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奴家,问奴家,现住广寒王母家……有缘法,有缘法,就做夫妻也不差,已是惹得娘娘嗔,到了如今还说啥……”一阕聊斋俚曲《迓迓油》,把人们带回三百年前男欢女爱风月常新的市俗生活。
即席唱曲的是淄博市聊斋俚曲研究会会长鞠素萍。3月20日这天,鞠素萍恭敬三鞠躬,递上拜师帖,正式拜师聊斋俚曲市级传承人、90岁的陈倩先生。20世纪80年代,鞠素萍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早在十五年前,鞠素萍便跟随着陈倩先生从事聊斋俚曲的挖掘研究、普及推广工作。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和舞台实践,鞠素萍认为聊斋俚曲的传承,不仅要挖掘保护曲谱和俚曲剧目,曲牌演唱更是根本,演唱传播十分重要。于是,鞠素萍牵头成立了淄博市聊斋俚曲研究会、留仙聊斋俚曲艺术团,亲自教学演唱。她教过的学生,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几岁孩童。她所到之处,离不开聊斋俚曲的介绍传播。她把聊斋俚曲带到全国各地展演展示,还多次带领团队参与中央音乐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承办的聊斋俚曲录制。十几年来,她创作了聊斋俚曲剧本十几部,如《油篓坟》《颜神琉璃》《时代楷模朱彦夫》等。
聊斋俚曲,是流行于山东省淄博市的地方传统音乐,是清初文学家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流传于世的俗曲时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学体裁,以北方白话方言土语为载体、曲牌联套为结构形式,唱白相间、散韵交融,诙谐幽默、寓庄于谐,熔小曲、说唱、戏曲等多种艺术样式于一炉。因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聊斋俚曲被称为中国明清时期民间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以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著称于世。《聊斋志异》承袭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的衣钵,却无不基于现实生活经验。蒲松龄娴熟驾驭志怪、传奇的夸张手法以及民间信仰中的神秘意识,视狐鬼妖魅为美学范畴并将其转化为特定文学意象,由此虚构出诡谲瑰丽的故事以针砭现实,抒发忧愤,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寄托精神上的追求和向往——这是《聊斋志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超越六朝志怪、唐人传奇的根本原因所在。《聊斋志异》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来自蒲松龄纪念馆的统计资料显示,《聊斋志异》在西方诸国的流传始于19世纪中叶,最早的译本是1880年英国汉学家翟理斯在伦敦出版的《来自中国书斋的神异故事》,选译收入了其中的164篇小说,是英语世界里影响最大的《聊斋志异》选译本。目前,《聊斋志异》已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韩、乌克兰、意大利、匈牙利等20余种文字,是中国古典名著中被翻译最多的作品之一。
蒲松龄的艺术成就,不仅仅体现在雅文学上,还充分体现在俗文学上,这构成了蒲松龄精神和艺术世界的多姿多彩。
蒲松龄笔下《聊斋志异》那个充满奇幻与迷离的世界,是古典文学中的璀璨明珠;而那些流传于街头巷尾、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俚曲,则是民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将这两者结合,便诞生了“聊斋俚曲”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蒲松龄生长于淄博农村,幼年多受乡村文化的熏陶,很早就会唱俗曲,其晚年《聊斋志异》基本辍笔以后,转而热心为民众写作:一方面用当地民间曲调和方言土语,创作出《墙头记》《姑妇曲》《翻魇殃》《禳妒咒》等反映家庭伦理的俚曲;另一方面为方便民众识字、种田、养蚕、医病,编写了《日用俗字》《历字文》《农桑经》《药祟书》等文化技术普及读物。
聊斋俚曲,经历了一个从短篇到长篇、由简单的琴书说唱到搬上舞台演出的地方戏的演变进程。聊斋俚曲所表现的内容,大部分是写农家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是人们所关心的生活热点问题,所以它贴近时代又切入生活,为平民百姓所关心、所理解。即使涉及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爱情故事、传奇轶闻等,也大都是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的。用于演唱的曲牌,则是风靡当时社会的时调俗曲。本来这种活泼的有说有唱的艺术形式,就足以吸引人了,再加上使用了时调俗曲,一改过去用南北曲作剧的传统,既熟悉又新鲜,使聊斋俚曲成了广泛传唱于街衢里巷的传世之作。蒲松龄的思想也由最初的自悲自喜,进而转化为与大众同悲同喜的境界。难能可贵的是,聊斋俚曲摒弃文言,以白话为主体,杂以淄博方言、俚语、民间成语、歇后语等语言,明白晓畅,幽默诙谐,尖刻辛辣,寓庄于谐。
聊斋俚曲不仅保留了聊斋故事的经典元素,更融入了民间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二者产生了奇妙的交响。它既有聊斋故事的奇幻色彩,又有俚曲的通俗易懂;既适合文人墨客的品位,又能满足普通百姓的欣赏需求。聊斋俚曲生动反映了封建时代晚期的人民生活,长期在社会中传唱,成为山东地区一种独树一帜的群众性艺术形式。它还以其独特魅力影响了其他姊妹艺术的发展,单以戏曲为例,以俚曲故事改编剧本的就有吕剧、五音戏、柳子戏、川剧、京剧、秦腔、河北梆子等。通过聊斋俚曲,我们可以看到古典文学与民间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让我们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存聊斋俚曲手抄本有15种(原著佚失),均已整理、出版。遗存较原始曲牌50余支,1962年搜集了10余首,近从古籍文献中查寻、翻译了30多首,尚有部分失传曲牌有待查找。会唱俚曲的人已渐衰老,俚曲研究者也寥若晨星,多年来,淄博市从政府到民间,同步开展着对聊斋俚曲非遗的抢救保护。
参加拜师仪式的现场嘉宾、淄博市艺术研究所原所长巩武威告诉我,聊斋俚曲非遗保护过程中,多家民间聊斋俚曲艺术团体先后完成注册。2008年7月,蒲松龄的家乡淄川区组建成立了以传承聊斋俚曲为宗旨,编演聊斋俚曲戏的剧团——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致力于搜集整理现存的聊斋俚曲曲牌,创编、排练和上演聊斋俚曲戏,努力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活力的新型地方剧种。蒲章俊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聊斋俚曲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召集培养,剧团现有演职人员51人,十五年来编演聊斋俚曲戏20多个,《求骂》《王六郎》《钟妹庆寿》《般阳桥》等剧累计演出900余场,观众达40余万人次,在省、市比赛评选中多次获奖,反响热烈。2019年11月,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获得了“聊斋俚曲”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13年12月,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成立。2014年12月,张店区聊斋俚曲艺术团成立,主要以演唱已挖掘整理的聊斋俚曲曲牌来弘扬聊斋俚曲。2016年3月,淄博中学成立聊斋俚曲传承基地,为传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找到了新的阵地。2016年5月,淄博市留仙聊斋俚曲艺术团成立。2018年1月,淄博市聊斋俚曲研究会成立……连续十六年,各大聊斋俚曲艺术团体在春节和重阳节期间开展聊斋俚曲戏专题演出,让更多的聊斋文化作品登台亮相,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每年的“戏曲进乡村”活动中,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的方式,增加与蒲松龄文化和聊斋文化内容有关的演出服务,鼓励民间剧团和文艺骨干主动创作、编排与聊斋文化相关的文艺作品。至今,淄博市的聊斋俚曲已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5名,今年90岁的陈倩就是非遗传承人中的一位。
20世纪60年代初,陈倩和同事们开始挖掘整理聊斋俚曲时,他便深深爱上了这项独具魅力的艺术。斗转星移,陈倩潜心搜集聊斋俚曲失散资料的初心从未改变。哪怕得到一页残纸、一句唱腔,他都兴奋不已。2008年夏,已故同行牟仁均之妻杨占娥给他送来一个包裹,说:“这是先生全部有关聊斋俚曲的文章和他亲笔记录的俚曲手稿,我的孩子们不研究这个,先生临终前嘱咐我把它托付给你,你收下吧!”陈倩接过包裹,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让他哽咽不已,说:“你放心,我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2008年7月,淄川区组建聊斋俚曲剧团,陈倩写剧本帮助剧目上新,排演了俚曲戏《带着奶奶做新娘》,弘扬孝道,雅俗共赏,受到热烈欢迎。他还将濒临失传的12个曲牌、19首乐曲编纂成《聊斋俚曲音乐集》。2010年,陈倩随淄川聊斋俚曲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谁不说俺家乡好”文艺电视大赛,与11岁的韩晓霜同台演唱蒲松龄聊斋俚曲《磨难曲·金纽丝》,舒缓迂回、跌宕动听的旋律倾倒观众,全场起立向陈倩致敬鼓掌。
陈倩是淄博著名剧作家,退休前供职于淄博市艺术研究所、市民盟,他把传承聊斋俚曲当作一项毕生事业。他编写大戏小戏20多部,其中《王六郎》获泰山文艺奖,《丫头大主任》入选文化部精品库,其他的市级奖项更不计其数。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聊斋俚曲的出路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陈倩积极探索聊斋俚曲的创新突破,编写多部贴合时代审美的现代戏,除了《带着奶奶当新娘》,还有反映大学生村官事迹的《丫头大主任》等。疫情期间,陈倩与人合作了《老憨抗疫》《正月十五雪打灯》等四部戏并获奖。2021年淄博市小戏比赛中,又有《背母求学》《三背娘亲》等三部小戏获奖。同时,他不遗余力地开展讲座、教唱俚曲,扶持年轻俚曲爱好者,扩大俚曲影响力,“俚曲的教学方式为口传心授,这样才能把俚曲从古到今一直蕴含的味道传承下去”。
跟陈倩先生学过俚曲的学生有许多,但专门举办拜师收徒仪式、指定鞠素萍为嫡传入室弟子和聊斋俚曲传承人,这样的隆重还是第一次——一位耄耋老人献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赤子之心清晰可见。拜师仪式现场,当陈倩先生将他保存了十六年的牟仁均先生手稿交给他的爱徒鞠素萍时,人们看见蒲松龄奋笔直书的俚曲经由牟仁均先生、陈倩先生之手,传递到了淄博市聊斋俚曲研究会会长、淄博市留仙聊斋俚曲艺术团团长鞠素萍手里,也仿佛看见了蒲松龄、牟仁均如释重负的神情——薪火相传三百年的聊斋俚曲,后继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