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民族事务工作的那些年里,我的足迹遍及许多民族聚居地。我曾经在西藏工作生活三年,到青海、宁夏、云南等地区短时居住工作,广泛结交各民族同胞。我的办公桌、书柜以及电脑里储存的满是民族方面的书籍、资料和文案。基于这样的经历,我写了很多的散文,抒写了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风貌风采,以及自己对于各民族的人和事的所思所感。几十年间,我为每个民族创作了一篇以上的散文,有的民族甚至多达十几篇,后来结集为《心心相依——中华56个民族散记》《边地集》出版。
到各处走访、调研,是民族事务工作者的常态。我们经常深入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和农村牧区考察,到机关单位同基层干部座谈,到农户地头在牧场毡房与农牧民促膝交谈。在蒙古包喝着奶茶,同牧民谈着草原的丰茂、牲畜的长势。听户主说他家有5万多亩草场,我这个曾经在山石间刨种岩旮旯地的南方山区人感到很吃惊。热气腾腾的手把肉端上来,主人操刀,将一条七八寸长的羊肉放到我手上,说是得整条吞下。主人双手捧着酒碗,唱着敬酒歌,向我们敬酒。
进入藏族人家院子,火塘边堆着干牛粪,炉火熊熊,烹煮着高原特有的沸腾生活。主人敬献哈达,端上装满青稞麦粒、插着青稞穗和酥油花的五彩切玛盒。捏上几粒对空抛撒,再捏两粒送入嘴里,恭祝“扎西德勒”。新年天气寒冷,阳光灿烂,窗台上小盒的青稞苗已经是葱绿一片。
进入佤族山寨,最为隆重的,是拉木鼓活动。几个壮汉两手握着鼓槌,有节奏地竖着敲击木鼓。女子跳起甩发群舞,双手劲鼓鼓地握拳挥动,向上向下向两旁甩着长发,像炽烈的黑色火焰,映衬着漫天红霞。跳舞到夜半,激情扬满天。集会的人群大多散去,我还同县长坐在木凳上长谈,从古老传说“司岗里”到当下的城镇化建设……
隆冬时节,我们驱车雪原,到黑龙江边,一位赫哲族老渔民在冻结得严实的冰面上冬钓,老渔民在四个面盆大的冰窟窿里抖动鱼线,不断从冰窟窿拉出弹尾的大鱼。另一边的草房前,赫哲族汉子手握鱼叉,守着冰窟窿叉鱼。到赫哲族人家里做客,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席上有刚打捞汆汤的大鲜鱼块,还有冻鱼刨片。
现在,边疆地区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好了。但回想当年,有很多艰难的情形。有一次,我们出了喀什城,进入盖孜河谷,贴着雪山根下的石壁行进,翻越慕士塔格峰山肩,到达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晚上将近11点对着日落进晚餐。县上同志说,幸好我们是中午经过盖孜河谷,下午要到县里来的几辆车过不了峡口,雪山上积雪融化,泥石流倾泻而下,公路上泥沙浆埋没整个车轮,车过不来了。
我还想起早年去喜马拉雅南麓樟木镇的经历。山崖上来的泥石流砸毁了很长的三段“之”字形公路,我搭乘的东风卡车只能停在山坳口,许多车辆的司机下车,和行人一起走到泥浆滚滚的山沟旁。我们高挽起裤管,眼望着山崖,乘滚石停留在山崖上方坡度稍缓处稍息的间隙,瞅准机会抢过激流,涉过一尺多深的泥浆,到樟木镇。夜晚好不容易睡着,梦里都是滚石声。
西南民族地区的交通情况,曾经也比较险恶。在江水奔腾咆哮的怒江河谷边,我们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吃过早饭后出发,在一个怒族乡开了个座谈会,再走,遇到塌方堵路,耽误了时间,到泸水县城吃过晚饭后,继续走,沿着崎岖山道,一直到凌晨4点半才到达兰坪县城。已经计划好了的,不便改变。早饭后,照常完成考察普米族乡的任务。回想起这些情形,再看到当下,看到很多地区的公路,真可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交通的便利,真是今非昔比。山乡巨变,从交通情况的改变,最为直观。
在民族地区考察,民族风情也是颇为令人感慨。1988年初秋,云南民族艺术节在昆明举行。开幕式艺术大游行,白族人跳着“绕三灵”,彝族人弹起大三弦,苗族人吹着芦笙,纳西族人舞起“热美蹉”,傣族人象脚鼓声咚咚,哈尼族人跳起“棕扇舞”……云南省世居的2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欢欣鼓舞,海浪般席卷过来,舞者和观众都陶醉在多民族艺术海洋之中。
中国56个民族汇聚的艺术盛会、体育盛会轮番在神州大地上演。1992年,以少数民族艺术为主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昆明举行。我作为艺术节组织机构宣传处工作人员,在昆明工作了一个月,深深感受到各民族艺术的绚丽多彩、博大精深。我先后参加了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筹备工作,以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在工作中广泛接触和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受到民族传统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文艺创作是对生活的反映和表现。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广泛接触民族同胞,深入了解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感受他们丰富的精神生活。我像一只忙碌的蜜蜂,广泛采集56朵民族之花,将他们的甜蜜和芳香酿成艺术的蜜汁,在散文创作中描述表现各民族人民的风貌风采。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作为少数民族写作者,最紧要的任务就是,以文学书写民族团结、民族奋进之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