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滋养少年儿童的心灵,开阔少年儿童的视野,引领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打好一生的精神底色。6月28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浙江省作家协会和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指导,由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浙江)、百花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儿童文学:新的可能性”暨新时代成人文学作家跨界写作儿童文学主题对话会在浙江文学馆举行。
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苏坚,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纳杨,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晋杜娟,浙江文学院(馆)院长程士庆,浙江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叶凯,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出版部部长刘子媛,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薛印胜,百花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杨喆等30余位专家、学者和出版人参与活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学艺术大家跨界写作,让儿童文学有了新的广度和深度,给儿童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新的发现,为儿童文学发展提供新契机。叶彤表示,浙江是儿童文学的一方热土。2023年8月,浙江省作家协会与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共同主办成立了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并邀请国内儿童文学研究专家、评论家方卫平教授主持中心工作,开拓出浙江儿童文学的又一阵地。此次会议也是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最隆重的一次活动,浙江作协将以此次对话会为契机,靠前谋划、主动吸引更多作家创作和演绎优质童话故事,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多元、有内涵的阅读选择。
创作和出版更多更好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是每一位作家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出版人的使命。苏坚认为,此次活动不仅是系统总结和分享成人文学作家跨界写作儿童文学的成果和经验,深入探讨跨界写作的可能性和深远意义,更是搭建一个成人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文学评论家、编辑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力求发掘更多儿童文学创作的新路径、新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儿童文学的读者,助力中国儿童文学的高质量发展,也将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是否存在边界?
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浙江)主任、鲁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方卫平教授提到,近十几年来,成人文学的作家们成规模地进入儿童文学写作领域,成为一个显豁的现象,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跨界写作。关于何为“跨界”的内涵和外延,关于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是否存在边界等议题,与会作家、理论评论家和童书出版人各抒己见,分享了不同的观点。
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鲍尔吉·原野认为,这种跨界是市场和读者的双向选择,即便仅从完善语言体系的角度来看,成人作家进入儿童文学领域,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赵丽宏谈到,自己的写作并没有跨界,不管是先前的诗歌散文创作还是近年的儿童文学创作,对文学理想的追寻是一脉相承的。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在一个时代,成人文学的品质会影响儿童文学的品质,儿童文学的品质反过来也会影响成人文学的品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文学评论家纳杨表示,跨界写作对儿童文学创作带来的是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要拥抱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要勇于面对争议,努力提高原创儿童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品质,为少年儿童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更有力量的精神成长支撑。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王侃认为,所谓跨界,我们在讨论的时候通常单向讨论从成人文学到儿童文学的跨越,但也要注意到从儿童文学到成人文学的跨越。他谈到,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两者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间并不存在难以打破的壁垒。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李学斌认为,文学本就是辽阔无垠、生机勃勃的统一世界,有共同的原则、旨趣,共通的结构、形式,不存在难以逾越的差异和边界。所谓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分野本就是相对的,而所谓的跨界更多时候则仅仅是同一个作家不同时间、空间,不同身心状态下的身份转换和审美预设,两者间不存在绝对的鸿沟与跨越。
在探讨儿童文学的跨界写作时,《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李桂玲认为应该关注到当下的写作状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应该怎么做。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作者选择进行跨界创作,是有一种内驱力促进其去书写,想通过文字的方式传达对于时代和人生的思考;从读者的角度来说,需要这样的作品是出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需求;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说,图书的属性要求儿童文学作品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因此出版人应该审慎思考如何面对儿童文学的书写和把握。浙江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江南》杂志社原主编、作家袁敏认为,探讨儿童文学的跨界写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借此时机可以拓展和重新定义儿童文学的疆域,为初高中生乃至成年前的青少年提供更多阅读选择,将新型教育观融入作品,为青少年阶段的读者提供通向成人世界的阶梯。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赵霞认为,长期以来,儿童文学是一个受到题材、语言等诸多方面规约的文类,当前成人文学作家跨界写作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批优秀之作,为当下儿童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艺术可能性。尤其是在儿童理解方面,这些优秀作品呈现了一种罕见的真诚和深入的真实,让我们看到了文学书写儿童的更多可能。赵霞期待,跨界写作能够给充满边界感和规范感的儿童文学带来某些先锋、积极的艺术冲破和拓展,促进儿童文学蓬勃发展。
尊重儿童性,重视文学的基本规律
当前,我们谈论儿童文学写作与成人文学写作之间的不同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卫平认为,一般说来,成人文学作家的写作可以预设读者,也可以“目中无人”,但是,“眼中有读者”却应该是儿童文学作家的基本写作姿态,甚至是基本的写作伦理。由于“隐含读者”的不同,儿童读者接受心理的不同,这决定了儿童文学创作在主题、题材、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学规律和美学要求。
儿童文学不仅要具有文学特质,还要有其自身的特点。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认为,首先,儿童文学面对的读者是儿童,因此不能完全套用成人文学的标准;其次,儿童文学的类型和类别很多,读者的年龄差异也很大,儿童文学创作者应该具有胸怀和眼光,不应画地为牢,也不应妄自菲薄,要不断汲取不同文学门类中最优秀的部分,才能写出真正具有高品质的文学作品;最后,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要有个性,更要有共性,这样才能走得长远。成人作家写作儿童文学作品是好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部分成人作家并未做好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准备,其作品的艺术水准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尚存在差距,且并非所有的成人作家都适合写儿童文学作品。作家裘山山从个人创作经验出发,谈到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分寸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思想性的分寸,内容要积极,讲述方式不能太刻板、太沉重,人物和故事性必须能吸引孩子;其次是语言上的分寸,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准确、流畅、干净,不要用太多俗语、网络用语等;三是情感上的分寸,在儿童文学中可以直抒胸臆,不必像成人文学中那样过分克制。作家王棵也表示,相对于成人文学,儿童文学更有利于其在写作中贯彻诗性和浪漫,这也是目前他创作儿童文学的动力之一。
作家要注意分辨儿童阅读期待与阅读能力,强调对文学基本要素的再认知。《文艺报》社副总编辑、文学评论家刘颋认为,作家创作中实际面对着三种儿童:第一种是当下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儿童;第二种是被书写、被塑造的儿童,是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儿童;第三种是所有人期待的那种理想的儿童。同一部文学作品在这三种儿童面前的接受反应是有差异的,文学作品和受众之间的差距也就产生了。但无论是哪种,最终还是要回到文学的本质上来。她表示,好的语言能够传递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出色的文本结构令读者印象深刻,对于作者情感、情节和主题的表达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文化底色会带来对阔大的观念的认知与渗透。儿童文学作品要注重生命教育,对生命中存在一些重大的节点和难题,诸如离别、生死、敬畏、平等,儿童文学作家要有能力把生命的丰富复杂和广阔以儿童文学的形式给孩子们呈现出来。我们有必要从重视文学的基本规律切入,在尊重儿童性的同时,提升儿童文学的文学品质。
成人作家或为儿童文学注入新的活力
就我们今天谈论的跨界写作而言,每个作家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而且,有些成人文学作家同时也可能是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方卫平谈到,这些成人文学作家成规模地进入儿童文学创作,其历史、文学视野、文学意趣、笔力等,势必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为儿童文学创作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话题。诗人、作家、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徐鲁认为,成人文学作家跨界创作儿童文学,为当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新质生产力”。无论是对儿童文学题材领域的拓宽,对儿童文学风格多样化的加持,还有儿童文学创作力量的充实,都是有目共睹的。
《中华读书报》总编助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表示,成人文学名家集体介入儿童文学创作,给儿童文学创作带来了双重启示。一重启示是创作主体的多元,突出表现为成人文学名家的集体“跨界”,带来了更为丰富和开放的文学样本,为儿童文学写作提示了新的叙事边界和艺术魅力;另一重启示是,儿童文学拥有独有的生命哲学与审美特质。儿童文学伴随着儿童的发现而产生,是否“为儿童”,是否以儿童为本位,是否成功使用儿童视角,是否具有儿童文学所独有的天真意趣和童年美学,是儿童阅读接受的关键,也成为判定作家创作是否属于儿童文学的重要标准。
袁敏谈到,成人作家写作儿童文学,其关注的选题和视野都大不一样,会给儿童文学的园地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风景,同时也能让作家的创作空间有广阔的拓展和创新。《出版商务周报》总经理盛娟则认为,伟大的文学最终趋向都是儿童文学,好的儿童文学应该传播开来,儿童文学的创作题材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原副总经理、资深出版人纪秀荣表示,成人文学作家跨界写作儿童文学这一话题,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儿童成长的关爱,他们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未来。
儿童文学并非“小儿科”,也需要有“大智慧”
儿童文学虽然是写给孩子看的作品,但并不是浅显、简单、幼稚的“小儿科”,而是对作家有更高的要求。赵丽宏认为,作家应该用有趣的方式、纯真的态度、生动的语言,把饱含童心的故事写出来。这样的故事,也许在浅浅的、淡淡的文字里面隐藏着深挚的情感和思想,这应该是每一位作家的追求。赵丽宏谈到,如果一个写作者没有发自内心对孩子、对生命、对生活的爱,是无法写出好作品的。
作家不仅要爱孩子,还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儿童文学没有儿童文学禁区,关键是作家的态度,不管写什么,都是为了让孩子认识人间的真善美。鲍尔吉·原野表示,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要传播爱的力量和善良。作家有义务和责任通过自己的作品将好的语言奉献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可以表达心声,关注大自然,让孩子懂得爱是力量、爱是源泉,爱可以让人成长。裘山山也认可作家首先要尊重儿童,对待儿童文学创作,甚至应该比成人文学创作更慎重、更有爱、更有分寸感。
儿童文学首先是文学,是关于人的情感、精神世界的文字表达,是儿童与文学的化学反应,不是简单的“儿童”加“文学”。纳杨谈到,与其他界别的文学相比,儿童文学阅读对象的确定性和所承载“功能”的多元性可能是最突出的特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读周刊》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杨雅莲认为,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要相互学习和借鉴,对于儿童文学作家,尤其是年轻的作家来说,需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成人作家的优秀作品,需要关注纯文学领域的实践和探索。她期待,儿童文学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能重视新时代孩子的生活,走进当代儿童的心里,成为影响他们的人生之书。
《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认为,成人文学作家创作儿童文学,需要像儿童文学作家一样保持纯真的精神状态,这与拥有深刻的思想是不矛盾的,也是必需的。她还提出了对当下儿童文学现状的忧虑,儿童文学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为孩子提供怎样的精神食粮,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需要出版机构、作家、评论家共同思考和努力。未来,她期待更多优秀的作家为孩子们创作出更多传递温暖与爱的精神食粮,同时也希望儿童文学作品的划分能够更加清晰,儿童文学领域创作更加规范,从而引领儿童健康成长。
跨界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从A到B、从B到C的问题,《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从四个方面提出对跨界儿童文学写作问题的思考,第一,儿童文学是否存在一种乌托邦式的纯粹、干净、无污染的语言,儿童文学语言能否与现实、网络、影视语言进行交流、对撞与融通,是儿童文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关键;第二,采取儿童视角或以儿童的价值理念进行创作,会出现某种“小儿科”的倾向,从简单、纯粹的儿童观念上升到某种普遍性的价值观,需要建构必要的美学理念;第三,成人文学作家需要处理好儿童观念与自我处境的关系,形成新的儿童观并形塑新的结构性价值;第四,目前儿童文学主题性有余而思想性不足,儿童文学作品的思想是否需要朝纵深发展,以及纵深到何种程度?
徐鲁也认为,目前儿童文学创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语言的准确与规范化问题,儿童文学作家要保持语言纯正、优美、准确、规范,在规范化的前提下,也要保留自己的个性;二是知识传递的准确性问题,儿童文学作家在传递知识时要准确无误;三是题材上的“儿童不宜”问题,比如血腥、暴力、迷信等,儿童文学作家要对题材进行取舍与选择,要向少年儿童传递清晰、明亮、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四是儿童文学的“深”与“浅”的问题,儿童文学不应该一味迎合孩子喜欢轻松、搞笑、无厘头的快餐式口味,儿童文学的“文学性”不能因为读者的年龄而减弱,恰恰相反,作家需要更高超的、“润物细无声”的文心、智慧和技巧,并且适当增加思想的含量。
跨界作家作品的厚度与重量
活动现场,与会专家还就张炜、叶广芩、裘山山、赵丽宏、鲍尔吉·原野、周晓枫、袁敏等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展开深入交流。李学斌探讨了作家赵丽宏的跨界文学创作。他认为,赵丽宏的儿童小说、童话、儿童诗、幼儿故事作为跨界儿童文学创作现象之一脉,不仅展示了新时代原创儿童文学的勃勃生机、多元样貌与多种可能,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丰富并推动了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题材领域、内容结构和审美进程,同时也为更多当代作家跨界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成功借鉴。
儿童文学评论家、宁波工程学院教授陈恩黎以叶广芩的跨界写作为例,认为叶广芩以其在成人文学领域笔耕30余年的功力谱写出一曲别样的天真之歌时,也为如下议题提供了一份很好的样本:如何以经验支撑起童年写作的厚度与重量?童年写作又如何以天真温暖和轻盈了经验世界?她认为,叶广芩的“耗子丫丫故事”系列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写作实践。随着目标读者由成人转变为儿童,叶广芩对故事的抒情与讲述,以及童言无忌与儿童文学的禁忌均有不同的成功调整。陈恩黎认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努力把私人性的情感和生命体验向外延展,延展为一种公共性的审美活动。
鲁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博士许廷顺以周晓枫的几部童话作品为例,分享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并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技法和人物塑造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当下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儿童文学的幽默和儿童文学的娱乐性仍值得作家认真思考。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黄晨屿围绕袁敏的作品进行探讨,她认为,袁敏是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她自发拥有先进的儿童观。袁敏的作品真正顺应儿童,紧贴教育现实,用纪实的手法、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成长中的少年形象。她将观察的视角由小家庭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她的作品中透露出对教育公平、教育创新的期望,燃起民族希望之灯,体现了对儿童成长的真正关怀。
儿童文学的写作是有难度的,它考验着所有的写作者。对这一难度的深入认识,也许是推动认识当代儿童文学新的艺术可能及发展的重要契机,或许也是当前儿童文学跨界写作令人关注的原因之一。方卫平在学术总结时谈到,这次会议触及了儿童文学跨界写作中的许多重大现象和重要的学术性话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儿童文学的跨界写作不仅意味着写作立场和姿态的变化,也指向儿童文学艺术表现和理解的拓展与革新。因此,跨界写作不仅涉及艺术可能性的拓展,也关涉这一写作和出版最重要的价值观的重思与建构。此次会议是跨界写作者和思考者一次极有意义的相聚与碰撞,也是对相关话题一次创造性的探索与交流,相信会议的成果会有益于儿童文学跨界写作与理论研究的推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