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候鸟与节气同框亮相

——系列微纪录片《候鸟的旅行箱》创作手记

□孙 晖

系列微纪录片《候鸟的旅行箱》剧照

一看到《候鸟的旅行箱》这个片名,就知道这是个具有网感的名字,事实上,当初起意创作,我为了片名也曾绞尽脑汁。作为一名传统意义上的电视纪录片人,在片名上,我向来起得比较“正”,比如《烟火乡国》《来宝沟》《稻乡澎湃》《田野传奇》等。但在面对新媒体时,对我们这样的传统媒体人来说,好与不好,数据有时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一次在创作上迟早要走的路

二十四节气意味着要制作24集,每集要有不同的候鸟。虽然单集片长不长,但加起来达到72分钟,创作的时间线将持续一年,并且还要“抓到”20多种候鸟。在自然类纪录片里,候鸟题材拍摄不容易,况且市面上已经有太多雷同的片子在不厌其烦地表现二十四节气。周围响起的都是退堂鼓,但这样的鼓点对我来说,却像出征号,因为《候鸟的旅行箱》的价值,我心里最清楚。

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古人“天人合一”智慧的结晶,但翻遍国内所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微短视频,没有一个带上了候鸟,为什么?因为把候鸟跟节气同框几乎不可能完成,这需要极其精细的前期准备和极其辛苦的野外拍摄,甚至一两年的投入都无法完成。而且,为了几分钟的事儿,耗费巨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貌似并不划算。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完全空白并且饱含价值的选题,不仅因为题材的唯一性,也因为这是我们变换赛道的一次全新尝试。全媒体时代,面对融合传播,传统媒体要突破,最关键的其实要看媒体人自己。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在自然的生命里去感受传统的智慧气息、去触摸上千年来的文化温度,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常年在田野里跟土地、农人们打交道的纪录片人来说,是一次在创作上迟早要走的路,只不过这次碰上了候鸟跟节气。

用多年的笨功夫慢慢熬出来

《候鸟的旅行箱》中大量取材并非是现在,很多视频介质其实是《最美大连行》多年的留存。作为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唯一一档季播类纪实性电视栏目,《最美大连行》先后制作出40多部(集)、共计1273分钟的纪录片,但亮相播出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还有大量因内容设置和结构安排无法面世的素材,它们同样是这些年我们这个只有五六人的纪录片小团队顶风冒雪、风餐露宿的创作结晶,有每一年每一个节气与我们的反复碰撞。它们不该被束之高阁,而具有生命力的东西也很难被锁住。此前是时候不到,现在,该让它们出场了。

《候鸟的旅行箱》正片单集时长180秒,即使前后加上经典古文字版,总共也就190秒,这对动辄几十分钟时长的电视纪录片来说,相当于起跑就冲刺,所以《候鸟的旅行箱》的开篇和镜头叙事及文案必须一气呵成。另外,在保持节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剧情,如果仅仅堆砌鸟儿的各种空洞镜头,那就不能称其为微纪录片。

180秒,看似很短,其实并不短,因为它的主要传播渠道是网络媒体,但这么短的时长也给我们这样的纪录片人带来许多纠结,这种纠结其实跟以往的创作习惯有关。我们在做电视片时,总希望用一定的篇幅去铺垫、去渲染,希望在高潮到来前,观众已经沉浸、共情。但很遗憾,网络的特性是直截了当,有时甚至不需要完整的剧情,剧情都已经碎片化。尽管拧巴成这样,但我们还是要适应,因为这是小屏传播的特点,除非你只考虑大屏。但适应不等于一味迎合,我希望我们的作品除了有内容吸引力,还应附加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虽然文艺创作不该曲高和寡、要面向大众,但专业的美学精神同样不能丢,我认为这是对泥沙俱下的视频生态的一种净化。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也许是我作为电视纪录片人的一种倔强吧。

倔强归倔强,纪录片人还是要放下姿态,认真对新媒体进行研判和学习。网络片跟电视片天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在新媒体的视听语态里,第一个镜头就要“抓住人”,每一个镜头要直抒其意,受众要能一眼“看见”并读懂,节奏和剧情段落需要编排设计,等等。因此,在创作中,小屏的传播特征一定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其实这种技巧上的调整对专业人士来说,虽然有磕绊但并非特别难,新媒体的传播和表现其实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视,内容才是根本,要会讲、讲好故事。

180秒时长,每集平均在40个镜头左右,这种配比,没有海量的素材无法支撑24集。我们这次筛选了从2020年到2024年的大量素材,涉及14部(集)纪录片,所以,《候鸟的旅行箱》的开播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纪录片人用多年的笨功夫慢慢熬出来的。

一部感受融合分量的纪录片

当然,如果没有文案,光靠自然里的客观镜头,很难体现节气里的文化内涵。文案,是这个题材的特殊需要。从目前已经发布的6期节目看,每一期文案都意境优美并且饱含人文思索,确实也给《候鸟的旅行箱》增色不少。特别是从传统节气在自然的生发中提炼出的那些与生命、与希望、与成长关联交融的哲理性文字,相较于同类题材,是一个创新性突破。

但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在自己创作的作品里全程“脱稿”,负责撰稿的是一位出身报社的资深媒体人。虽然大家来自不同领域,但电视人和报人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信仰,完成了这次双向奔赴,并在全新的赛道里,融合了各自对文化的认知,观察出文化和自然的交互关系,在文字和镜头里,赋予了原本脱胎于农耕和物候的二十四节气以新的生命。这样的媒体融合,如果仅仅是你写稿我剪辑的物理性叠加,完全达不到现在的效果,这是一种抛掉媒体间传统界限,在尊重彼此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基于共同的文化观进而取长补短、并最终成功完成的理念上的融合。在创作上,《候鸟的旅行箱》让我们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分量感。

《候鸟的旅行箱》并非都是往季素材,还有诸多新摄制的镜头,也并非都取材大连,还有鸭绿江口、辽河湿地以及辽东半岛诸多山川等大连地域之外的镜头,这给系列片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表现空间。而来自全省多样性的物种和层次分明的地理分布,则形成了该系列片既细腻又宏大的调性,我们最终将这种调性固定成风格。这相当于制成一个“工业品标准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传播。

24集系列片要持续播出一年,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每一集的风格要大体一致,这样的标准件适应了市场化需求,进而平台才可以把控风险、给予信任并长时间使用。稳定性是提高发布黏性的重要一环,当然,一件作品是否爆款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至少它应该是一件让人放心的好作品。

从辽宁故事看美丽中国

目前,这部系列片已经在诸多新媒体平台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布,这对来自电视台的纪录片人来说,特别有价值感。这种价值感还在于,地方题材、地方媒体在当下,可以通过优秀的作品走出以往的疆域,让本地故事成为中国故事的华彩篇章,让本地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当然,在系列片的宣推中,我们并非单打独斗,在省内得到了非常宝贵的支持。辽宁省广电局向国家广电总局新媒体平台进行了重点推荐,辽宁省文联在官方公号“辽宁文艺”上专门以《最辽宁·节气》为题开设了固定专栏,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市文联等部门都对作品进行了热情鼓励和支持,辽宁卫视还对每集都进行了上星播出。《候鸟的旅行箱》不光是大连的故事,还成为向全国讲述生态文明的辽宁故事。

除了省市和全国性的媒体端口,我们还同步准备了全英语版本,经中国黄河电视台和未来电视的海外YouTube、TikTok等账号,在境外发布。我们希望用辽宁原创的文艺作品进行国际化的视听传播,去锁定固定用户并吸引更多的海外受众。现在,《候鸟的旅行箱》的韩语版、日语版也正在制作中。

在全媒体时代,无论主客观原因,缺席就意味着自动离场,不想离场,那就要通过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进场。我希望我们这样的纪录片人,不仅能用镜头去记录美好的山河大地,也能在新的传播生态中,积极生长,在多样态的纪录片传播之旅里,让更多人能熟悉、认识并最终喜欢上可爱的辽宁、美丽的中国!

(作者系辽宁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纪录片导演)

2024-07-17 □孙 晖 ——系列微纪录片《候鸟的旅行箱》创作手记 1 1 文艺报 content75590.html 1 候鸟与节气同框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