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艺术评论

躬耕杏坛育芬芳,耄耋犹思济沧海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

□孙子荀 马 琛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

3月3日,全国妇联在京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30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200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她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坚守高炮阵地的女兵,她是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她是北国剧社的发起人和急先锋,她还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开山者,至今仍耕耘在讲坛上。一生行健不息的她,字典里从未有过“疲惫”和“休止”这样的字眼。

从战地黄花到杏坛春晓,桃李满天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正在北师大附中读初三的黄会林响应“保家卫国”号召,毅然报名参军,之后跟随部队前往朝鲜。

战火纷飞中,她经历了许多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其中一次严酷的考验来自清川江大桥保卫战。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上千架次敌机昼夜出动,仅她所在的512团就有百余位战士战死沙场,埋骨他乡。从那时起,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笼罩了她——生命不再仅仅属于自己,而是承载着无数忠魂的意志,必须以全部的生命力量去报恩,以“幸存者”之身实现战友们未竟的遗志。奋斗、奉献、爱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支撑了她一生的事业追求。

1954年,带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功臣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银质军功章,黄会林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提前留校从教,正式踏上三尺讲坛。

黄会林说:“我一生百折不挠的努力,是因为战争的经历在我的生命中积淀了一种使命。”她在教学岗位上孜孜不倦,并且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授课方向,转移到空白、薄弱的教学领域:先是任教于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之后又转入戏剧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再到毅然挑起重建艺术系、建立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重担,举起中国电影民族化、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旗帜,黄会林的教学生涯横跨文学、戏剧、电影、传播、文化理论等诸多领域。她的课堂气氛热烈,令学生兴味盎然。直到今天,黄会林的课堂仍然是一座难求、听众如云。

80岁时,她开设《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希望学生对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进行成体系、成系统的学习,除了自己授课外,还组织全国乃至世界的权威专家一道授课,内容涵盖易、儒、释、道、唐诗、宋词、宋明理学、古代戏曲等国学经典。她为这门课立下规矩:上课内容回归文化原典;每节课设有提问交流环节;每位老师出题目给学生留作业,并亲自批改,给出得分与评语;学生须用手书完成作业;每课督导,检查并记录学生作业和老师批阅内容,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们的提升和收获。如今课程已经延续8年,期末学生平均评分近100分。学生在匿名评价表中写到:“通过这门课,为探寻真理找到了方法,增强了自身从事文艺研究的责任与自信。”

从教六十五年,黄会林诲人不倦,坚信“学生可塑”,践行“真心对待学生”,坚持“严是爱,松是害”教育理念,期待每位学生“超过我”,培养了一批批各学科人才。她指导硕士、博士、博士后超过160位,不少已成长为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各地高校的教学中坚力量和各领域突出人才。

从知行合一到教学改革,事业先天下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黄会林多年来对后辈的殷切希望,也是历经艰难后的人生体悟。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学术与创作,黄会林一直在践行着知与行的平衡。在她看来,建立艺术学科需要三根支柱,除了教学和科研外,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没有实践,便如墙上芦苇,理论便会被束之高阁。从早期开设中文系现代文学课时,她就非常重视诗歌朗诵、剧作练习,后来开设现代戏剧课程,黄会林又开始了别出心裁的教学改革。

1986年,一个名为“北国剧社”的新剧社悄然诞生,登上第一届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的舞台,赢得了时任中国剧协主席曹禺的赞美:“我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怎么可以演得这么好!”演出当晚,时任中宣部部长朱厚泽、文化部部长王蒙及众多戏剧界知名人士都亲临现场观戏,国内外各大媒体给予高度评价。北国剧社成为中国校园戏剧融入社会的标杆。

黄会林没有止步于校园戏剧领域的深耕。1992年,她受命出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从零起步创建新的艺术学科。1993年获批设立全国综合大学第一个“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招收首届影视教育专业本科生,1995年获批全国高校第一个影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第二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被称为“三年三大步”。之后获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直至2001年,作为首任院长,创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此时的黄会林继续本着“知行合一”的理念,在青年教师们的提议下,萌生了一个创意:让学生们通过电影节的独特实践,来印证所学理论与知识的价值意义。极具独特性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应运而生。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至今已30届。在“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指引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和当下中国电影文化发展格局中一道耀眼的风景。

黄会林数十年如一日,持续推进影视教育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拓展了多个新领域,搭建了多个新平台,成为引领中国戏剧影视高等教育发展创新的标杆性人物。

从立足民族到放眼世界,影响达天下

黄会林出生于风雨如晦的旧中国,成长于奠基立业的新中国,是历史发展和伟大变革的见证者、亲历者,这样的人生阅历,让她更加有意识地立足大时代,胸怀大格局,“影视的语言是国际化的,影视的语法却是民族化的。”黄会林作为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她带领影视学科的教学改革,始终站位国家高度,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为理念,提出“第三极文化”,于2010年创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以文化传播促影像教学”的理念指导下,黄会林首创“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开创了“外国青年讲中国故事”,以影像看中国、认识中国、传播中国的新模式,在教学中尊重外国学生的创作主体性和对中国观察的他者性,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创新表达方式,实现成果国际传播的正向价值,在广大“Z世代”中引起高度共鸣。2011年以来,已组织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等102国的1008名导演,完成950部短片,共获170余项国际奖,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非官方、跨文化的影像实践与人际交流项目之一。2015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国事访问的演讲中谈到了“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看中国”项目用理论和实践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构想,用超越种族、语言的影像叙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从繁华的北上广到古朴的陕甘宁,从黑土白云的东三省到多姿多彩的云贵川,黄会林将影视学科的教学课堂开设到了中外学生们用双脚走过的每寸土地上,九十岁高龄的她亲力亲为,收集、对接当地优秀文化资源和当代故事,为中外师生提供富有时代气息、独具本土特色的鲜活教学素材,实地踏勘、现场教学、就地创作,将课堂放到广阔中国大地,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现代性,始终奉献在教育和文化传播事业第一线。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是全国妇联颁发给优秀劳动妇女的荣誉称号,其表彰对象不仅在本职工作中展现出卓越才能和非凡魄力,而且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她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女性力量的时代价值。

“躬耕杏坛育芬芳,耄耋犹思济沧海。”黄会林始终秉持对教书育人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家精神的大力弘扬,俯身躬行,持之以恒。如今已是九十高龄的她依然活跃在教育和文化传播事业第一线,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一个人民教师的爱心、一位中国学人的良知,体现了对民族、国家、时代的热忱与担当,是当之无愧的“四有”好老师和时代大先生。

2024-03-22 □孙子荀 马 琛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 1 1 文艺报 content73975.html 1 躬耕杏坛育芬芳,耄耋犹思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