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7月15日,契诃夫在德国巴登维勒与世长辞。在契诃夫为我们留下的所有宝贵艺术财富中,他的戏剧无疑是如王冠上的宝石一般璀璨夺目的存在。在“现代戏剧之父”契诃夫逝世120周年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契诃夫戏剧全集(名家导赏版)”系列作品,完整收录契诃夫毕生经典剧作,再次为广大戏迷、书迷朋友呈现“有这个时代一切的痛和希望”的契诃夫舞台。
2014年,著名翻译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曾高度评价译文社的《契诃夫戏剧全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在中国出版了《契诃夫戏剧全集》……让更多人认识到:契诃夫不仅是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戏剧家。”
今年是契诃夫的“大年”,学术界讨论他,戏剧界排演各剧目来纪念他。上海译文社特邀对契诃夫戏剧深有研究的专家,活跃在实践舞台上的导演,为每一个剧目撰写导读,把多年研究的成果和心得交付读者,包括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晓,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彭涛,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吴小钧,新幻想现实主义戏剧研究学者、戏剧导演杨申,知名导演王晓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乐,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教师邹卓凡。同时,邀请狄菲菲、吕梁、吴磊等演员,有声演绎剧作经典片段,读者扫码即可聆听,跟随艺术家进入契诃夫戏剧的名场面。
董晓在《万尼亚舅舅》的导读《内敛的幽默,是契诃夫戏剧最深刻的幽默》一文中,深刻分析了契诃夫的喜剧精神:“理解契诃夫的戏剧,关键就在于理解其中独特的喜剧精神。”他认为,契诃夫戏剧的喜剧特质和本质,并不体现为人物的滑稽性举止。万尼亚身上的轻松喜剧成分并不多,反倒是颇具感伤气质。但他一方面以滑稽喜剧式人物的言行消解自身的悲剧性,另一方面在面对厄运的消极抵抗中不时地通过自我解嘲,成功超脱了来自现实的压力,这种态度赋予了人物自身喜剧性的特质。
吴小钧在《三姊妹》的导读里写到:“什么是生活的意义?我们为什么生活,为什么痛苦?这是《三姊妹》主题的最基本的内涵。但是契诃夫剧作由于‘内涵的多义性和外延的丰富性’,因此其主题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征,所以能够给我们提供多元解读,这也是契诃夫戏剧的魅力所在。” (刘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