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溪山,蒙蒙烟雨,浣花草堂承载千秋诗情。6月16日至17日,由中华诗歌研究院(四川大学、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联建)与崇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崇州市博物馆(市文管所)承办的第二届中华诗歌文化学术会议在四川崇州举行。
据介绍,首届“草堂中华诗歌论坛”的研讨主题是“古典与现在”,旨在汇通古今、贯通中外,促进古典诗歌与现代新诗之间的交融互鉴。自第二届起,论坛更名为“中华诗歌文化学术会议”,在充分吸收第一届经验的基础上,以“传承与发展”为主题,旨在承续文脉,回溯历史,重新认识中华诗词的当代意义和美学价值。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华诗歌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崇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昊天,中华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博物馆和学术团体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中国诗歌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知来路,明去路,方能致远。中国古典诗词、诗学理论和诗教观念为新诗创作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吉狄马加认为,回到古典不是简单地回到古典诗歌的表达形式,而是要回到中国古典诗歌所呈现的美学精神中去。中华诗歌是具有符号性的,古典诗词中有丰富而驳杂的意象,诗歌研究者和创作者应该将其上升到诗歌美学高度去理解和认识,回到中国人的认知结构和语境中去体会中国诗歌表达的奥秘,“汲取传统再发展,对于我们现在的诗歌创作仍具有借鉴意义”。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祁和晖从句法、韵律、节奏等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传统诗词为白话新诗体式建设提供的诗脉借鉴。他认为,白话新诗是以现代汉语表达现代中国人之情感,体式则不露痕迹地脱胎于中华文脉,如闻一多《七子之歌》就是来源于汉赋“七体”。当今中国诗苑中也已涌现大量脱胎于传统诗词体式,用现代白话雅言、口语,表达当代中国人情绪的诗篇。白话新诗的体式、韵律正在这诗潮中崭露头角。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过常宝回溯孔子诗教及其观念体系建构的具体过程,阐释诗教理论的深刻内涵。他认为,孔子开创诗教,并使之从传统礼乐之教中独立出来,既是教育革命,也是思想文化的革命。在诗教合法化及儒家学派形成的过程中,“诗言志”“诗可以兴”“诗亡隐志”“诗可以群”“以意逆志”等观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形成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五四以来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当代传承问题,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方长安密切关注的议题。他谈到,五四以来,“诗教”作为儒教传统失去了昔日的显著地位,但它并没有消失,现代诗人传承了其政治伦理情怀和精神,以新文化启蒙和社会革命动员为诉求,为新文化启蒙和新诗出场清理场地,从而建构具有现代诗教特点的诗学体系。今天,我们应站在民族文化自信的立场,重新研究诗教传统,发掘其精髓,阐释其价值,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历史担当意识探索并建构当代的诗教文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谢君兰认为,早创期的新诗与古典诗歌有着复杂的关联。中国新诗之所以为“新”,不仅是语言形式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也是思想主旨向自由解放的转型,更重要的是出现了诗雅与世俗、主美与反美、平民与庙堂等审美观念的嬗变与博弈。
新诗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当下,新诗的观念和创作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既体现了文学自身的创新要求,也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时代精神和审美趋向。因此,如何理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诗歌传统的内涵与外延,是需要诗歌界关注的问题。李怡表示,今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理解“传统”。我们既有中国新诗诞生之前的古典诗歌传统,也有中国新诗自身形成的传统。此外,还有一种存在于我们精神活动当中被不断激活、不断发现的想象性空间,这可以称作是充满生长性的关于“传统”的一种认知方式。这些命题关乎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历程的把握,影响着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未来的预期。在理性认识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对待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许可以持有一种更为辩证的态度。作家出版社编审唐晓渡从个人的研究经验和阅读体验出发,追问“什么是诗”,他以词源学的方法探讨“诗”及与其同韵的“字族”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追溯诗歌产生的源头,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精神根脉,探明中华文明的原始基因。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刘福春的发言聚焦“新诗潮非正式出版文献”。他说,地下印刷品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发挥着非常特殊的作用。民间刊物不仅是新诗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新诗创新和多样化发展的关键力量。许多文学运动和潮流的兴起,都与非正式出版物密切相关。我们应该注重对这些资料的搜集、整理,使之进入公共传播的领域,助力现当代诗歌研究的发展。
在本届论坛中,很多与会者对经典诗人和经典诗篇进行个案分析。例如,清华大学教授马银琴、复旦大学教授查屏球、四川大学教授周裕锴等专家学者,对《诗经》《楚辞》等重要诗集,以及陈子昂、王维、杜甫、苏轼、陆游等诗人名作进行文本细读。在现当代诗歌领域,郭沫若、穆旦以及许多当下活跃的优秀诗人成为了研究者的聚焦点。此外,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李俊杰、四川大学青年教师康宇辰聚焦校园与诗歌的关系,探讨了现代诗歌教育教学的问题与方法。
诸多议题的展开,有助于我们理解古典诗歌传统的历史衍变,认知新诗传统的形成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表达,触摸中华诗歌传承与发展的精神内核,为大文学格局下的新诗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新的方法与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