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新闻

“中国文论的‘双创’实践”论坛聚焦:

中国文论如何回应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吴中胜 钟诗雅

6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文论的‘双创’实践”论坛在江西赣州市举行。赣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海军,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专家与会。

从文艺发生的本源探讨到创作体验的细腻描绘,从文学批评的多维视角到文学体裁的演变发展,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学理论的丰富与深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袁济喜说,中国古代文论的“原心说”认为文学源于心灵的感应并影响文艺构思,其丰富思想构建了古代文艺发生学的观念体系,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武汉大学副教授袁劲分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搁笔”现象,认为其作为书写体验的重要部分,被文人广泛关注并阐发于创作及批评中,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河北大学副教授杨青芝将“熏浸刺提”与“兴观群怨”进行对照阐释,分析了它们在功用上的异同,勾连起小说与诗教的相通之处。

学者们通过聚焦某一特定阶段文论或微观个案,勾勒出各个时期文学审美的风貌与理论发展的轨迹。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彭国忠聚焦北宋时的“平淡”批评美学,认为北宋“平淡”批评与科举改革同步,兼及文品与人品,精准地将科举改革与文学风格转变相联系,展现了社会变迁对文学风尚的深远影响。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蒋寅分析了“老”“清”“厚”“境”等美学范畴,阐释了明清诗学的丰富理论内涵。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汪群红认为,中晚明文学工夫论融合了传统的多种思想,涵盖文体规范、心性修炼及身心锻炼等方面,对文学创作观念产生深远影响。扬州大学青年教师孙盼盼对汉魏六朝“以神为美”审美范式的剖析,揭示了汉魏六朝对于艺术超越性的追求。

《文心雕龙》是古代文论绕不开的经典文本。武汉大学教授李建中分析了《文心雕龙》篇名中的动词如何呈现话义内涵、实施语用意图及建构话语体系,指出其兼性特征为当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话语建构提供了方法论启示。赣南师范大学教授吴中胜认为,“子学”作为中华文化极富创造力的部分,其深邃的理论视野和思辨精神对《文心雕龙》的文化品格和言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暨南大学教授闫月珍从高翔、藻耀、入感三个角度切入,指出在《文心雕龙》的修辞体系中,动物行为、外观及形象分别被用来描绘文本风格、修辞文采及作为作者经验内容融入文学作品,体现出中古时期的动物审美观念。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黄诚祯认为《文心雕龙·夸饰》中的“摹极写真”说,通过从“写貌”到“写气”再到“写真”逐级递进的描写途径,展现了艺术创作从形似到神似的追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涉及形神、现实与艺术关系等深刻问题。

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与现代转化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的焦点。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指出,从“断着讲”“照着讲”到“睽着讲”“接着讲”,中国文论的发展体现了从维护传统到现代创新的转变,而今学人应致力于古今接续、活古化今,利用古代智慧转化现代文论,以适应转型社会的需求,并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论话语体系。暨南大学教授蒋述卓认为,传统文论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需在新时代通过守正创新,融合古今中西,焕发当代活力,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以独特的人文价值、原创理论、艺术生命观及审美标准,回应新时代文化使命。深圳大学教授高建平探讨了文学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并阐明了“文学原理”与“文学理论”的区别,同时指出文学理论需植根于文学实践,并提出了中国文论发展的三大策略:拿来主义、实践检验与自主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吴子林结合当代述学文体的创构,指出中国文论传统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重视“尊体”“辨体”,现代学人应融合中西文体,重建汉语思维,以激活文化基因,实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互补与平衡。山西大学教授郑伟认为“五四”后中国古代文论经历了现代性转化,在此过程中,现代阐释成为主流,不仅激发了思维方式的动态发现式转变,还促进了理论建构向文化土壤回归,而这一转变的目标正是为了寻求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独立阐释学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圣元深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肌理,提出了多维度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聚焦中国式文学阐释学的重构、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推进、经典化路径的探索,以及如何将文献学研究成果有效融入文论史研究等关键议题。武汉大学教授刘金波以“反”与“通”为方法论,巧妙融合学术精神与工具理性、人文精神与学术伦理,探索了在面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等复杂议题时,如何通过传统坚守与文明转化等策略,为解决现实问题、构建文明新形态贡献力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赵厚均探讨了从山水美学这一古典美学范畴向“美丽中国”现代理念的转化路径,细致剖析了传统文论资源如何在当代社会语境下焕发新生。

推进古代文论研究的发展,需要我们采取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在早期华夏文明中,诗、乐、舞三者紧密交织,共构为同源异构的艺术综合体,承载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使命与审美表达。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杨赛认为,庄子发展了老子的音乐美学,提出“天乐”论,构建道家音乐理论体系,对中国音乐美学理论有深远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金梅从“长言”“嗟叹”“永歌”之辨说起,讨论了“嗟叹”在诗乐中的不同作用、诗乐各自的功能与特质,强调了诗乐在创作过程中的紧密联系与早期诗乐一体的文化特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姚文放通过对比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与王艮的“尊身论”,深入阐述了中国古代身体美学对舒斯特曼理论的支撑与超越。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樊宝英借助朱利安的美学研究,对比中西古代美学的异同,既揭示了中国形式美学的独特魅力,也直面其在现代转型中的挑战。南昌大学教授何世剑深入比较并融合中西方生态美学思想,认为它对于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这次论坛不仅重新审视了古代文论的精髓,还将其置于现代语境与中西对话中进行考量,为解读中国文学、中国文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支持。

(吴中胜系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钟诗雅系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2024-07-17 □吴中胜 钟诗雅 “中国文论的‘双创’实践”论坛聚焦: 1 1 文艺报 content75581.html 1 中国文论如何回应新时代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