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新作品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解说词(节选)

□纪录片《中国》创作团队

第一集 创世

混沌未开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生活的世界从哪里来?

今天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最初是如何开始的?

我们所在的中国,何以成为中国?

作为中国人,我们何以成为我们?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诗人屈原就以一首长诗提出了这些《天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同样这些问题,在漫长的历史中,又被无数人追问过无数次。

我们的祖先用神话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混沌是中国古人想象的宇宙之初。混沌是什么?

或许就像一团气。

无序无形,无穷无尽。包容一切,却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如果一定要比拟,混沌或许类似现代科学所说的黑洞。

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创世之神。在中国神话里,盘古是打破混沌的神。

传说中,盘古沉睡了一万八千年。

盘古开天

没有任何解释的世界只能是黑暗的,混沌的。

盘古睁开眼睛那一刻,就是一切裂变的起点。

中国人想象出盘古,完成了对最宏观的世界秩序的第一道解释。

秩序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极为重大,本质上它是对万事万物的解释。

为了从混沌走向秩序,上古中国人进行了一重又一重的构建。

从盘古撕开的第一道裂缝中,光照了进来。

盘古的眼前明亮起来,他替我们看了这个世界第一眼。

仿佛序幕缓缓拉开,盘古感受到气息的流动。

他看到原本的混沌之气分成两部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降为地。

从此,有了天和地。

天和地之间,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世界。

时间开始了。

第二集 山海

怀想先民

在都市的红尘滚滚中日复一日地奔波时,我们会突发奇想:

如果回到远古,回到祖先生活的年代,每天会做什么?

眼前没有高楼,掌中没有手机,身边没有车水马龙。

应该安静到能听见万物的私语吧?

旷野一望无际,草木野蛮生长。人很少。

除了为食物操心,我们有大把时间,会想很多的事,很多不明白的事。

一切都像是谜。

山,水,鸟兽鱼虫,没有一样是简单的。人之初,对身处的世界充满好奇,这好奇如同现代人遐想宇宙。

我们总会发现自己与未知迎头撞上。这时我们习惯抬头仰望,无比美丽又无比深奥的星空,那里可能藏着所有的谜底。

天圆地方

如果上到九霄云外,就能将天地尽收眼底。

“天圆如张盖”,无边无际,笼罩着大地;

“地方如棋局”,山川连绵,延伸到天边。

有观点认为,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认知,约在第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产生,并逐渐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宇宙观。

古人将这种对天地最直观的感受,放进了更古早的神话里。

天空的意志会落到大地上。

天上四季轮转,大地就回应冷暖交替。花草树木会跟随着盛衰枯荣,飞禽走兽的数量会此消彼长。

每个生命的背后,似乎都有来自天上的庇护或者惩罚。

天地博大,万物奇妙,人只是生存于其间的一分子。

第三集 五帝

北斗七星

北斗对于中国人的意义非比寻常,它是北半球终年可以观测到的星象。

这七颗星星会变换方向,出现在天空的不同方位。

很久以前,中国人就开始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确认寒暑季节和时间变化。

北斗指引着关乎人基本生存的四季与农时,这使得它成为天地秩序的重要支点。

传说中,年轻的附宝又躺在了这片熟悉的黄土地上。

这是她喜欢的平静从容的时刻。

长夜总是寂寥,星空总是神圣而美丽。

但这一夜,位于北斗勺口的第一颗星星,好像正在酝酿大事。

那是天枢星。

天枢星是北斗七星之首。

它是七颗星星中距离地球最远的一颗,也是距离北极星最近的一颗。

在古代中国,北极星代表天帝,象征着最高权力。

“天枢”也因位置的特殊而得“天之中枢”的命名,寓意强而有力的统治管理。

附宝看到了此前从未见过的景象:天枢星周遭,仿佛发生了巨型爆炸一般。

刺目的强光照亮了天地四方,一道从天而降的闪电,击中了她。

黄帝诞生

附宝腹中的这个孩子,正是中国历史传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姓公孙,名轩辕,中国人更习惯尊称他为“黄帝”。

黄帝的故事,在历经无数代的口口相传后,被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收录到《史记·五帝本纪》中。

五帝的第一位,就是黄帝。

《史记》是今天中国人公认的第一部信史,而《五帝本纪》则是这第一部正史的第一篇。

司马迁为什么会这样安排?

他选择收入史书的五帝事迹,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他想在这些传说中表达什么?

当我们带着这些藏在史书中的视角回望,或许能更好地理解,那段从神话到历史的连接时间,对于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四集 家园

沉睡的文物

对未知的过去,我们不再用神话去编织,不再用传说去推测。

凡是发生过的,都可能留下痕迹。

当我们在实证的前提下,探寻“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个永恒的问题时,唯一的解答方案,就是不断地去寻找往事留下的蛛丝马迹。

所幸,这个伟大星球的地表和地下,有无数的证据沉睡着、隐藏着,等待被我们读懂。

对线索的发现、分析和连接,或许能让真实故事的拼图渐渐完整。

当我们开始叙述有据可考的中国历史,故事的拼图,应该是从我们脚下的土地开始的。

迁徙,寻找

今天照耀着我们的太阳,以亘古不变的东升西落,见证过不知多少代人的生命接力。

气候在改变,环境在改变,人也在改变。

迁徙是常态,哪里食物丰沛,哪里安全舒适,就去哪里。

通常他们会沿着河流向从未涉足的区域进发,这样一走就是数十万年,仿佛在大地上缓缓地流浪。

这样的行走总会有一个结束。

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某一天,一群人来到了一处三面环山的台地,有一条河绕着台地拐了一个近乎九十度的弯,然后向远方流去。

经验告诉他们,高高的台地以及环绕的河流,意味着天然的防御,既能避开洪水,又能阻挡野兽。

如果把视野再放大一点,会发现他们身后是绵延数百公里的巨大山脉,远处则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黄河横穿而过。

他们选中的这个地方,今天我们称之为磁山,位于黄河北岸,太行山东麓。

一段新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了。

第五集 双璧

特别的石头

石块看上去很圆润,比一般的石头摸起来更细腻,也比差不多大小的石头更重。

引人瞩目的是石块内部,乳白色里泛着一些绿色,微微透明。

当捕鱼人下意识地将石块迎着朝阳举起时,即刻感觉到不同。

阳光仿佛可以穿石而过,并让它发散出一种令人着迷的、柔和晶莹的光晕。

这显然是一块与众不同的、神奇的石头。

捕鱼人将它交给了族群里善于制作工具的伙伴。

因为质地坚硬,磨制过程更为艰难。

反反复复地打磨冲刷后,石块的表皮终于被去除。

自然的结晶露出了它的真容。

仿佛沉睡了亿万年的美被唤醒,带着太阳的光亮和星月的清润来到人间。

不知是谁,为它取了一个名字:玉。

南北双璧

红山与良渚,一北一南、一前一后,双璧呼应,以玉为载体,支撑了中国人精神和社会体系的初建。

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远去了许多年后,甲骨文出现了。

“玉”,作为一个文字被记录下来。

当时的“玉”字,并没有下方那一个点。

王和玉相通,金文中的“王”字,来源象征王权的钺,能统领部落、统治国家的人就是“王”。

“王”字加一点成“玉”,始于汉代,这一点的意思,就是王所用的石头。

当新的礼器取代玉器后,玉的价值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从以玉事神,到以玉崇礼,再到以玉比德,中国人从没停止过对玉的钟爱。

那个独属中国的“玉器时代”,也永远闪耀着美玉般迷人的光彩。

第六集 择中

“中”的意义

似乎有一种强大的向心力,牵引着很多人、很多事物、先进的生产技术、不同的物质文化,从四周向中央汇聚。

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择中,不仅是地理方位的选择,更是文明发展的趋势;不仅是政治的选择,也是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归属。

“中”,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人文地理观念,也成为日后中国人解释全部地理秩序的纲目。

在古人的理念中,天上群星的旋转以北极星为轴心,地上则同样存在一个“中”。

人文关系的“中”与天上的“中”相呼应,成为天人共有的特征。而因为天象的证明,“中”在人间同样具有了永恒意义。

“中”象征着权威与稳定,占据了“中”,才算占据了天下。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后世总结的这一择中观,正是从二里头出发的。

从多元走向一体

“中”的最早写法,如同一片飘扬的旗帜,居中的“口”有“中央”之意,合起来就是竖立在中央的旗帜。

三千多年前,随着新石器时代落幕,一面飘扬的旗帜从中原腹地徐徐升起。

与此同时,散落的中华文明正在向旗帜下集中。

在二里头遗址,我们发现了来自东方的酒器,来自南方的玉器、印纹硬陶、鸭形壶,以及来自西北地区的花边陶罐,甚至欧亚大草原的青铜战斧、环首刀和海贝等器物。

我们看到,不同区域的文化和文明在这里融合共生,形成了一个更大型、更有力量,也更有内涵的整体,之后又向四周辐射。

万邦林立、多元竞争的邦国时代结束了,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体发展的王国时代。

第七集 模范

青铜文明

在中国,青铜文化延续了一千余年,贯穿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直到铁器时代来临。

这些奇伟瑰丽的青铜器,是当时最华美也最富创造力的作品,它们将张扬的王权、虔诚的信仰、精湛的科技,以及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和精神追求,凝结在一起。

它们见证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也记录了中原王朝的起点和礼制中国的走向。

时至今日,它们不再是天命与权力的象征,但青铜器带给我们的关于重量、敬意与兴盛的美好寓意,依然和当下每个中国人的生活相连接。

“鼎力”“鼎盛”“晋爵”“尊重”,这些与青铜器相关的词语,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用语。

而“模范”,不仅仅指铜器的铸造,更成为一种文明的印记。

无形的礼,就像是“模”,有形的青铜器,如同“范”,它们一起完成了中原礼文化的最初铸造,以及向更远处、更深处的传达。

在青铜时代结束之后,青铜文明永久地留存了下来。

第八集 祭祀

敬天法祖

兴起于商的祭祀文化,经由周的改造后,成为周代礼制的重要构成。

从此,一切礼仪不再仅仅为了取悦神明和祖灵,而是具有了庄严的道德意义。

这是三千多年前中华文明的一次自我否定与重生。

新的文明会创建新的秩序,但每一段历史也都会沉淀出不朽的价值。

祖先成了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寄托,慎终追远的理念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家庭和生活。

数千年来,无论祭祀方式如何变化,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们对祖先的敬爱和供奉,从未停止过。那是对生命延续的盼望,对过往岁月的忆念。

中国人相信,血脉和亲情,是天地间最恒久、最珍贵的连接。只有将一代代的生命连接在一起,只有被纳入群体的长河,个体的生命才能获得超越。

时至今日,在每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在一生的很多个重要时刻,我们都会告祭祖先并祈求福佑,或许依然还会向大地洒一杯酒,向苍天燃一炷香。

第九集 甲骨

文明传承

从结绳记事到文字出现,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几千年。

距今五千多年前,古埃及发明了象形的圣书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但它们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唯有以甲骨文为基础象形的汉字留存下来。

中国的历史与文明也正是因此得以延续,不曾断流。

文字是人思想的反映,是历史的直接记录。

甲骨文还原了一个鲜活的商代世界,而当我们与它再次相遇时,并不感到陌生。识别这些字的过程,仿佛是我们与先祖的一次相认,是我们对根脉来处的一次探问。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中国的文字历经三千多年演变,但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中国人用它写下了商王的梦境、孔子的思考、司马迁的史书,写下了唐诗宋词和无数华章。

稳定的文字,稳定地连接起我们的精神和文化,直到今天。

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汉字也成为连接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纽带。

这一切,起自甲骨。

第十集 天道

二十四节气

自从进入农耕时代,中国人就在寻找天气与种植的关系。

几千年间,经验和教训都累积了足够多,天与地之间的那些默契约定,已经被人洞悉并掌握。

周人以农为本,作为首领的姬昌对稼穑的节律了然于心。

每当天气渐暖,周人就开始准备了,他们要备好种子、农具和体力。

很快,干燥的北方降下宝贵的小雨,草木冒出新枝,周人会在此时播种。

伴随着雷声渐渐增多,气温升高,庄稼会纷纷发芽,此后逐渐丰沛的雨水会让它们快速成长。

天气越来越热,草木繁茂,庄稼也长势蓬勃,会结出果实,但还没有那么饱满。

再过几天谷子就熟了,白天越来越长,气温到了最高,就会渐渐转凉。

从凉爽再变得清冷后,清晨的叶子上就有了露珠。

白天和夜晚的时长每天都在变,直到有一天变得一样长,之后白天会越来越短。

渐渐地出现了霜,这时谷粒饱满,收获的快乐和辛苦一起到来。

等庄稼收割完,周人就进入了休息时间。天越来越冷,开始下雪了,雪越来越大。

终于有一天,黑夜变到了最长。

然后就是等待。待到天气再次转暖,新一轮耕种再次开始。

周人已逐渐有了春夏秋冬的概念,很多年以后,先民们将这些实践总结成了二十四个节气,这成为中国人独有的对自然规律的发现,沿用至今。

第十一集 分封

周朝礼制

周公亲手缔造的一整套国家制度初具轮廓。

首先是宗法血缘制,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也是周公对于周成王即位合法性的巩固。

其次就是在宗法血缘制基础之上建立的分封制。

周朝的分封之所以能行得通,关键就在宗法制。天子的嫡子继承天子,庶子为诸侯;诸侯的嫡子继承君位,庶子为大夫。分封的本质与此同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天下独尊的权威得以确立,按照“亲亲”“尊尊”的原则,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再分封大夫。

再次,周公明确将“德”的理念引入君权天授的体系,将上古以来各种“礼”的观念转变为不同以往的、全新而复杂的礼乐制度。

礼乐日渐兴盛,制度趋于成熟。这两大支柱的合力支撑,让周成为比夏商两代更为统一和强大的国家。

这是周公天才般的政治发明。此后数千年中,它成为历朝执政者不断回望和反复思量的制度参照。

第十二集 礼乐

礼乐文明

从八岁开始“礼让之教”,到七十岁辞官告老,对于周人,礼乐教化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它贯穿了个人的一生,也体现在群体生活的交往中。

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润物无声的文明教化征服了那些生命本能的欲望,而代之以敬畏、同情、谦让等人文品行。

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芒、符合礼乐规范的品行,被统称为“德”。

礼仪之邦

这是一种温和但充满力量的制度,成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仪之邦。

它令理性和人性的光芒照射进历史,令每一个中国人获得生命的秩序和心灵的安定。

人,始终是中国文化最关注的命题。

如何在世间安身立命,如何与自然及他者相处,如何建设理想的社会?

从混沌走向秩序、从创世走向礼乐的漫漫长路上,人,也始终是创造一切的主角。

我们用洪荒年代的绚丽神话,回答了“天地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

我们用上古三代的辉煌历史,书写了“中国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

当礼乐文明把秩序与和谐、道德与理性、音乐与诗歌,永久地注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我们知道:

今天的我们,连接着曾经的我们,也连接着未来的我们。

今天的中国,连接着曾经的中国,也连接着未来的中国。

叠加上时间的重量,山河就成了岁月。

而历史,正一刻不停地向前。

2024-01-15 □纪录片《中国》创作团队 1 1 文艺报 content73184.html 1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解说词(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