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经历了“初孕—生长—壮大”的发展历程,在今天,资料的记录、观念的理清和理论的总结愈发重要。作为网络文学发展史上的拓荒者和见证者,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教授及其团队推出了五卷本“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力图将我国网络文学的理论构型、研究成果、事件图谱和评论风貌作出“全景式”的呈现。为了深度解析其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聂茂等从“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出发,探讨了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诸问题。——编 者
主持人:
聂 茂(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与谈者:
刘雨 胡游 袁铭嵘 付慧青 张帆(均为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以史为经、以事为纬的研究理路
聂 茂:毋庸置疑,我国网络文学是当下最有活力、最富生机的文学形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文化自强自信”,而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文学重要的类型,正日益成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力量。都说“三十而立”,我国网络文学发展近30年,创作、阅读和IP改编等产业链早已被业界共识。今天,面对五卷本“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我想问的是,这套丛书的价值何在?对于学界“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呼吁,它是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回应学术关切的?该丛书的出版对于当下的网络文学学术研究能提供哪些帮助?面对日渐壮大的网络文学,它能提供哪些启示和价值?
我先来抛砖引玉。众所周知,一个人、一部书要获得成功,必当有非凡之成就与贡献。特别是对于一部学术著作来说,严谨性、多维度与创新性,是其立身所在。我觉得,“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好比一个富矿,它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为现有的研究提供一套工具书那么简单。实际上,这套丛书具备着多方面的价值,资料价值、文学价值、学理价值和现实关怀皆在其中。
刘 雨:中国著名的戏曲学家任半塘先生曾说:“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去写一部书,原是学人的寻常便饭。”欧阳友权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花费多年之功,竭尽心力,完成了这套书系。我觉得这套丛书非常注重对话性,处处可见作者勾勒网络文学研究批评风貌的学术追求。从1995年汪成为的《计算机软件将是人类文化和艺术的一部分》,到2013年邵燕君的《网络时代:“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主流文学”的重建》,作者一一列出了数百篇论文的主要观点,时有精彩评判,为我们呈现了构成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三大力量:关注网络文学的传统批评家、面向文化市场的媒体批评者、“在线”批评的文学网民。“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格外注重收录学者与学者、学者与作家、作家与平台的对话与论辩,不同群体的观点交锋往往能反映出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与趋向,这正是网络文学研究者们极为关切的内容。
胡 游:在我看来,“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的资料价值堪称卓越。随着现有研究的推进,早期网络文学研究资料、相关数据等的收集越来越成为一个难题。尤其是在一些网站关停、博客等账号注销的情况下,早期文献收集变得十分困难,“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的出版恰逢其时。仅以《网络文学三十年研究成果目录集成》为例,该书遵循目录学的体制,依照篇目的来源进行编排,极为详尽地搜罗了相关的论文、著作、评论。同时,该书所收录的网络文学论文、著作条目,均详细注明了作者、论文题目、出处和发表时间。可以说,只要翻开书页细细品读,网络文学诞生以来与之相关的各种研究论文、学术成果都尽在眼前了。
付慧青:“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的出版彰显出强烈的在场感。我们一直见证着,欧阳友权教授及其团队以网络文学研究者、评论者的身份参构到网络文学的历史现场,他们既是网络文学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历史中的当事人。正是因为如此,该团队在编写过程中对网络文学发展史的重要事件的择选、对其历史的定位就显得更全面、更客观。以史为经、以事为纬,构成了这套书的编写逻辑,并以此勾勒出网络文学这一多元、矛盾而流动的历史和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总体性认知。这种总体性认知有一种兼容性,既兼容了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也兼容了网络文学的“本土性”与“世界性”。视野开阔宏大,整体性和层次感鲜明,正是该系列丛书的真义所在。
袁铭嵘:客观地说,在网络文学日渐兴盛的当下,依然不乏“网络文学泥沙俱下”“网络文学的源头在哪里?”“网络文学的社会功能与文体特征是什么?”等批评质疑之声。我认为,“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积极回应了外部多元的声音。不妨以《网络文学三十年理论评论典藏》为例,该书立足于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创作、阅读、传播的特点,聚焦本土现实问题,共收入30篇文章,其中网络文学基础理论和评论研究成果各15篇。可以说,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于认识和判断网络文学的社会功能、本质属性、文体特征、创作传播规律和发展史等,具有正本清源的积极意义。这正是当下网络文学研究能否做大做深、走向“显学”的关键。
张 帆:自从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网络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认为,2014年在网络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意义——网络文学逐渐被纳入新时代文学格局,受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网络文学迎来了网络文学作家守正创新、网络文学组织加快建设、网络文学法规逐渐完善的局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网络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文学正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大步迈进。今天看来,中国网络文学近30年的时间长度或许有限,但身处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网络史料保存弥足珍贵,这更彰显出“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在史源、史实、史料和史识层面的深远意义。
网络文学的动态关系与多维结构
聂 茂:应该说,创新性一定意义上就是学术的生命。我认为学术研究必须要创造出新的东西:或发明出新范式、新方法,或孕育出新思想、新见解,或发掘出新材料、新证据,一言以蔽之——创造新知。大家都知道,欧阳友权教授自1999年起就扎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领域,与他的团队一道亲历并见证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出版了累累硕果。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这些著作都体现出继承与创新并进的趋向,“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亦是如此。这部巨著的创新性在哪里?
付慧青:这套书系采取了“静中有动、静中观变”的现代式编年写作方式,这是一个创新之处。大家不妨回想一下网络文学早期的历史现场,那应该是一种纷乱、缠绕的无序化原初形态。文学史是一种静态的时间梳理,但又有动态的变化。中国网络文学是媒介变革或新媒介的偏向所产生的结果,互联网、媒介迭代的历史,网站、论坛的兴衰史,这些小历史汇聚成了鲜活生动的网络文学发展史。而在静态之下,还隐藏着动态结构:网络文学与技术发展、媒介文化、主流文学、世界文学处于一种动态的关系结构中,相互影响、相互形塑。该套书洞彻了这一多维结构,在行文中将之呈现出来,从而赋予书系以清楚的多维视野。比起之前单一“述史”的模式,我认为这是一个进步。
刘 雨:读完这套书系后,我的感觉是“述论结合”的意识更强了。我们以“2008年”这一章为例,作者在总结中,先后公布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Top20榜单、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之2008年最佳网络小说,介绍了新词“云计算”和日本的“读卖文学奖”,对当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网络作品如历史小说《巫颂》《家园》做了概述与肯定,更凭借着自身充沛的学养,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问题,如“《家园》的叙事视角过于狭隘,限制了小说在同一时间上并行发生事件的叙事可能”,“《巫颂》作者的立意没有跳出近代以来‘中体西用’、民粹主义等的局限和窠臼”。可以说,对于网络文学的多重创作主体来说,这些论断都具备相当的说服力和启示价值。
袁铭嵘:我同意刘雨的观点。我认为,这套书系相比以往,问题意识和针对性更强了。网络文学依托信息媒介而动,流动性和变异性非常大,旧有的理论对网络文学的观照是否具有恒定性?我们应该如何突破网络文学的研究困境?《网络文学三十年理论评论典藏》上编“网络文学基础理论”秉持了“回到事物本身”的宗旨,以开阔的理论视角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探析中国网络文学的基础理论,涵盖了本体研究、话语构建、功能研究、叙事研究和行业生态研究等范围。可以说,该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都较以往深入,也将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奠定更扎实的理论之基。
张 帆: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一个鲜明的印象就是作者在编排中摒弃了传统的“单列材料”的布局,在附录部分总会依据当年的实际情况予以设置。以2016年为例,网络文学研究资料辑要对当年重要网络文学研究成果重要著作和论文进行汇总,2017年则在2016年的基础上新增当年报纸文章代表作和硕博学位论文;2020年和2021年则对全国网络文学十大事件、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进行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持有着一种强烈的在场感和追踪新变的热情,这样的学术成果是真正具有温度和在场感的。
胡 游:我认为大家的说法都有道理,但还漏掉了一点——理论评论成果遴选的原则性。我们知道,网络文学研究正日渐成为一门“显学”,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就有数千篇,出版的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著作超400部。要从如此浩瀚的理论评论成果中遴选30篇文章,无异于沙海觅珍,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觉得作者在择取中坚持了两个原则:一是在内容上注重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及该论文的理论价值,二是在选择范围上仅限于基础原理和评论研究(不是批评实践)成果。不仅如此,编者还考虑到成果作者在网络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影响力等方面的情况。应该说,尽管可能存在“遗珠”,但对于了解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此书具有管中窥豹之效。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树状”构想
聂 茂:当前,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力量。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大家也要意识到:尽管网络文学创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三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有高原无高峰”的内容生产与发展瓶颈;二是“网络性”与“艺术性”的失衡症候;三是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与审美”“商业与文化”的矛盾冲突。“文学即人学”,我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关注和解决当下社会和文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这样的学问才是做在实处,落在大地上的。
刘 雨:这套书系之所以被业界看重,就是因为它对当下的启迪性很强。产业运作是网络文学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由此延伸出来的付费阅读、线下出版、IP改编等业务板块已成为网络文学产业研究的重点。仅以这部《网络文学三十年年谱》为例,该书通过对30年围绕网络文学的政府政策、平台运营、作家写作、学术争鸣、版权管理、会议论坛等一系列动态的详尽收纳,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文化资本的强势入驻、企业的内源性市场调适、技术的更新迭代、政府的规制与引导等已经成为推动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以网络小说为内容源头而转化的动漫、影视、游戏等衍生业态的跨界发展,使得产业边界扩容、市场结构转变、市值空间增大,“链式”商业生态系统已然形成。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书中也不隐晦地揭示了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中的价值失范现象、IP转化中的混乱状态与泡沫化倾向、版权保护不到位等弊症,这或许正昭示着未来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方向。
付慧青:在我看来,这套书系对于当下网络文学的启迪意义,主要在于形塑了一种事实判断融合价值判断的史观。我们必须明确,对于网络文学能否“入史”,当下还存在争议,并且这个过程绝不是简单地把发展的历史放入时间的框架之中,实际上“历史的整体叙述有赖于更多更丰富的细节的完善,历史认识的深化也得益于更多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发现”。对此,本书编者所作出的选择是,以价值判断取代纯粹的“时间概念”。对中国网络文学30年进行时间线性梳理,是一种事实判断,其中又暗含了对网络文学起源的质疑与辨证,网络文学源头的定性问题,其背后关涉网络文学重新历史化这一命题。因而,在事实判断中又暗含了价值判断,并以此完成了对网络文学自身的历史叙事。这样一种兼具科学和思辨性地看待历史的眼光,是当下的文学研究所需要的,也是真正能让人信服的。
袁铭嵘:这套书最令我触动的地方,是学人们再造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努力。应该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毕竟还存在一些差别,特别是当下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2014年中国作协在北戴河召开“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就把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作为一个重要议题。随之,国家社科基金就这一问题两次设立重大招标项目,足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该套书系提出了网络文学“评价树”的构想,并以网络类型小说为主要评价对象,兼顾其他文类形态,预设了由思想性和艺术性构成的核心层、网生性和产业性构成中间层、网络文学影响力评价的外围层等5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形成了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树状”结构图,既可分辨对象倚重的选择性,也庶几能切合评价对象的针对性。此外,周志雄、陈定家、黄发有、周冰等专家对网络文学经典化与评价体系建构、媒介文化批评标准、如何拓展和深化网络文学评论等核心议题都作了探讨。
胡 游:大家谈的都有道理,但我认为这套书系如此受关注的原因,还是出于它自身珍贵的史料价值。我始终认为,文献工作是学术研究的起点。该书系的《网络文学三十年研究成果目录集成》可以帮助研究者捕捉潜藏在早期文献中的蛛丝马迹,并联系相关网站人员,对早期资料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不至于偏离事物原本的轨迹,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升级或新创其他工具书的可能。正如吴俊教授所提出的“六维文学观”,即旧体文学、通俗文学、翻译文学、海外和世界华文文学、网络文学。网络文学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中重要的一维,相关研究者应当具备整理文献和抢救文献的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文学三十年研究成果目录集成》的汇编把各个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有助于满足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需求,便于考察网络文学研究的源流、书籍存佚。研究者能够从目录集成中窥见网络文学研究的全貌,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参考性。同时,该书的出版对资料的范围、汇编的规模形成了框架、架构,这对网络文学开创新的工作方法、新的检索方式、网络文学专题资料数据库建设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 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可以说是我对这套书系最深沉的感受了。随着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如何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也成为重点问题,网络文学理论评价的内容和维度逐渐扩展。在网络文学理论建设备受重视的情况下,欧阳友权教授对网络文学发展30年的脉络梳理和资料搜集就更显示出其重要性。
令我敬佩的是,即使已经有了很多成果,这个团队仍然如老黄牛一般在耕耘着。从2016年开始,欧阳友权教授和团队每年都修订和撰写《中国网络文学年鉴》,总结这一年网络文学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而为学术研究留下珍贵的史料和鲜活的历史记忆。网络文学30年的发展脉络和史实记录,需要逐日、逐月、逐年的搜集、整理和厘清,其烦琐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欧阳有权教授和他的团队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和前瞻视野,以及将其落实在原始材料整理和搜集的实际工作中的不懈努力和付出奉献,都值得我们敬佩。
聂 茂:钱锺书曾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对于我国网络文学研究来说,何尝不是如此?网络文学刚刚兴起之时,也经历过一些挫折。仅仅30年左右,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世界文学舞台上独领风骚,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流中缔造出网络文学的“中国时代”。
当我们回溯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时,会发现与此前相比,近十年的网文行业增长势头不减,但其内在构成、外在形态及其各关联要素却发生明显变化,在价值赋能、作家迭代、行业治理、版权衍生、跨境传播和理论批评等诸多方面,均出现深刻改变。新时代的网络文学,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汇聚创新力量,在主旋律和精品化的文学赛道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