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题

用真实影像与世界对话

——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导演、高级编辑闫东

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海报

纪录片《港珠澳大桥》海报

2015年4月16日,纪录片《孔子》国际版在涿州影视基地拍摄历史再现,总导演闫东与英国导演雨果进行现场沟通

2023年6月21日,《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总导演闫东与法国第三视角制片公司制片人尼古拉斯,在法国拉罗谢尔第34届阳光国际纪录片节上向多国主流媒体机构及制播单位全面推介节目

中法合拍纪录片《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海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闫东

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闭幕式暨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成果发布会现场,闫东(左六)作为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终评评审团主席出席

□本报记者 许 莹

2024年龙年春节前夕,记者如约来到位于五棵松的中央电视台影视之家,约定采访见面的会议室里早已有了“年”的气息。会议室正门贴着这样一副楹联:上联是“学舞棒金猴拓路远天重奋志”,下联是“共白豚戏浪领航瀚海再长征”。熟悉闫东的人都知道,这副楹联包含了这位从事纪录片创作37年“老兵”的诸多作品,如业已播出的《领航》《长征之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等,而这些作品也正是从这里诞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

就在前不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法国国家电视台共同出品,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法国第三视角制片公司、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由闫东总导演的中法合拍纪录片《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应时于2023年12月26日登陆法国国家电视五台播出,并于12月30日重播。该片在法国国家电视台首播时观众高达210000人次。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海外平台阅读量近75万次,互动量约15000次。这部纪录片也已销售至非洲地区(法语区)、波兰、西班牙、加拿大(法语区)、意大利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爱尔兰、芬兰、美国、葡萄牙、以色列等正在洽谈。

从《国脉》(2013)、《1937南京记忆》(2014)、《孔子》(2016)、《改变世界的战争》(2016)、《港珠澳大桥》(2017)及其同名纪录电影、《长征》(2018)、《中国梦的故事》(2020)、《中国故事》(2020)、《领航》(2022)到如今的《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闫东及其团队十余年来致力于重大题材、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等多元类型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与合作,多部作品以版权销售、合作传播等方式登陆英、美、德、法、俄、日、澳等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平台同版播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如何用影像更好让世界见证新时代中国的阔步前行?闫东用真实影像与世界对话的秘诀又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开启了此次专访。

掌握国际传播话语权

在Instagram新媒体平台上,一名外国观众在看过《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后留下这样的感受:“这种和平、宁静,令人赞叹不已,人类可以从动物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然而就在项目启动之初,困扰闫东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讲什么?他曾向该片监制张琳、中方制片人张德宏、张啸明确表示,“如果纪录片所讲的故事对中国没有意义,那对我们也没有意义。我们要讲对中国有意义的故事”。如今看来,他做到了。

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冲突和动荡仍呈上升趋势,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正是对这一主题的艺术化阐释。该片是生态叙事,也是和平叙事,该片通过金丝猴一生的回忆,从国际视角讲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同时,闫东和他的团队吸收了西北大学专家的意见,深入表现了金丝猴族群和平友爱的特征,并以此为抓手,将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发扬光大,通过金丝猴的拟人化拍摄,启迪外国观众从全新视角出发,以更全面的观点、更开放的态度、更宽广的胸襟来认识中国、认识世界。

闫东对金丝猴这一选题并不陌生。2017年他在分管央视科教频道《自然传奇》栏目时曾挖掘到“梵净山”这一选题。金丝猴有五种类型,五种类型中黔金丝猴最难拍,世界上只有800多只,梵净山是其唯一的栖息地。第六次登上梵净山时,闫东与团队终于如愿以偿,他们用4K摄影机拍摄到弥足珍贵的黔金丝猴镜头,这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部关于金丝猴的4k生态类纪录片。《梵净山》国际版曾于2021年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上首次发布,片子曾卖到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16个国家。

法国第三视角看过《梵净山》后主动伸出橄榄枝,但他们起初只是希望闫东能够帮助他们在中国的拍摄顺利落地,实现他们的想法。拿到法方第一脚本后闫东意识到,法方的脚本较为浪漫,讲述了一个有关猴王争霸的故事,内容也大都是在互联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对于以真实为生命的纪录片而言,要找到题材立意的突破口,闫东马上找寻到研究秦岭金丝猴的权威学术团队。西北大学的李保国教授与郭松涛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地对金丝猴开展跟踪研究,也正是从他们口中,闫东掌握到了大量金丝猴群体行为学研究的课题成果,以及金丝猴每一个家庭之间,每一个个体之间如何相处,又如何在家庭内外实现“和平相处、以德服人”等最新科学发现的事实。

说服法方接受修改脚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闫东没有向他们讲那些空而大的概念,而是将自己从专家那里学习来的研究成果消化好,把关于金丝猴族群中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法方听入了迷。闫东提出,要以西北大学专家为学术支持,由中方重新撰写完善脚本。此外,只有双方共同参与创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拍,这也是此次合作的前提。

世界范围内疫情的频发打乱了法方派导演、摄影师来中国拍摄的原有计划。法方接受了闫东的建议,把西北大学学术团队融入到中法合作的团队当中,法方也对此次合作充满好奇,想知道未来究竟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受到文化差异、两国时差、新冠疫情、野生动物拍摄具有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项目推进过程充满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挑战。整个过程中最难的阶段,闫东坦言是2022年2月16日至2022年2月24日的冬季拍摄。金丝猴要靠植物来生存,而漫长的冬天考验着金丝猴的生存智慧。此前,法方也曾向闫东推荐了几名摄像,在他们看来,对资金、技术有更高要求的自然生态类纪录片赛道还是西方更占优势,但最终闫东还是选择了中方摄像张明。“他拍摄有经验、能吃苦,拍的东西很细腻,不是只拍场面上的东西,而是更注重金丝猴行为、心理上的细腻感觉。”彼时张明还在辽宁,当得知秦岭下大雪后,闫东与张明沟通,让其火速开车奔赴秦岭。张明与另外两名录音师来到秦岭山底,住在当地老百姓家,以此作为根据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拍到了闫东期盼已久的画面:大雪笼罩下的秦岭白茫茫一片,金丝猴在漫天飞雪中跳跃嬉戏、上下翻飞,美不胜收。这一画面成为纪录片的开篇。

《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大事记完整记录了筹拍3年过程中,中法制作团队围绕该片召开的25次关键会议。此外,拍摄期间中法双方还会在每晚北京时间9点半召开拍摄进度沟通会,密切同步拍摄内容。28T拍摄素材,成片530个镜头,原创95%以上,除了金丝猴,中方团队还拍摄了大鲵、大熊猫、朱鹮、羚羊等难得一见的珍贵动物,他们的努力得到了法方团队的高度赞扬。

从原初中方版权占比49%、法方51%到经过合理谈判中方版权占比51%、法方49%,从项目伊始法方提供的更多浪漫色彩、讲述猴王争霸的第一稿脚本到以中方为主、西北大学专家提供学术支持、以科学为要义重新撰写完善的脚本,从原初设想法方派出导演、摄影师主导拍摄到闫东带领中方团队克服疫情困难、承担全部前期拍摄,从原计划一年内完成拍摄交片到精心打磨进入中方节奏力求精品,在闫东看来,变被动为主动的诀窍只有一个——靠专业实力获得同行的认可。

寻求国际化共情与情感链接

2023年6月22日,闫东跟随中国电视总公司团队携《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来到法国拉罗谢尔小镇,参加第34届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纪实与专业相结合的纪录片盛会之一,是国际媒体、决策人、投资方、发行商、内容创意与制作人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第34届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共吸引了来自60余个国家、500余家机构、超过2200位纪录片专业人士参会,《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被作为重点作品进行推介。

此次纪录片节上闫东不仅见到了因《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项目合作两年多的法国第三视角制片人尼古拉斯,还见到了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创始人伊夫·让诺(Yves Jeanneau)的儿子。伊夫·让诺于2019年11月14日辞世,如今,伊夫·让诺的儿子接过中法纪录片人续写友谊的接力棒,这让闫东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10年前的那个夏天。

2014年夏天第25届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上,闫东执导的《1937南京记忆》赢得了唯一一个提案预售大奖,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对时间有严格控制,片花播放、现场阐述和提问必须控制在7分钟之内。历史单元提案环节展播的《1937南京记忆》3分钟片花里,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日本女教师松冈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任馆长朱成山、中国学者步平、华人导演李缨等6人表情严肃坚毅,他们诠释的主题是在场中国纪录片人所熟悉的,但其他人对这6人与南京大屠杀事件还有待深入了解。片花播出后,闫东向近1000名纪录片同行、影视公司代表介绍了《1937南京记忆》预售提案。他在预售提案中说到:“我们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史料和亲历者口述是大家熟悉的方式,而我们刚才在短片中看到了6位主人公,他们都不是这场大屠杀的亲历者,却与77年前的这一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他们的国籍不同,身份、职业、年龄不同,却各自以自己的角度和方法,寻找历史的真实、思考战争与人性,呼吁人们一起构筑和谐的未来……”该片后被日本网站NICONICO购买并播出,首播时第一集有超过1.2万名网民在线观看,这也是最让闫东感到欣慰的地方。

除了二战史,儒家文化、生物多样性等主题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对象。十余年来,闫东及其团队积极探寻共情传播视角下的国际化叙事,在细节处理、人物展现、叙事方式等多方面与国际接轨,包括《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1937南京记忆》《孔子》《长征》《港珠澳大桥》在内的多部作品都以同版同播的方式与世界观众见面。在闫东看来,同版同播是国际传播、深入合作的硬指标。此前,不少国产纪录片或合拍纪录片在西方国家播出时,通常会被重新剪辑、包装,甚至对结构进行调整编排。而同版同播,意味着西方受众对东方创作理念的接受与认可。链接东西方两端的,是一条全人类能够为之共情、共鸣的内容“通途”。

生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

每年12月,在冬季依旧温暖的花城,众多纪录片人相聚于此,共话一年来的光影故事,畅谈纪录片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走过20载,业已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纪录片专业节展,也是世界八大纪录片节之一。2023年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闫东被推选为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终评评审团主席,与荷兰导演彼得·里姆·德克朗、新加坡导演陈彬彬、英国制片人卢辛达·阿克塞尔松、中国香港电影编剧张经纬、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雅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导演刘鸿彦等6位终评评委,共同评选出12部单项奖与5部组委会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

闫东与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结缘要比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还要早。过去若干年里,闫东执导的《1937南京记忆》《孔子》《港珠澳大桥》等还曾作为开幕影片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亮相。“每一个重要国际节展在开幕时,几乎所有参会嘉宾都会到场。开幕影片也就意味着,在更大范围内接受观众与同行的检阅。而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开幕影片的选择,也必定是纪录片创作一年中的重头戏,是当前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晴雨表。”

从获奖者、参与者到如今的终评评审团主席,随着角色的转化,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亦有所不同。闫东坦言,过去担任评审的次数也不少,但担纲国际纪录片节奖项评审团主席这还是第一次。“今年共有7280部作品角逐金红棉,经过初评、复评,有45部纪录片作品进入终评环节。面对层层筛选而来的作品,我尊重每位评委的审美个性,最终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集中意见、汇总结果。”

在今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有两部作品令闫东印象深刻。一部是来自波兰导演帕维尔·洛津斯基的《阳台电影》,最终摘得优秀导演纪录片。另一部是由张伟民执导的《万里千寻》,最终荣获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闫东为这两部片子撰写了推荐语。《阳台电影》他写道:“波兰导演一反常态视角的镜头语言,始终把观众一同带入沉浸式的创作。片中出现的每位人物语言朴实,却给予观众辽阔的空间联想,且大大延展了阳台之外的舞台人生,这一极具创新性的镜头语言在本届纪录片作品中富含独特个性,所有评委们难以忘怀!”《万里千寻》他写道:“这是一部历时12年的作品,导演揭秘性地挖掘了曾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的活动影像资料,极具文献价值,探寻呈现这位中国画家鲜为人知的海外艺术经历,让今天观众感受到这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艺术家的心路历程。”两部作品独特的作者意识与选题思考带给闫东许多惊喜,“导演帕维尔·洛津斯基在位于华沙的公寓阳台上,用两年半时间随机选择路人进行了近2000次对话。他向每个路人随机提出简单的问题:你是谁?你带的是什么?你要去哪里?并最终根据这些对话制作成《阳台电影》。颁奖前一天刚刚得知结果的导演帕维尔·洛津斯基最终没能赶来现场,他同样是在阳台上录了一段获奖感言,他的获奖感言也暗合了我对这位导演的欣赏与尊重。而另一部《万里千寻》的拍摄和筹备历时12年,导演张伟民辗转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探访张大千的朋友、家人、弟子、艺术家和研究张大千的学者一百余人,深入解读了张大千后半生的传奇故事。这个片子更像是我多年深耕的文献类纪录片,需要不断挖掘资料填补拍摄乃至科研领域的空白,力求把文献纪录片做成文献。阳台之外,看到人类生活的广阔舞台;万里之行,寻找艺术文明的共通之处。”闫东希望,有越来越多优秀的真实影像共同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奏鸣曲。

站在国际纪录片创作的前沿,闫东更多思考的是如何用真实影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他向国际纪录片市场推出了多部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不仅走出国门,更走入世界观众的内心,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尽管工作繁忙,但闫东坚持每天涉猎大量国内外的纪录片作品和创作选题。他坚定地认为,“融会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纪录片人要积极实践、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纪录片话语和叙事体系,形成强有力的对外传播话语框架与内核,聚焦真实、鲜活、生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在国际纪录片场域实现领跑式超越”。

中国纪录片远航世界任重道远。而下一次“出海”,闫东有望带领《中华白海豚》与世界观众见面。大年初六,他已率团队早早开工奔赴珠海进行拍摄。“《中华白海豚》是在拍摄《港珠澳大桥》时就萌生的理念,彼时雨中白海豚和大桥建筑工人同框的画面深深触动了我。港珠澳大桥建成五年后,白海豚又回来了,白海豚的生存状态反映的正是人类对待自然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全世界永久关注的重要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镜头里跃动的“海上国宝”将在大洋彼岸掀起新一轮观看热潮。

2024-02-28 ——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导演、高级编辑闫东 1 1 文艺报 content73664.html 1 用真实影像与世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