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德国文学市场上,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与文坛巨擘比肩而立,风格迥异的各类作品在读者面前铺设出一片丰富而多彩的世界。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学创作者们对各种各样的时代及社会话题表现出高度关注,也在作品中呈现了文学世界对多样人生形态的包容和理解。
毕希纳文学奖:
卢茨·赛勒的“诗意挑衅”
毕希纳文学奖作为德国文坛的最高奖项,以19世纪德国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1837)命名,用于表彰为德语文学做出重要贡献的德语作家。2023年,毕希纳文学奖项被授予德国作家卢茨·赛勒。评选委员会认为卢茨·赛勒“无论是在小说创作还是诗歌创作中,都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声音,感情浓郁、迫切而又真诚,充满了悠长文学传统的美妙回响”。
卢茨·赛勒1963年出生在德国图灵根州的格腊,在正式开始文学生涯之前,他曾经在建筑工地上做过学徒。在东德国家人民军服兵役期间,赛勒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创作了一些长诗。1990年,他进入大学学习,曾先后在哈勒市和柏林市的大学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和历史专业,其间,赛勒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对诗歌产生了浓厚兴趣。1994年,赛勒成为职业作家,并在1995年出版了自己的首部诗集《触动/引导》(berührt/geführt)。在2014年凭借长篇小说处女作《克鲁索》(Kruso)获得德国图书奖之前,卢茨·赛勒已经作为德国当代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被文学爱好者熟知,出版多部诗集,如《沥青&铀矿》(pech & blende,2000年),《四十公里的夜》(vierzig kilometer nacht,2003年),《在语言的田野上》(im felderlatein,2010年)等。在诗歌之外,卢茨·赛勒还创作过一些中短篇小说,收录在《土西铁路》(Turksib,2008年)和《时间的天平》(Zeitwaage,2009年)等中短篇小说集中出版。
1989年夏季,卢茨·赛勒曾经在德国北部希登塞岛上做过洗碗工,这段经历成为他的小说处女作《克鲁索》的主要素材之一。一位擅长诗歌创作的作家是否能够驾驭长篇小说这种题材?对此,人们在《克鲁索》问世之初曾经表现出各种疑虑。事实证明,《克鲁索》完美地结合了诗歌与叙事文学的特点,成为一部别具特色的“诗人小说”。卢茨·赛勒在小说中对于历史线索诗意化的处理使得这部作品显得非常与众不同。罗曼·布赫里将卢茨·赛勒的这种叙事方式称为“诗意的挑衅”,并说,“卢茨·赛勒本可以把这部小说写成政治小说……但小说与政治事件却始终保持了一种浅尝辄止的松散联系。由此而产生的是一种诗意的挑衅:就像是被略过的历史事件与书中个人命运之间存在的张力一样,小说的力量也正在于它没有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可以说,《克鲁索》这部作品从内容到语言都鲜明地体现了诗歌与叙事文学相互渗透的特点,可谓近年来德语文坛上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目前已被译为25种语言,并被改编为戏剧和电影作品。
卢茨·赛勒的创作虽然从诗歌跨越延伸到叙事作品,但他身上始终散发着既清晰又神秘的诗人光芒。在2014年8月21日《时代报》的一篇采访中,卢茨·赛勒曾讲到自己如何看待诗歌和小说这两种创作形式:“诗就像是故乡的港湾,但不可能同时既写诗又写小说。”不过,这两种形式是有共通之处的。“在这两种形式中,我依赖的都是句子的成功,声音和节奏是最重要的。最高的决策机构是耳朵。”
卢茨·赛勒迄今已获得多种文学奖项,其中包括柯拉尼希施泰纳文学奖、德累斯顿诗歌奖、安娜-西格斯奖、不莱梅文学奖、卡什尼茨奖等。2007年,他的小说集《土西铁路》荣获巴赫曼文学奖。2020年,他凭借第二部长篇小说《施特恩111》(Stern 111)获得莱比锡图书博览会奖。2021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五部诗集《写给盲眼巨人》(schrift für blinde riesen)。2023年,他在毕希纳文学奖之外,还获得了阿登纳基金会文学奖、布莱希特文学奖和柏林文学奖。
德国图书奖:
托尼奥·沙辛格的“即时幸福”
2023年的德国图书奖颁给了一张非常年轻的面孔,托尼奥·沙辛格1992年出生在新德里,曾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德语语言文学,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学院学习语言艺术。2019年,他的首部小说作品《跟你们不一样》(Nicht wie ihr)就获得了不莱梅文学促进奖,并进入了德国图书奖的短名单。获得2023年德国图书奖的《即时时代》(Echtzeitalter)是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评奖委员会对这部作品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托尼奥·沙辛格的这部小说初看上去像是一部校园小说,但仔细读来又远非如此:这是一部社会小说……沙辛格以细腻的讽刺映射出当代的政治、社会环境:文质彬彬的学生选择暴力作为表达方式,电脑游戏的世界为幻想与自由提供空间。这部作品用巧妙而符合时代特色的叙事方式探讨了文学的社会定位问题。”
《即时时代》的德文标题很有意思,由三个词复合而成的标题,如果用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释:“Echt-Zeitalter”,真实-时代,或者“Echtzeit-Alter”,即时-年龄,而这恰恰是小说中所包含的两层内容:小说的主人公蒂尔是维也纳一所收费昂贵的精英寄宿学校的学生,但他并不想从事医生或者律师这样享有良好社会地位的工作。他的老师多利纳尔古板而又专制,他推崇的是文学、历史、传统和经典:“多利纳尔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还会把时间用在文学上的德语教师,他带着学生们读的不是德语书上截取的作品片段,而是《浮士德》。”多利纳尔认为文学先锋派正在让语言走向没落,除了现代文学之外,他同样不喜欢的还有玩游戏的人,而蒂尔的爱好恰恰就是玩电脑游戏。蒂尔玩的是“帝国时代2”这款即时战略游戏,15岁的他已经是世界排名前十位的玩家之一,并且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既不喜欢经典,也不喜欢学校中功利氛围的蒂尔从现实世界躲进游戏世界,但他因此获得的幸福感又有多少真实性呢?
德国的评论界给予沙辛格这部作品很高的评价,《南德意志报》认为“这部作品幽默而又尖刻,忧郁而又充满娱乐性……获得大奖的这部作品并不是写给知识分子,而是每一个曾经真的年轻过的人”,“我们要祝贺的不仅是这位31岁的年轻作家,还有评委们,他们选择的这部作品对时代精神不屑一顾,叙事技巧精湛,不但有娱乐性,而且非常幽默。沙辛格的每个玩笑都包含着一种古老的双重性,一是敏锐的观察,一是机智风趣,而后者中又包含了睿智的矛盾”(《时代报》网络版)。
从2023年进入德国图书奖长名单的作品看,既有新秀作家,也有知名作家,作品题材丰富多样,风格迥异,正如德国书商与出版商协会主席卡琳·施密特-弗里德里希斯所言:“一年一度的德国图书奖是汇集这一年主要话题和思想的万花筒,让我们看到与众不同的优秀的作品,为好故事提供展示的空间。”德国图书奖评委会发言人卡特琳娜·多伊弛在长名单公布后的发言中,特别强调说,“本届评委会特别关注的是文学的幽默感,幽默感在获提名的许多作品中不仅是叙事的驱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友善而不教条的世界的表达,这在当今这个时代尤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获得最终大奖的《即时时代》外,2023年进入德国图书奖短名单的另外五部作品分别是特里萨·莫拉的《穆娜或半程人生》(Muna oder Die Hälfte des Lebens)、内卡蒂·奥茨里的《父斑》(Vatermal)、安妮·拉贝的《幸福的概率》(Die Möglichkeit von Glück)、希尔薇·申克的《妈妈》(Maman)以及乌尔里克·施特布里希的《旅人》(Drifter)。
畅销书《美乐蒂》:
将轻盈根植于沉重之中
出现在2023年德国年度虚构类畅销书榜前三位上的作者名字并不出人意料,排在第一位的《帕·萨尔特的故事》(Atlas: Die Geschichte von Pa Salt)译自英语,是路辛达·丽雷和哈利·维特克畅销书“七姐妹”系列的最后一部,排在第二位的是头号畅销书作家塞巴斯蒂安·费策克的新作《邀请》(Die Einladung),畅销书作家马丁·苏特的《美乐蒂》(Melody)排在第三位。
1948年出生在瑞士苏黎世的马丁·苏特此前已多次登上《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他的作品目前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美乐蒂》是他2023年发表的新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失踪新娘的故事。斯托茨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商人,居住在苏黎世的一栋别墅中。四十多年前,比他年轻二十岁的新娘美乐蒂在婚礼即将举行的几天前神秘失踪。对此始终无法释怀的斯托茨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寻找失踪的新娘,但徒劳无果,在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候,他向雇来为自己整理文件和自传的年轻人汤姆·埃尔默讲述了这个失踪新娘的故事。埃尔默因此进入了一个交织着真实与虚构的过去,并在继续寻找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怀疑真正的斯托茨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小说中的一半内容都由斯托茨的讲述构成。在德意志广播电台的节目中,书评人伊蕾娜·毕纳尔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情节引人入胜,语言流畅易懂,而且也不乏哲理。斯托茨对埃尔默讲述的失踪新娘的故事亦真亦假,毕纳尔认为这实际也是当下社交媒体时代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对外展示的自我具有多少真实性和可信度?这个自我难道不只是被打造出来,用于获得他人关注的一个虚构的存在?《美乐蒂》中所包含的这个深层含义使得它避免流于肤浅。媒体评论苏特的这部作品是他“重回巅峰之作”(《苏黎世日报》),“一部真正的好作品,它将轻盈根植于沉重之中,让人不忍释手”(《南德意志报》)。
青少年文学中的社会现实
设立于1956年的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受德国联邦家庭、老年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资助,由一个专门的青少年文学工作组负责组织,这一奖项用于嘉奖优秀的青少年文学作品。由9人组成的评委会中包括了图画书、童书、青少年图书和非虚构类图书方面的专家,此外还有一个青少年评委会,由来自6个读书俱乐部的青少年组成。2023年,评委会从669部作品中选出32部提名,并最终确定了5部获奖作品,其中获得最佳图画书奖的是《弹钢琴的蜘蛛》(Spinne spielt Klavier,3岁以上),获最佳儿童书的是《伯瑞斯和巴贝特》(Borris, Babette,8岁以上),《太阳又亮又黑》(Die Sonne so strahlend und schwarz,14岁以上)获最佳少年书奖,《酷儿条纹》(Queergestreift,11岁以上)获最佳知识类图书奖,获得青少年评委特别奖的是《世界还属于我们的时候》(Als die Welt uns gehörte,12岁以上)。
《弹钢琴的蜘蛛》是一本极具创意的图画书,160页的体量在图画书中并不多见,这本书“为阅读增添了一个维度,包含了我们以前可能从未想到过的声音宝库”(企鹅杂志)。这是一本带着读者寻找声音的书:嘚嘚的马蹄声,咕咕的鸽子叫,嘎吱吱的洗衣机,作品将完全不同、但能发出类似声音的场景并列在一起,其中的关联幽默而又出人意料。正如作者本雅明·戈特瓦尔德在书的开头所说:“模仿一下这些声音!”“你能听到自己看到的这些吗?”书的每一页都在邀请读者一起模仿这些声音。通过色彩鲜明、具有漫画风格的图,作品用构思巧妙的方式将各种声音呈现出来,并通过这种极具互动性的方式,提供给读者充满乐趣的阅读体验,用一种极具魅力的方式为读者扩展对世界的认识。
从历年获奖的德国青少年图书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探讨严肃社会问题的优秀作品。这些书为未成年人理解、思考现实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口。例如获得优秀少年书图书奖的《太阳又亮又黑》以及获优秀知识类图书奖的《酷儿条纹》。
《太阳又亮又黑》的作者尚塔尔-富勒·桑琼是一名非洲裔德国作家,她在创作中尤其关注生活在德国的非洲族裔这个少数群体。《太阳又亮又黑》的主人公诺娃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作品采用了德语文学中不常见的诗体小说的形式。评论界对此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些内容即便是用散文体来写,也依然能够成就一部出色的作品,而诗歌的形式使这部小说最重要的内容显现了出来”,小说用口语诗的形式,通过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清楚地告诉读者,这里要讲的“是爱情和生的乐趣,是跌倒后重新爬起并继续舞蹈”(《南德意志报》,2022年10月15日)。小说的主人公诺娃用“多重性”来描述自己的生活,她的黑皮肤、作为性边缘群体、曾经历过的伤痛,所有这些都成为她身上具备的“多重性”,而这部作品也正是讲述了诺娃对自我身份的寻找。作品的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作者为这个看似沉重的话题找到了一种温暖的叙述语气,《时代报》对此评论说:“桑琼找到了一种非常温暖的基调,让读这部作品的人感受到力量和抚慰。”《法兰克福汇报》说:“这部作品最出色的地方在于,诺娃的身份、她的肤色和取向都被非常自然地安置在作品中,成为这部作品的底色,但并没有成为故事的主宰。”
近年来,性别话题越来越受到德国社会的关注,2024年4月,德国议会通过《性别自决法》,更是将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如何让青少年了解性别边缘群体,《酷儿条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性取向以及身份认同的多样性正越来越凸显,通过各种社交媒体,边缘群体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大多数人对这方面的问题一知半解,感到困惑,甚至对性别边缘群体表现出不友善甚或仇恨。这也正是《酷儿条纹》的两位创作者选择这一内容的初衷,她们认为只有知识和正确的教育才能够真正提供帮助,并希望通过这本书,用一种有趣而信息丰富的形式,帮助人们敞开心扉,“倾听来自边缘群体的声音,认真、快乐而无畏地参与到性别多样性的讨论中去”。
德国商业图书奖:
《中国、我的父亲和我》
设立于2007年的德国商业图书奖旨在奖励年度最佳商业题材图书,继2022年李开复、陈楸帆合著的《AI:未来进行时》获得此奖项之后,2023年的商业图书奖中再次出现了中国元素,获奖的图书是华裔作家菲利克斯·李(Felix Lee)的作品《中国、我的父亲和我》(China, mein Vater und ich)。评审委员会认为“该作品非常巧妙并高度聚焦地将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全球经济的客观变化结合在一起”。
菲利克斯·李1975年出生在德国沃尔夫斯堡,4岁时曾随父亲在中国生活。2003年到2022年在德国《日报》(taz)担任记者,并曾于2010年作为该报驻华记者赴北京,在那里生活了9年。《中国、我的父亲和我》是他的第三部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菲利克斯·李讲述了自己的父亲李文波如何作为大众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性人物参与到中德两国的经济合作中。1978年,一个来自中国的代表团突然出现在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的工厂门口时,担任大众汽车研发部负责人的李文波作为公司唯一会讲中文的员工承担起翻译工作,并因此而成为中德间一段极为成功合作关系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从德国读者对这部作品的评论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社会对于西方世界而言依然存在的陌生感,以及人们希望多方面了解中国的愿望:“这段两个文化之间的人生经历让我对中国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它还解释了中国人的性格,对于我们这些西欧人来说,这些都是很陌生的内容。”很多读者在评论中赞扬这部作品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了中国”,有助于“修正某些偏见”,正如thalia.de(网络图书销售平台)上的一位读者所说:“我最喜欢的一点是,这部作品对中国人的个性以及中国社会进行了很好的描述,不是咒骂,而是讲了中国的不一样。”由此可见书籍在两个国家、两国人民以及两种文化相互理解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无论对历史、还是对政治感兴趣的读者,亲历者的视角都可以让他们有机会更全面而立体地了解被书写的对象。
(作者系德语文学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