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滢汐
夏木葱茏,繁花似锦。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季”于火热的6月拉开大幕。美院学子们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盛放。6月7日持续至6月23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带来了本科生毕业作品第二阶段展览。展览集合了中国画学院、书法学院、版画系、雕塑系、人文学院、设计学院以及建筑学院共七个院系的本科毕业生作品,全面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学子们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不断磨炼技艺,提升修养,与自己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艺术对话的创作面貌。
个人情感与文化记忆
在每年的毕业作品中,个人情感、文化记忆,这些内在于人们心中的事物往往吸引着年轻的艺术创作者们进行探索,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在《隐忧地》这组作品中,林奎宇表现了当下年轻人普遍具有的迷茫、不安以及又怀揣着希冀的心境。作品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奇异感,用微妙的木刻纹理刻画了三个不同的画面。在《危险关系》中,由眼睛堆积起的树桩底下庇护着一个背对观众、蜷缩着的人。眼睛是人们最为脆弱的部分,木刺象征着外界的危险,三角形的构图,尖锐的线条与饱满的圆形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张力,让人感知到这种危险关系随时发生。而在《根》和《伊卡洛斯之翼》两幅画中,树根与水浪代表着基地与改变,寄托了创作者对生活的希冀。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他是代达罗斯的儿子,他们被囚禁于克里特岛上。为了逃走,代达罗斯以鸟的羽毛和蜡做成了翅膀,和儿子一起飞上天空。但伊卡洛斯因飞得太高太靠近太阳,蜡被融化,从天空坠落海洋而死。尽管在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之翼充满了悲剧性色彩,但是画面中向上升腾的火焰,坚实有力的翅膀给人一种冲破层层障碍、向上生长的生命力量。
版画系马来西亚留学生王贤丰的《我生活中的片段》组画分为《清明》《广场舞》《社会摇》《花家地》,刻画了在中央美院读书的时光以及见到的各种文化现象。《我生活中的片段》组画在色彩上采用了鲜明的色彩或黑白对比,既源于创作者本身具有的热带地区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尽管作品题材选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场景,但是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和一种远瞰俯视的视角让画面产生了一种熟悉且陌生的感受。作为一名留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好奇与不安正是创作者的个人情感与文化记忆。同样对文化身份进行探索的还有雕塑系王政的《额尔古纳》,这一系列的灵感来源于他的家乡——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在这个汇聚了众多少数民族的地区,各种神秘而又遥远的传说成为创作者的灵感来源。除了传统雕塑石膏材料外,王政还使用了木枝、铁器、沙粒、黏土和贝壳等具有自然性的材料来组合创作,再结合带有粗犷风格的木板油画,整个作品让人共同进入到那个神秘且遥远的记忆中。
媒介边界的突破
在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中,各个不同的学院通常会教给学生关于特定媒介的掌握方式与表现手法。但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作品并没有局限于各个学院所主修的媒介材料技法,而是进行了多媒介、多材料融合的艺术探索。观众们在观看作品时,时常惊呼道:这是版画系的作品吗?这是一件雕塑吗?版画系许曦文的《绽,无茎之花》放置在展厅的二楼入口处,吸引了许多观众。这是一件高2米多的圆形织物装置。这件类似纪念柱的外表织物原本为黑色,创作者在展览开幕的前三天用小刀一点点地划开外表,使内部织物的多彩颜色慢慢呈现出来,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绽放的花。整个作品从呈现方式来看,版画制作的版与画的元素似乎都无处可寻,完全突破了观众以往对版画作品的认知。但如果细细思索,这件作品其实蕴含了创作者在版画系学习的切身经验。缠绕与切割,尤其是小刀划开织物外表的这一行为呼应了版画制作的刻板过程,即时行为表演的过程也体现出创作者版画技术语言的成熟性。黑色与多彩,也让人想起印制版画时从单色再到多色的这一感知体验。从行为表演参与完成展品的方式来看,这件作品强调了绽放这一观念,也体现了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的尝试和突破。
建筑学院今年的作品也格外吸引观众。在以往的展陈中,建筑模型与文本板块是主要呈现部分。范云横的《念乐园——贵阳恒太自然纪念园》改造项目来源于这一旧址的烂尾楼,在经过调研后,范云横将其设计成了公墓纪念园。在展陈时,采用了选址、卡纸、硫酸纸和小木棍等制作出模型,除了建筑模型和文本板块,他还添加进音乐和影像来表现这一主题,传统唢呐的声音与纸扎展板的结合,渲染了模型的展陈效果,也丰富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中国画学院与书法学院今年的作品既有传承传统精髓的作品,也有许多创新探索与尝试。在工笔画展区,可以看到艺术创作者们对传统媒介进行的新探索与尝试,如吕新乐的《落·生》将中国传统工笔技法与维也纳分离派的色彩、表现手法进行了融合,吸引了诸多观众在此驻足。无论是材料和程式语言的挖掘,或是对水墨形式的前沿的努力尝试,中国画学院此次的作品都呈现了学子们对中国画不同维度的学习探索。
当艺术遇上数字化时代
此次的毕业展作品除了向艺术传统媒介的边界突破外,也有不少作品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对话。AI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意味着什么?“AI会代替我们思考吗?”设计学院的祁润樊在《反AI?》中运用人工智能的多种图像编辑方法,比如Searchgraph,Editgraph等,展示了艺术创作中思考的深度过程。这一设计作品选择字母A开头的文本为线索,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多次延伸,从而创作出不同的图像。而这种深度思考是艺术创作者们所独有的,也是无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版画系尹婧娴的《38764’》系列作品源于创作者对科技的兴趣,画面仿生人的初步图像由创作者将一系列指令输入给Midjourney而生成,再经过纸本石墨的媒介进行了再创造。当处于一定距离观看这件作品时,画面带来了一种科幻感,如果走近作品,不规则的石墨线条所叠加出的微妙层次,纸本的纹理感又唤起人们对艺术传统技艺的感知。38764’代表着创作的时间,也意味着艺术家个人的心血。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感知体验与创作灵感,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手作的技艺这些属于艺术创作者的独特之处显得更为珍贵。
当数据洪流冲击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我们的自身感知是否受到了影响?设计学院赵鑫鑫《迷失的维度》围绕着信息时代、感知与认知、情绪与心理健康、注意力与专注力、数字素养与伦理等关键词进行了调研与思考,以影像交互和书籍装帧呈现。值得一提的是,信息超载并非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现象,赵鑫鑫在展览中写道,在历史上,每一次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都会引发新的信息超载问题,当这些问题给人们带来焦虑情绪时,认知功能与注意力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在这个时代,学会信息整理和归纳,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也许是重要的应对策略。卢嘉欣的《U—Aifds》从人工智能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一视角切入,对快时尚消费的问题进行探讨。当网购需求大量增加时,过长地刷手机购物,烦琐的取货、试穿和退货过程在所难免,消费者也难以一次性购买到自己合身的衣服,现代大众对衣服的认知和使用也变得更加快节奏。创作者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时尚设计系统,让普通大众可以拥有自主设计服装的能力,让服装从快时尚消费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使用周期变得更耐久。
除了美术馆的展陈之外,位于展馆西侧的石膏馆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本科毕业生的作品。此次展览主题为“世界图像”,用视觉再现的方式呈现了46位本科毕业生在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视觉文化研究和艺术理论与文化遗产四个方向的学习成果。正如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在展览前言中寄语的那样,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在理论史论界的深耕,新一代的青年创作者们都展现出在学习实践中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展现出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展现出开放包容的视野格局。毕业季既是美术教育展示的窗口,也是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对未来心向往之的时节,他们从这里出发,走向更远的远方。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