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全(蒙古族) 阿布力孜(维吾尔族) 李惠淑(朝鲜族) 龙仁青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评选工作已经落下帷幕,从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彝文、朝鲜文49部作品和翻译奖申报者11人中最终产生了3部获奖作品和5位翻译奖获得者。这些获奖作品和译者,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近四年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文创作和文学翻译的基本面貌。
在获奖作品方面,塔吉克族作家肉孜·古力巴依以其深邃的笔触,匠心独运地创作了长篇小说《花儿永远这样红》。这部小说以帕米尔高原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塔吉克族牧区为背景,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构建,生动展现了在党的关怀与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的强劲推动下,塔吉克族牧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如一家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深情颂扬了党和国家给予的民族优惠政策以及各族人民间的无私互助,高扬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以及塔吉克民族世代传承的护边情怀。《花儿永远这样红》不仅是一部记录时代变迁的史诗,更蕴含了对自然生态的深刻思考。小说中,牧区人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精心守护着祖国西部边陲的这片净土。在不懈的努力与各族人民的鼎力支持下,昔日的高原牧区已蜕变为引人入胜的乡村旅游胜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此外,小说巧妙穿插了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诞生故事,以作曲家雷振邦在帕米尔高原的亲身体验为线索,细腻描绘了他与塔吉克族牧民赛尔阿麦德老人之间结下的不解之缘,这一段跨民族的深厚情谊,如同高原上的雪莲花,纯洁而动人。小说语言流畅而富有诗意,场景和细节描绘得细腻入微,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遥远的高原之上,亲身体验塔吉克族的风土人情与日常生活。主人公拜格孜亚与古丽斯玛之间纯真而坚韧的爱情,更是一抹动人的亮色,他们携手共进,以坚强的意志、无畏的勇气、不懈的努力,共同书写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壮丽篇章。
蒙古族作家阿尤尔扎纳的中篇小说集《蓝天戈壁》包含《蓝天戈壁》与《怀抱太阳》两篇作品,深刻描绘了广袤戈壁上的人性光辉与生命救赎。《蓝天戈壁》聚焦牧人格日勒巴图如何以非凡的爱心与毅力,引领一位误入歧途的“问题青年”卓拉巴雅尔重归正道。格日勒巴图是一位身怀祖传医术、以放骆驼为生的牧人,家庭简朴却充满温情——女儿执教于城市,儿子则远赴他乡攻读研究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格日勒巴图在探望女儿途中重逢故友宝音图,得知其子卓拉巴雅尔深陷困境,刚出狱便面临生活的重重挑战。出于深厚的同窗情谊,格日勒巴图毅然决定将卓拉巴雅尔带回戈壁,用大自然的力量与家族的智慧对其进行救赎。在戈壁的严酷环境中,格日勒巴图不仅以医术与爱心为卓拉巴雅尔解毒,更引领他领略自然之美,逐步唤醒其内心的纯真与希望,卓拉巴雅尔最终在格日勒巴图的关怀下重获新生,爱上了那片曾经排斥的戈壁,实现了灵魂的救赎。《怀抱太阳》以一对老人百代与阿奴金的视角,展现了城市边缘群体的坚韧与温情。为供女儿留学,二老不惜抵押草场,步入城市,以拾荒为生。阿奴金,这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老妇人,在日复一日的拾荒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每天遥望旭日和落日获得能量与愉悦。她不仅常常援助其他拾荒者,更在一次偶然中救起了一名残疾婴儿,为其取名“娜日娜”(意为太阳),寓意着新生与希望。命运的转折发生在阿奴金发现一笔意外之财后,他们带着娜日娜踏上了求医之路,而此时,学成归来的女儿乌云娜也带着男友回到了久违的家。作者通过描写平凡人物的不平凡故事,歌颂和褒扬了人性中的善良、坚韧与无私,向读者传递人间大爱和人间真情,深刻揭示了爱与付出对于改变命运、点亮生活的重要意义。小说语言幽美而流畅,富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文本叙述平缓而延绵,在不动声色中铺开情节,缓慢展开中讲述故事,风景描写细腻而宏阔,风景、故事和人物交相辉映,表现出雄浑、苍茫、辽阔和悠扬的戈壁诗学风格。
朝鲜族诗人金荣健诗集《鸟声呖呖鸣冬山》由“季节的路口”“花之记忆”“岁月的脊背”“孤独的幸福”“自画像”及“驶向山顶的小船”等组成,共辑录诗篇150首,每一首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心灵的夜空。金荣健的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淌过读者的心田,他以大气磅礴又不失细腻温婉的笔触,勾勒出家乡土地上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世间万物无尽的眷恋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探索。他的诗歌风格一贯秉承大气、豪放与刚健之美,如“如同在一滴水里阅读宇宙的气息,在一株草、一缕风里思索存在的理由”,表现出大气、豪放的风骨。家乡、亲人以及人生的感悟构成了贯穿全文的温暖脉络,《思念化作了白雪》《父亲孤独的身影》等诗篇,通过细腻的回忆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刻怀念与对亲情的无限珍视。《伊的25小时》《月牙》等篇,以家乡的美景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厚谊与对自然生态的深切关怀。《春天的溪水》《空船》等描绘自然与民俗的诗篇,更是流露出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金荣健的诗意境深远,情景交融,仿佛一幅精致的水墨画,空灵而静美。他笔下的景物,不仅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蕴含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与奋进的勇气。这些诗篇如同悠扬的歌声,在读者心中久久回荡,给予人们积极向上的力量与启迪,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勾起对往昔岁月的温馨回忆与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
在获奖译者方面,艾布是一位来自东乡族的作家与翻译家,自1985年起便深耕于文学沃土,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不仅出版了《那是一个月夜》《马兰花》等诗集,还翻译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木垒河》《驻村笔记》等长篇小说,向广大读者推介,为文化传播贡献力量。艾布的翻译作品深受业界认可,本次参评的《驻村笔记》是笔记体长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独特视角,深情讲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壮丽史诗,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与不屈精神。艾布凭借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较高的文学鉴赏力,巧妙融合意译与直译之长,运用生动形象的修辞与比喻,精准捕捉并再现了原作的文化精髓、地域风情、语言韵味及人物性格,使得译文既忠实于原著,又流畅易读。文学翻译,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简单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艾布通过自己的翻译,参与搭建这座绚丽的彩虹桥。
朵日娜是蒙古族文学翻译界的优秀代表,其翻译生涯跨越30余载,深耕文学翻译的沃土,硕果累累。她相继译介并出版了《阿拉善风云》《遥远的大漠》《饮马井》《断裂》《在诗的深处》《我的老师昭那斯图》《我给记忆命名》等多部作品,展现了深厚的翻译功底与广泛的兴趣领域。她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翻译作品,累计字数超过200万字,涵盖了50余位蒙古族作家的多种文学体裁的作品。本次参评作品《我给记忆命名》是一部回忆性叙事散文,由《最初·最早》《在台东的画展》《关于诗》《回家的路上》及《我给记忆命名》等部分构成。朵日娜以其流畅自然的文笔、精准深刻的译介,将原作的情感与意境完美再现,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些珍贵记忆的点点滴滴。朵日娜凭借卓越的语言能力、开阔的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翻译经验,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蒙古语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坚实的桥梁,为中华多民族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玉苏甫·艾沙是一位才情卓著的维吾尔族作家与翻译家,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便在文学创作与翻译的广阔天地里深耕细作,尤其擅长将民族文学的瑰宝译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他著有脱贫攻坚主题的长篇纪实文学《博格达来信》,以维汉双语呈现,深情讲述了扶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与人民的奋斗历程。在翻译领域,玉苏甫·艾沙更是成就斐然,他先后译介了《王三街》《绿叶》《春暖大地》《传世瑰宝》等9部长篇小说,翻译发表《和田于氏后传》《老爷车》《江布拉克》等20多部中篇小说、《粉红晚霞》《花牛》《慧眼》等30多部短篇小说。本次参评翻译作品《王三街》是一部以真实人物王三及其养父王福才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再现了阿克苏那条承载着百年历史的著名商业街的风貌。玉苏甫·艾沙以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与深厚的文学修养,将原著的灵魂精准而生动地传递给汉语读者。他的译文质朴自然、诙谐生动,既保留了原著的民族特色与文化风格,又巧妙融合了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使得译文既准确流畅,又易于理解,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赵有年是一位成绩突出的藏族作家与翻译家,自2009年起,他便在文学的广阔天地里笔耕不辍,佳作频出。赵有年的创作领域广泛,既有《石头村里杏花开》这样的长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乡村生活的变迁与温情,又有《温暖的羊皮袄》《炊烟笼罩的牧场》等中短篇小说集,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人性的光辉与生活的真谛。同时,作为一位翻译家,他译有《悲鸣的神山》《平凡人生》,以及《格萨尔王》系列中的《象雄珍珠宗》《雪山水晶宗》《天竺佛法宗》等。他的翻译作品,既忠实于原文的神韵与风格,又巧妙地融入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实现了归化与异化的完美平衡。本次评奖中,赵有年提交的翻译作品是《悲鸣的神山》,主要讲述了解放前青海藏族牧民与土匪英勇斗争的故事。在保留原作民族特色与文化元素的同时,他注重提升译文的可读性与文化适应性,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轻松跨越语言的障碍,深刻感受到作品的魅力与情感的共鸣。赵有年的译文,以紧致练达的语言、精确到位的表达以及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郑风淑是一位优秀的朝鲜族作家与翻译家。她的创作领域广泛,涵盖散文、报告文学、小小说乃至歌曲等多个方面,同时深耕文学翻译。郑风淑还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译作《南大川》与《魏氏祠堂》等,均展现了其深厚的翻译功底与对文学的深刻理解。本次评奖中,郑风淑提交的翻译作品《魏氏祠堂》是以中国江西农村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细腻描绘了魏氏五代人的家族兴衰史,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艺术地再现了一个大家庭从农耕文明向现代都市转型的曲折历程。郑风淑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深入文本肌理,精准捕捉作家的创作意图与情感脉络,力求译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她以流畅而精准的语言,再现了原著中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刻揭示了隐藏在家族命运背后的哲理思考。作为长期从事文学翻译的作家,郑风淑不仅注重语言层面的精准传达,更致力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她巧妙地将内地悠远的地域文化与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相结合,通过鲜明的对比与碰撞,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多元共生。
本次民文获奖作品及译者无疑是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翻译工作辉煌成就的重要例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将有更多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作品应运而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满全系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阿布力孜系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维吾尔文室译审,李惠淑系延边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龙仁青系青海省作协顾问、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会长;以上均为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