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谭

万花攒动火玲珑

□刘玉琴

听邻里喧闹、耐世间寂寞,悄无声息蜷缩于城市角落的小西湖街区,从低矮破旧的往昔走进绿树隔帘的今朝时,新时代的城建故事在话剧《小西湖》的画卷中徐徐展开。旧城改造、街区更新,几乎是每座城市发展中必须经历的过程,根据南京历史风貌区改造中的人和事创排而成的《小西湖》,形象记录了社会前行的现实场景,诠释了人民收获幸福生活的内在逻辑。

街区更新、生活升级,对话剧舞台而言,这是一个“硬”题材。创作案例少、可借鉴经验不多,向着题材的观赏性时尚性开掘殊为不易。而该剧在情节与人物塑造上显示出的巧妙构思和新颖创意却别开生面、生动风趣。全剧讲述南京小西湖街区的“微改造”故事,以两面墙、三个家庭、六个人为核心,让“拆、修、建、让、闹、去、归”成为情节主线,勾连起广泛的社会群体,在居民的生活和精神同步“升级”的寓意中,提供了诸如城市建设者如何在艺术舞台突围,“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如何有效融入剧情,城市保留的文脉如何在舞台灵动呈现,留存百姓心底的“湖水”如何得到形象化传达等诸多思考。在情节翻转和人物关系的纠缠中,各种矛盾有序转承、一波三折。面对街区改造,居民的想法颇多,有愿意离开的也有不愿离开的,有邻里间长期不和、互相刁难、较劲拖延的,有对街区改造怀有诸多创意想法的,还有对城建人不信任、不配合的,等等。所有的问题最终都在瞻望街区改造的美好前景上落脚,在人们精神认知发生深刻变化的新侧面上归圆。

城市升级改造是舞台表述的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剧中的小西湖街区采用微改造方式,是建设者和居民通过共商、共建、共赢,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找到的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新路径。如果说微改造需要“绣花”功夫,那么主角于建东则正是政府和居民之间穿针引线的“绣花者”,是以往少见的舞台艺术形象。作为项目总指挥,他背负了诸多压力:啃下硬骨头,还要有人情味;解决积怨已久的邻里纠纷,还要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保留历史文脉,还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他既是“改造”的把控者,又是富有先进理念和人文情怀的执行者。他看到了街区保存的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看到了居民依恋旧土又渴望搬迁的矛盾心理。如何延续文脉、留下烟火,在可持续的改造更新中满足居民的新期盼,他有着长远考量。

于建东的形象塑造可亲可感、真实自然。对以往不顾及百姓需求和城市人文内涵的城区改造做法,他怀有愧疚和反省之心。因此在小西湖街区的改造中,他始终耐心细致地倾听诉求,关键时刻将自己的新房借给临迁户居住。他不仅将城市文脉融入街区改造,更把改造小西湖当作一次对居民的深情陪伴。在处理矛盾问题时他既有大局意识,又善于进行人性化思考,最终和设计团队一道,以独到新颖的设计理念,充满善意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成就了小西湖古新并存、风光绮丽的美好景象。从大拆大建到因地制宜,从单纯的经济考量到注重文化延续,从居民渴望搬离到欣喜回归,建设者推心置腹的沟通、如同绣花般的精细工作和前瞻性设计,将理念和时代赋予的城建工作的进步予以了充分呈现,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充满了情感和温度。城市建设者的出发点、人文观、人情味及使命感,让城区改造项目散发出新时代的浓厚气息。他们不仅成为了政府和人民之间温暖的桥梁,也成为小西湖最明亮的那一束光。

浓郁的烟火气与浓厚的历史感构成了该剧鲜活的舞台辨识度。细密的小故事、小细节,透露出生活的质朴芬芳,融入了创作者对文化的深入思考,体现了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创作追求。大幕拉开,街区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边推车边吆喝鸭油酥烧饼的烧饼张、穿梭在街巷里的居民、骑着电动车的快递小哥、出门遛鸟的老人,还有那一碗狮子头、一碟糖粥藕,一段明代的隔墙、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楼梯和一棵百年的石榴树等,充满了世俗生活的亲切感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里虽然老旧、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保留着较完整的明清风貌,正如朱家大爷所说,几代人住在这儿,守的不是深宅大院,而是那份情、那个根。这是小西湖居民想走又舍不得走的真实缘由。全剧塑造了一群鲜活生动的小人物。他们有的虽然小心眼、爱计较,但人性底色宽厚淳朴,带有自身的生活逻辑和性格特点。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文化乡愁交织出人性之丰富和情感之美好。当留住了老味道、老风貌和老居民,当陈旧建筑焕发新生机,老城区改造的故事在舞台上也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构成了时代理念和情感温度的双向互文。这是历史风貌保护与优秀文化传承新路径的艺术投影,是艺术家对时代做出的深情回应。

表现一座城市的更新,旨在反映人的变化与人的心灵成长,从而在城市与人的关系中投映时代的发展进步。换言之,这是人的心灵净化、精神蜕变的过程。人的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希望和创造热情,城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改造后的小西湖,“转角咖啡屋”“秦淮灯彩博物馆”“花间堂精品民宿”“城南老戏台”“街区微型公园”一个又一个招牌在舞台上点亮,热闹喧腾的人间烟火和历史建筑宣示了人民生活提质增速的新样态。小西湖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新认知、对未来生活的奔赴,在城市建设和人文底蕴的相互融通中,迭映出市井风俗画背后温暖的时代底色,赋予作品审美新意境。正如剧中徐香美所说,现实中的湖水不在了,老百姓心里的湖水却更浩瀚、更澄澈。全剧虽是街区改造题材,单纯的物理空间变化却被赋予了情感变化的飞跃,为城市与人的关系拓展了更为宽厚的舞台空间。

作品在表达形式上选择轻喜剧,也令人耳目一新。剧作对世俗生活细节和人物有趣之处不断进行强化放大,在家长里短、嬉笑怒骂中,喜剧元素的调度使用花样迭出,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凝汇着深长的人生况味。从于建东走进徐家碰到灶台、撞倒水桶,坐在缠着绷带的凳子上差点摔倒,到徐、朱两家争晾衣地盘的隔墙较劲,再到于建东醉酒说“胡话”,秦嫂大闹工地耍赖打滚,“烧饼张”身前身后贴着收款二维码等,动作身段、形体造型、台词设计都在演员从容自然、妙趣横生的表演中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一个城市改造的“硬”题材,对结构设计、细节切口、人物塑造、形式风格的开掘探索引人赞叹。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2024-01-26 □刘玉琴 1 1 文艺报 content73338.html 1 万花攒动火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