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一溪水碧衬文光

——记清溪村97岁老人周萼梅

周萼梅

□康春华

“十里古村存雅韵,几家时彦续吟缘。”清溪村与文学结缘的历史,由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堂弟、97岁的耄耋老人周萼梅向我们缓缓道来,格外令人动容。

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周萼梅,目睹了父辈在这片土地上抗战的峥嵘岁月,也亲身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如火如荼的家乡建设,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打扮成一座美丽的花园”。远去的岁月里,他念念不忘的,是自己或经手创办、或亲身参与的10多个文学社团。在他眼里,那是清溪文脉的存续,是后辈不忘先贤祖训的记忆,更是一座山乡的精神传承。

清溪村有着深厚的文学根脉。“那个年代,一个村庄里有3个诗社,这是很罕见的。”这3个诗社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末民初周立波父亲周仙梯牵头成立的清溪诗社,地址就在当时周仙梯的家中,也就是今天的周立波故居。诗社成员不仅有本村的秀才、举人等乡贤,还有济世救人的老中医。“1944年10月22日,日本人在清溪村肆意妄为,我父亲也被他们用刺刀残忍杀害。清溪诗社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讲起这段历史,周萼梅眼含热泪。

清溪诗社的作品和记录都在抗战年代被损毁了,关于诗社的吟诗交游,只留存在后人的记忆里。2008年,为了支持立波故居的建设,湖南益阳高新区提出恢复清溪诗社,由周萼梅联络组织原清溪诗社成员的后裔,以及本村的文学爱好者。诗社恢复以后,大家“打快板、写打油诗、写词作曲,有的还写起了历史小说”,清溪村重新有了文学的交流平台和空间,文学也再度把大家聚拢在一起。周萼梅介绍说,从益阳到湖南,甚至大西北,清溪诗社走出去的“诗人”“词人”,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大地。

泛黄的书册纸页、密密麻麻的剪报……周萼梅卧室里的很多资料,记录着他眼中清溪村的过去与当下。在这些“故纸堆”中,有一本明黄色封面的薄册子格外显眼,上面写着“清溪集”,落款为“益阳清溪诗社编 二零零八年八月”。这就是清溪诗社复社后,成员们重游清溪村和立波故居的创作结集。翻开诗集,其中有对周立波的怀念吟咏,有对清溪村“旧貌换新颜”的欣喜,更有发自内心对小康生活的讴歌。

“重新成立清溪诗社,也是为了弘扬先辈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心协力、爱国爱家的传统美德。”周萼梅动情地说,清溪村不只是清溪村人的村庄,这里还是周立波《山乡巨变》的创作原型地,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亲手创造“山乡巨变”的奋斗成果。“解放初期,它是旧社会到新社会实现山乡巨变的样板村;进入新时代,它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这是清溪村人的荣耀,也是清溪村与文学结缘带来的巨大收获。”

“喜看山乡日变新,民安物阜暖人心。于斯文化开佳局,紫气东来福自临。”一首《咏清溪村》表达了周萼梅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自豪与喜爱。如今,清溪村环境宜人,村容村貌优美清新,随处可见昔日《山乡巨变》里的劳动场景,果真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秀美山村,“文学清溪、文旅清溪、文明清溪”的三张名片,为当代中国树立起“文学村庄”的理想样态。

在这片土地上,文脉以日新月异的方式赓续和流传。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清溪剧院、农家书屋、清溪讲堂、耕读清溪平台等成为清溪村重要的文学平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丰富的人文滋养,也能随时拿起手中的笔进行创作。有理由期待,未来有更多来自清溪村的文学作品诞生,穿越时空,与前辈周立波交流对话。这一切,正是周立波曾经期待的乡风和谐、文化昌盛之景,也是周萼梅牢牢记在心中的文化愿景。

周萼梅退休以后开始文学创作。当被问及文学如何滋润山乡、书写山乡,留下泽被后人的不朽经典?他说,那就是要“深知生活是源泉,锄把肩扛群众中”。

2024-04-03 ——记清溪村97岁老人周萼梅 1 1 文艺报 content74107.html 1 一溪水碧衬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