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革平
“家燕把巢筑在屋檐之下/它把呢喃送给人们/蜻蜓在门前栖息/它把夏天带给人们/喇叭花爬上篱笆/它把歌谣唱给人们”(《故乡的歌》)。翻读湘西“85后”苗族诗人梁书正这首诗的时候,春日的长沙阳光灿烂,我想,此刻在湘西的梁书正,是否在拿起笔,和春风一起写诗,与阳光一同走笔。
认识梁书正是在十八洞村。当时,他作为作家代表参加了我主持的基层文学创作调研座谈会。从湘西偏僻苗寨走出来的孩子,取了一个带“书”字的名字,应该是父母对他的前途命运寄予了厚望,他却不觉间选择了文学。就像沈从文,天生注定要“从文”一样。也许是我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刻骨铭心,那次之后,我特别关注梁书正,也是那次会议,得知他很早就和其他孩子一样进入工厂,一边打工一边写诗,年纪轻轻创作成绩不俗,成为备受关注的现象级草根诗人,还获得了《人民文学》诗歌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入选了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他已出版诗集五部,其中两部分别入选中国作协的“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和“青春诗丛”。
梁书正的诗歌是扎根于土壤,生长在大地上的,真诚、稳重、苍翠,具有蓬勃生长的力量。“我认出了阿爸/一个和玉米一样高的人//我认出了阿妈/一个背着夕阳归来的人//我认出了女儿/五彩风车在她手中转啊转//我认出了我的故乡:妻子抱着婴儿/果实挂满枝头。”(《回乡记》)这里的玉米、夕阳、果实都与大地息息相关,如玉米高的父亲、背着夕阳的母亲、转着风车的女儿、抱着孩子的妻子,这样的乡村画面,既向上生长,又美好蓬勃。同时,梁书正的诗歌的诗意很强,他具有一种诗意的自觉,“我怀念循着羊的脚印/找到那些丢失的白云/我怀念循着牛的脚印/寻到牛背上牧童的笛声/我怀念光着脚丫赶着夕阳下山/一轮满月的脚印铺满村庄。”(《脚印铺满村庄》)修辞增添了诗意,诗意营造了境界。而这种诗意自觉所形成的画面感,祥和、恬静、自在,不自觉地融入其中。这也许是原生态的湘西给了梁书正这样的写作素材和基础,或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心的对纯朴和美的热爱与追求。梁书正的诗像一株清新葱绿的春树、一座宁静苍翠的春山、一汪明净澄澈的湖泊。
文学源于生活,与个人的成长历程息息相关。梁书正的人生路程是曲折、坎坷的,经受了很多风雨磨难。这让他的诗歌开阔、厚重,充满力量,又富有智慧。“站在沅江之畔/打捞中年苍茫的倒影/半江山川/与我互为呼应/站在武陵山顶/迎着大风而歌/整条酉水/为我收拢臂弯。”(《山水吟》)这种开阔的眼界、胸襟,乃至人生的格局,借助山水抒怀,让万物开口说话。“远处/落日是群山抛出的一枚硬币/重复着古老而永恒的占卜”。对命运深刻的领悟和追问,增强了诗歌的厚重感。他在《捉迷藏》中写到人们在村庄里躲藏,最后陆陆续续变成星星藏到天上。他写“村寨是一个巨大的藏身之所/有些事情可以问苍天和大地/有些事情只能问地瓜和洋芋”。苍天和大地问的是命途,那么,地瓜和洋芋问的是什么呢?这里面有一种了然于胸的豁达和超然,以及一种乡村古老而朴素的哲学呈现。这种源于生活的领悟,在梁书正的笔下,经由神性和灵性,达到一种古老宗教和永恒自然的大和谐。
我喜欢梁书正,不仅在于他的诗歌才华和正能量,还在于他对生活的态度。众所周知,以前的湘西是贫穷闭塞的。据梁书正讲,小时候他家特别穷困,缺吃少穿,父母去外地劳作,他小小年纪要砍柴、打猪草、放牛、煮饭等。冬天经常是光着脚走十几里山路去学校,脚冻得麻木、长满冻疮。后来他外出打工,辗转漂泊,吃尽苦头。但是这些似乎并没有把他打倒,而是让他更加坚强勇敢。他的诗有这样的句子:“星星选择密集地挂在高空/让万物从尘埃中抬起头来。”这是对生活的挑战和承担。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泰戈尔也说过: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我觉得梁书正就是以这种坚强、乐观与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的人。这种生活态度,让梁书正的诗歌博大、厚重,有温度、有情怀。
花垣县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梁书正,对故乡是充满热爱和恩情的。他有一组作品标题是《人间繁花》,写的是十八洞村,记录村寨的景、人和事,既接大地之气息,又有生活之甜。我记得他的诗句:“我和龙先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蜜蜂/我们要把最甜的蜜酿给人间。”在湖南省作协举办的“青山碧水新湖南”征文大赛中,梁书正抒写故乡的诗歌获得了一等奖。今年,我收到梁书正的两本诗集,一本《我心满怀人世恩光》,一本《群山祈祷》,两本诗集里的很多诗歌,都是歌赞家乡、土地,祖国和人民的:“从地里长出来的/都是我们的亲人/从天空照耀下来的/都是恩情和荣光/从远处吹来的/都是喜悦和祝福。”(《好季节》)这些句子光明温暖,熠熠生辉。这个从湘西苗寨走出来的诗人,在新时代的大路上与群山同脉、与大地同频、与时代共振、与人民共情。他的诗歌,是在祖国大地上的深情吟唱,是传递民族精神永恒的歌声。
(作者系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