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新闻

文学的理想之光激励着他们

——鲁迅文学院文学编辑培训班侧记

□本报记者 徐 健 宋 晗

立秋过后的北京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文学编辑在鲁迅文学院度过了难忘的10天。通常而言,编辑是作家和作品背后的人,乐于奉献,甘之如饴,读者们会记住作品、作家乃至出版单位,却鲜有人去深究一部作品到底经由何人之手编辑成书。

8月20日至8月29日,由中宣部文艺局指导,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协创研部、作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鲁迅文学院文学编辑培训班顺利结业。这是中国作协进一步加强文学编辑队伍建设,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回忆起这段美好而纯粹的时光,表示更加坚定了文学理想,更加明确了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那就是要继续弘扬老一辈文学编辑的文学初心和工作作风,为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编辑的独特力量。

做有温度有创造力的编辑

《草原》杂志在2021年联合国内众多作家、评论家和报刊主编共同发起倡导“自然写作”。3年多来,《草原》推出了一批生动记录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实践进程、描绘祖国大地、感悟大自然的生态文学作品。《草原》杂志主编贾翠霞说,《草原》杂志如何在新时代找准定位,突出自己的办刊特色,一直是自己思考的问题。授课老师、《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我们编辑要保卫文字”的呼吁击中了她,她表示,文学编辑的初心,可能会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有所磨损,但这句话让她重拾了做文学编辑的崇高感与责任感。“编辑也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人,我们和作家一起创造着一个文学世界。我们要做文学生态的维护者、文字的守护者,做一个有温度有创造力的编辑,共同维护编辑的荣光。”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来自中信出版集团的编辑杨爽说。杨爽进入出版社至今已有13年,她和团队成员建立“春潮Nov+”品牌,支持青年文学创作,并逐渐取得市场的认可。她此前和图书出版、期刊的同行交流甚少,此次培训让她有机会与很多文学出版的前辈和同行交流。“我印象最深的是自由讨论环节”,杨爽说,“我喜欢那些持鲜明观点并愿意展开讨论的人,鲁迅文学院的自由、开放、包容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凸显。这10天里,我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大家可以真切地讨论文学,那种‘不需要解释就能懂’的默契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希望这种同学情谊能够在未来绵延很长时间”。

《上海文学》杂志的编辑徐畅说,“这次培训班最难忘的是跟出版社编辑们的交流,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许多关于图书策划、市场定位、把握市场热点等知识。刊物编辑以往可能很少关注这方面的内容,这次集中培训算是很好的补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编辑孙衍是跨行业从事编辑工作的。他说自己刚开始做的时候比较艰辛,但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18年了。“我负责过新媒体、发行、编辑等不同种类的工作,深深感受到做书的不易,也体尝到做书的快乐。”他说:“这次培训打开了编辑的视角,行业里的各种讨论、交锋、互动,让我们看到了光亮。”

令《芙蓉》杂志编辑杨晓澜最难忘的是各位编辑同仁对编辑职业理想的坚守。“新媒体对传统出版冲击再大,也击不垮一个文学出版人的热爱和初心,大家抱团取暖、积极交流,提出问题,也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带着无比的真诚和‘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工作态度,立志为改变中国文学生态、推动中国原创文学发展做贡献。”他感慨到。

《天涯》杂志的编辑李宁说,自己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授课的老师们都非常亲切热情,授课内容很具有启发性,课程安排也非常合理。10天的学习时间很短,但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通过此次培训交流,自己对普遍的行业性问题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和认识,“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强化文学期刊约稿的问题意识,更有针对性地策划文学选题”。

“择一事终一生。我愿做沃土,帮一颗种子发芽,助一个梦想开花,这是我的幸福使命。”《中国校园文学》编辑李娜深情地说。她从编辑前辈韩敬群身上看到一个编辑的担当和对作者的引领。徐则臣的编辑经验分享,对她而言则是一个有力鞭策:“一个好的编辑不是等米下锅,而是要主动去找米。编辑应具备引领文学风潮的能力,如果放弃这个能力就是不称职的。”听了美术编辑刘静的授课,她意识到图书设计能精准表达一本图书的气质,这是很深的学问。她说:“作为一个编辑,我的幸福感来源于看着一名写作者在成长,文章写得越来越有生气。”她希望自己多年后能坦然说出:“我来过,我付出过,我深爱过,我不后悔。”

“要把这本刊物好好编下去,编进作者和读者的心里”

参加此次培训学习,聆听一场场前辈编辑们的精彩课程,让不少年轻的编辑受益匪浅,大家纷纷回忆起各自从事编辑工作的心得体会,分享编辑的经验与成果,在集体学习的同时也建立友情、畅谈文学,因相知而相惜。

《钟山》杂志编辑汪楚红还记得2016年8月第一次到编辑部报到,贾梦玮主编同她入职谈话和初入职场懵懵懂懂的情景。她感慨说,收稿、审稿、校对、出刊,在这种看似平淡的重复中,她即将开始编辑生涯的第9个年头。谈及工作中难忘的事,汪楚红大脑中最先冒出的是编辑部同事们为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忙碌的景象。“大家一起筹备诗会、拍合影、创作纪念视频、开展书店活动……我还负责了一个微信栏目‘回眸四十年’,从旧刊中打捞起闪亮如新的作品,以及作家与刊物交往的故事。翻着那些泛黄的刊物,我内心涌起自豪,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汪楚红在翻阅旧刊时,读到巴金先生在《春蚕》(《钟山》1980年第3期)中写的:“我有一颗真诚的心。我把心掏出来交给朋友,交给读者。”这句话让她深受鼓舞。“我要把这本刊物好好编下去,编进作者和读者的心里。”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欧阳婧怡回忆起10年前刚到出版社的情形。入职后,她先在校对部门实习了6个月,看到了很多老编辑处理过的校样,积累了一些稿件编校的经验。在部门主任的带领下,她逐步参与一些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她独立策划出版的第一本书就入选了多个文学类媒体榜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欧阳婧怡说,图书编辑的日常是非常琐碎的。除了常规的组稿、审稿等流程,还需要跟设计师沟通封面、准备营销需要的各种物料、与发行同事对接铺货细节等,还包括开稿费、调样书、寄样书等。可是即便十分琐碎和忙碌,当被告知自己做的书“加印了!”还是会充满喜悦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反馈是对编辑出版工作最直接的鼓励。在她看来,编辑和作者一起成长,“这也是编辑行业的幸福感来源”。

《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编辑林丹萍分享了一个令自己感动的故事:有天下午她在编辑部看稿,电话响了,一位山西口音的读者在电话那头说,订《中篇小说选刊》30多年了,今年的第4期还没收到,邮局说因为发大水找不见了,他恳求我们给他送一本第4期。于是,编辑部决定送一本给这位老读者以作纪念。这位读者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期杂志的想法,给了她很大的触动。“在读者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颗追求文学的不老的心灵”,林丹萍认为,和读者打交道也是编辑工作的一部分,“把好小说递到读者手上,触动读者心弦,对编辑来说,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编辑邢姝婷是华文作家黎紫书短篇小说集《野菩萨》的责编。她说,在去年举行的“黎紫书中国行”活动中,她第一次见到黎紫书。起初,她跟了两场广州的文学交流活动,后又同黎紫书一起回到北京。在黎紫书回国的当天,黄昏时分她们驱车前往此行的最后一场活动。车窗外忽然落下大颗大颗的雨滴,她们不约而同念起了小说中的句子:“人生中不少重要的事好像都是在雨中发生的。”行程匆匆,虽然彼此交流的时间并不多,但邢姝婷感到她们的内心和情感是相通的。在小说集的扉页,黎紫书写了一句话送给邢姝婷:“你是能负托的女孩。”这是作者对其作品的编辑最大的信任。

鲁院的文学“周边”

清晨的阳光柔和,希望出版社的编辑张晓晴在鲁院内文学大师雕塑的凝视下跑步。让她可以驻足观赏的事物太多了:一朵花,一丛狗尾巴草,一架丝瓜和茄子,一张有瓜藤相伴的椅子,还有蛐蛐儿的欢唱,喜鹊的晨会,毛毛虫的探险,草丛里跳动的鸽子,以及几只在晨光里溜达的猫咪。张晓晴分享说:“迷醉于虫鸟花草还有猫和光影,我怎么还跑得动!想必它们也常常是文学作品里的角色吧!”

张晓晴很喜欢鲁院的氛围。她说:“那张有瓜藤相伴的椅子,大概没什么人注意到。一开始,我在转弯时发现了隐在侧旁的黄花,恰如窈窕女子耳鬓的佩花,悄然绽放。两三天后,花儿谢了,花梗也渐渐枯去。要离开的这天,我特意去看它,椅背的正中位置,竟又是一朵黄灿灿的花,实在惊艳!和这些植物告别!和15岁高龄的花花(生活在鲁院的三花猫)告别!也告别我们的鲁院时光!”

鲁迅文学院编辑培训班结业典礼过后,大家就要陆续离开了。聚散有时,情谊难舍,大家纷纷在微信群分享在鲁院拍的照片以示纪念。来自五湖四海的编辑们彼此发出邀约,希望在未来的编辑生涯里继续互相勉励,继续满怀热忱地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热量。就像他们所说,天地广阔,山海不远,理想主义之火永远燃烧,期待未来在更高处相逢。

2024-09-18 □本报记者 徐 健 宋 晗 ——鲁迅文学院文学编辑培训班侧记 1 1 文艺报 content76351.html 1 文学的理想之光激励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