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1年获评全国“乡村阅读榜样”的陈木兰等一批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为原型,由董妮编剧,万江峰、程杰作曲,唐静平导演,夏梦、杨烁等主演,枝江市歌舞剧团演出的歌舞剧《青春恰自来》,自亮相第四届宜昌艺术节以来,受到了观众一致好评。作为县市级的艺术团体,该团慧眼独具地从当下最新的生活现实中取材,用自身所擅长的歌舞形式,创作演出了这样一台在思想艺术上均有着鲜明特点的舞台剧,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实为可喜可贺可赞。
改革开放以来,有大批乡村青年离开生养他们的故乡,到他们向往的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城市务工。在获取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他们也开阔了眼界和心胸,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此过程中,这些青年的心灵与情感又总在城市与故乡之间徘徊游走,究竟何处才是他们身心的真正归属,常使青年人陷入何去何从的两难选择之中。他们中的有些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便萌发了返回故乡的冲动,果断地把在城里接受的现代生活与经营理念,以及辛苦积累的财富一起带了回来,要把自身多年来的所学所得贡献给故乡。这些青年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与支持帮助下,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美丽乡村出人出力出智慧。《青春恰自来》的创作者们也正是在深入枝江乡村生活的采访中,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题材。他们不仅受到了强烈的触动和感染,还进行了更为精深的开掘和富于匠心的艺术表现,并以罕见的速度将这部接时代地气的新颖之作搬上了舞台。
剧作综合了多个生于枝江的返乡人物的典型事迹,以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设计了一对男女主人公回乡后的情感故事和创业经历,即在上海从事园林设计师工作,而后回乡开书店的陈木兰,以及在武汉从事培训工作,之后回乡创业的企业家罗传。两位主人公曾是年少时以“小烧锅”戏称的朋友,后来都怀揣着梦想在外打拼多年,而今又怀着同样的理想从各自生活的城市回到故乡枝江,来实现他们的新梦想和新追求。剧作以生动的情节和感人的场景,表现当年走出去的他们与今日归来的他们在本质上已经发生的巨大改变,表现他们身上已经具有的非比从前的成熟与自信。在追梦的道路上,两位主人公从一开始意外重逢时的惊喜,到交流共同的志趣和对未来的谋划,再到产生误会与纠葛龃龉……在山环水绕般的情感交织和思想碰撞中,他们加深了彼此的沟通和理解,两人之间朦胧的情感也一步步升华为真挚相知的爱情。观众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鲜亮动人的青春光彩以及清晰鲜明的时代特征,引发观众深思。
剧中,陈木兰的回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遭到各种阻碍与挫折。比如母亲就反对女儿回乡,理由是贫穷曾经束缚了她的命运,所以希望女儿能“活得像样、活出自尊”,能在城里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木兰却不为所动,通过自己的劝慰和行动,最终赢得了母亲的理解与认同。木兰还从自身因读书而改变命运的经历中悟出,读书对乡村青少年的未来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作用,于是决定在家乡开一家公益书店,以期“捧出一束光明的祝愿,照亮别人也将自己温暖”。但事与愿违,在很长时间里,因为人们的不理解甚至误解,书店门可罗雀,这不免使木兰备感沮丧失落。在与罗传互勉“决不认怂”的精神激励下,经过“决不放弃”的执着坚持,他们以自己的热心与真诚使人们从冷眼旁观到热情欢迎,终于把爱心书店开到了人们心里。然而,在尝试以新举措举办读书会推介刺绣技艺时,众人却突然纷纷离场,这一情形使她备受打击,产生了挫败感,直到好友李果木说出真相。原来,人们的离去是因为河道突然出现了重大险情。此时,罗传这个“一碰冷水准发烧”的恋人,在情况已十万火急而有些年轻人望而却步、推三阻四的情况下,勇敢地带头跳下冰冷的水渠清淤,疏通了河道,化解了陡然出现的重大危机。剧中这段情节一方面消弭了主人公心中的疑团,另一方面用人物的高光时刻,表现了罗传这位回乡者在紧急关头所展现的无畏气概及发挥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回乡者们竭尽全力付诸行动的热心和真诚。
从剧名看,这是一个以青春为主题的很有意味的剧作,自始至终都弥漫着青春与诗意的“怡然自来”的意境和气息。从某种意义上讲,主人公们是一群充满理想、热血且思想活跃、富有情怀的年轻人。在他们看来,“故乡是家的味道,是一切美好的启航,是无论走多远,终要回归的温床”。剧作以人物深情的叙述和抒发,揭示出他们如此选择的思想与情感基础。青年们对故乡深沉的爱以及心中浓厚的乡土情怀,使他们无论离家多远,故乡都是他们心灵的锚地和灵魂的皈依。归乡既是他们内心情感的需要,也是其行动上的自觉。青年们在人生新的征途中寻找自己的方向,以期重新书写和光大自己的人生,在给乡村带来新的希望与活力的同时,也以此为平台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新形象。剧中更具象征意味的是,返乡青年们作为一个个勇敢的探路者、一只只声音动听的报春鸟,在义无反顾地向前疾驰飞行。他们的选择与行动反映的是新时代生活的新趋势,树立的是文明进步的新风尚,探索和创造的是社会主义新青年服务社会的新模式,这给观众也带来了某些新启示。
歌舞剧《青春恰自来》以枝江秀美的乡村为背景,充分发挥了歌舞艺术形式的优长,如富于哲理与激情的《追春》《归乡人》《爱是成全》等歌词的精湛写作,以及优美动人的音乐旋律的谱写等,均洋溢出浓郁的地域与时代特色。“我们是长江的流水”作为主题歌,以含义层层递进的反复咏叹,把“坚定的爱和心,万花入童话”的现实热望和未来憧憬抒发得淋漓尽致。舞蹈段落匠心独运的编排,如《泥仓子舞》《栽秧调》《枝之绣》等将人带入青春勃发、美轮美奂、令人陶醉的荆楚大地的生活情境之中。而楠管、瓷碟、木屐等地方性乐器和生活道具的运用与呈现,给人以清新、独特、别致的观赏印象。简朴不失韵味的舞美设计与制作,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了“心向往之”之感,可谓是一部质朴而激越、灵动而醇厚,如清风扑面而来的高质量的现实题材歌舞剧佳作。
(作者系解放军原总政治部艺术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