作品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要素和价值观?如何看待科幻文学的“门槛”在变低的质疑?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科幻作家、评论家和研究专家。

心怀人类是科幻之长,也是科幻之本

“科幻本来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不必追求过于纯粹,底部越宽的金字塔才能建得越高——但也要时刻关注其保留坚硬的核心,不能放弃其特有的优势和价值。”科幻作家王晋康认为,中国科幻“黄金时代”的提法是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科幻的“寂寞”而言,与那时相比,当下中国科幻的发展确实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峰顶。但是,三四千米的峰顶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有很远的距离。科幻作品的核心要素和价值是什么?王晋康认为,“要以上帝的目光参透人的本质,回答‘我是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问题。”

随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创作者对科学技术的更好把握,以及支撑艺术表达的技术手段的提高,科幻作品必然会影响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观众。中国科普作协秘书长陈玲谈到,科幻创作者本身似乎并没有给自己设定过什么“圈”,任何作品之所以被创作出来,是为除自身以外的更多读者欣赏。过多强调“出圈”,其必要性并不在科幻创作者内部,但要想实现科幻文学及艺术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相关从业者争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创作出更为多样的科幻文艺作品仍然非常重要。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文系主任李广益表示,如果说2015年获雨果奖的《三体》是一部引领整个科幻界破壁的典范“神作”,那么随后几年激发公众对科幻兴趣的事件,如2016年AlphaGo登上围棋之巅、2018年基因编辑婴儿诞生、2021年“元宇宙”元年,以及今年席卷全球的ChatGPT热潮,虽并不都是发生在文学领域,却不断提升了科幻文学的认知度和影响力。随着高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愈发全面深入,科幻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也就越来越自然。“一代青年正在将科幻纳入自己固有的知识结构与版图之中。这对科幻作家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现实的科幻感太强,科幻文学给人的惊奇感在无形之中就黯淡了。”李广益认为,理解科技,心怀人类,放眼世界,展望未来,这既是科幻之长,也是科幻之本。

“扩大中国科幻作家基数,让更多人才和作品涌现”

近年间,中国科幻产业借助热门IP迎来了一波爆发式增长,几乎每一部“出圈”的科幻作品,都会带来一次群体性狂欢。伴随着“科幻热”进入大众视野而浮出水面的,是中国科幻原创力量的“结构性问题”。在解读《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科幻阅读相关数据时,有专家指出,中国科幻阅读市场主体仍然以刘慈欣这样的头部作家和国外译介的经典科幻作品为主,中国原创科幻新作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作家刘慈欣也多次表示,要关注中国科幻原创力量,提升科幻文学创作水平,“要想办法扩大中国科幻作家基数,让更多人才和作品涌现出来”。对此,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联合创始人董仁威表示,要通过全体科幻作家的努力,让更多的优秀原创科幻作品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中国有许多优秀的科幻作家,包括与刘慈欣同代的作家,以及新生代、更新代和青年新锐作家,他们的作品经受住了审美与历史的双重检验,只是缺乏‘大刘’那样的机遇。”除此以外,还要加强科幻全产业链的开发,将科幻文学作品变成品牌IP,通过科幻出版、影视、动漫、游戏及其他科幻衍生品,深度开发“科幻+”产业生态,让科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更深程度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

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吴岩看来,“科幻热”并不意味着科幻创作的门槛变低。“不是科幻文学的门槛变低了,而是人的个子长高了,需求增强了,所以才有能力更好地跨过这个门槛。”在他看来,科幻文学的流行主要有几大原因:其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更加关注未来生活,关注科技给未来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如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学等到底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其二,科幻文学不仅是关乎科学的文学,还包含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人类对想象未来的作品产生兴趣是必然的趋势;其三,当下的读者、观众有着更新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他们与前代人看待科幻的眼光会发生很大差异,这驱动每一代人都去创作自己理想之中的科幻文学作品;其四,科普工作的开展让科幻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来科普教育工作的普及,提升了全民的科学素养,为科幻文学创作、欣赏和研究都埋下了坚实的科学基底。

从“破圈”到“融合”,助推建构广阔的“科幻+”场域

10月21日,中国科幻作家海漄在世界科幻大会颁奖典礼之夜摘得第81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项,获奖作品《时空画师》融合悬疑、科幻与历史叙事的创作风格,受到广泛关注;“95后”网络文学作家天瑞说符的《我们生活在南京》获第十四届华语科幻星云奖2022年度长篇小说金奖,并同时获得2020-2022年度新星金奖,引发科幻与网络文学融合的热议。近年来,科幻文学融合发展成为一股潮流,科幻网络文学创作成为类型文学创作中的一匹“黑马”。《中国科幻网络文学白皮书》(2022年)显示,科幻题材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创作量和阅读量增长最快的类型,科幻网络文学作家呈爆发式增长,“90后”“95后”创作者占比超70%。同时,在玄幻、奇幻网络文学的创作中,科幻元素的化用、套用和文类融合发展趋势尤为突出。对此,科幻作家宝树认为,科幻元素的“出圈”值得关注。比如近年来大热的《诡秘之主》《开端》等作品,可能并非科幻作家创作,但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科幻理念。这种科幻理念和科幻元素“出圈”所激发的想象力与好奇心,以及科学知识的影视化普及,为科幻影视与文学相互融通、提升全民科技素养作出了贡献。

谈及科幻文学的文类融合问题,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汤哲声认为,科学逻辑是科幻小说的根本,也应当是科幻小说的边界。优秀的科幻小说创作不仅需要科学知识和文学修养,更需要科学文化和科学预想的格局。融合是当下类型小说的创作趋势,但各种文类都有自我的文本特性。“如果将自我的文类特性丢失了,那就不是融合了,而是被兼并了。当前科幻小说创作这种倾向值得警惕”。

“科幻不仅是一种文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谈到,当将科幻视为一种思维方式时,它能更好地与流行文化结合,比如科幻和音乐、游戏、剧本杀等多种艺术形态的融合,这种融合是科幻发展到高能阶段的表现。不能简单将科幻文学与其他多种艺术形态结合的趋势视为科幻文学的门槛变低,而应该说,当科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为产业赋能的时候,它已经不再限缩于文学本身了,这恰是其生存力旺盛的表征。期待科幻从业者以燎原之势构建“科幻+”的场域,让科幻以无处不在之态,生生不息,驶向未来。

2023-12-18 □本报记者 徐 健 教鹤然 康春华 原创新生力量不断涌现,科幻影视与文学双向奔赴,中国科幻闪耀世界舞台—— 1 1 文艺报 content72854.html 1 科幻,何以成为“文学破圈”浪潮中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