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凤凰书评

人际交往的正确打开方式

——读朱国华《天花乱坠》

□王北海

《天花乱坠》,朱国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年1月

萨特在《禁闭》中写了3个罪恶的鬼魂同时被关到一个封闭的屋子中,这个屋子里没有镜子,也没有任何可以看清自己的物品,所以每个鬼魂想要看清自己,就只能依赖另外两个鬼魂的描述。然而,由于他们各自带着生前的罪恶和内心的挣扎,每个鬼魂都试图在他者的身上找寻到自己的影子,希望以此从对方那里得到自我认同感,抑或实现某种心理意义上的救赎。但结果却是他们彼此之间的误解、猜忌和冲突不断升级,使得这个地狱般的空间中充满了无尽的折磨和痛苦。《禁闭》揭示出一种普遍的人性,即人们大都倾向于从自我的立场去体察他人,总希望他人与自己是同道中人。

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对他人有所依赖。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争论,这些争论拥有霸屏的流量,而歧见的双方往往通过语言暴力来伸张某种立场,因此,网络社交中总孕育着无尽的冲突。这也从侧面揭示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困境:似乎个体很难与大多数的他人感同身受或达成共识,但个体的社会属性又要求自我必须与他人有所交往。人们聚会时聊星座或MBTI人格类型,似乎就是在努力促成自我与他人的相互认同。人们常说的“情绪内耗”一词,也反映出个体在融入他人时需要有所付出。

那么,是否有一种相对恰当的人际交往方式呢?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文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专家朱国华在《天花乱坠》这本书中,常常援引阿多诺的“他者性优先”,来倡导公众“应当尽可能多地摒弃自己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识,并要求自己聆听别人的声音,尽管这种声音很有可能是我们不喜欢听到的”。他者性优先要求我们要对自我进行充分的反思,要克服先入之见,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理所应当地认为他人是“我”所认为的那样,而是尊重他人与自我的差异。这种主张彰显了一种批判伦理学的立场,对于我们重新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西方20世纪的现代伦理学中,对自我与他人之关系的反思普遍存在。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把他人的存在看成“令人生畏的问题”,他人的存在并非一个简单的外部事实,一方面,它能够对“我”的自我认知产生深刻影响,他人的目光、评价、期待,都构成了自我意识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他人的存在状态甚至意义都需要“我”来进行描述,“我”与他人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的过程。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在《总体与无限》中说:“除去我自己身上的东西之外,我从他人那里没有接受任何东西,似乎,我原来就一直占有着那从外部来到我身上的东西。”在他看来,由于他人的显现,“我”开始怀疑自己,开始动摇自己所拥有的某种信念,这种怀疑就是批判伦理学的精神。以列维纳斯、萨特为代表的哲学家们解构了自我的中心地位,在批判伦理学的视域下,自我从来不会脱离他人而存在,自我具有了可怀疑性,而他者的优先性开始显现。

然而,他者性优先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理性判断,更不意味着要盲目地让渡自身的权利。试想,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要在世俗的语境中,各自中断自身的欲望而只保留纯粹的信任,这件事情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可能?首先,它或许只能建立在一个很小的共同体范围内,比如血缘宗亲或宗教的内部;其次,这种绝对信任的关系非但是脆弱的,还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伪装了“自我”的真实面貌。譬如,在之前热映的电影《周处除三害》中,信徒对尊者是绝对信任的,然而,尊者却把信徒当成ATM机看待,无论这些教众如何全身心地交付自我,他们之间也依然是一种欺骗关系。当信徒们让渡了自己的一切,上帝并没有降临,因为他们不知道,尊者永远不等同于真正的上帝,他只是充当了信徒与上帝之间不靠谱的中介,一旦这个作为中介的“自我”开始无限膨胀,那么所有人的让渡都只会加速魔鬼的诞生。当陈桂林笑着击毙那些顽固的信徒时,电影表达的是:一个曾试图通过让渡自我来解决问题的失败者,在与无限膨胀的自我作出决断。所以,膨胀的“自我”可能不是自己,还有可能是他人,由于这个“自我”的存在,绝对信任的关系可能随时会爆炸。这就好比《悲惨世界》中的主教明知冉阿让是个罪犯,但仍然待之以信任,冉阿让也确实因为这种关系而改造了自我,重新看待这个世界,但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面对的会是冉阿让呢?

不难理解,西方前现代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在宗教共同体之上的,在宗教构建的纽带中,以“人-上帝”关系为基础的“人-人”关系或许是可行的。但现代社会建立在世俗性之上,上帝的社会功能在事实层面已经失效了,现代社会的观念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那么,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应当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建立一种良好关系呢?《天花乱坠》给出的方案是,个体应当具备一种自我反思的态度,忠于他者的优先性。这种反思的本质就是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反观自己。这种反思的过程就是拥有这样一种确信的过程,即确信自己对他人已经有所理解,同时确信他人已经知道了自己对他的这种理解,继而再与他人进行交流。换句话说,就是先要体察他人的处境,再来考虑自己的意图能否合理。在这种关系中,他人是第一位的,因为如果没有他人的参照或支撑,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永远是主观的,一个人具备了反思态度就能够使自我不断更新、不断生成,而这种更新与生成的动力皆源于他者。

这种自我反思的态度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仁”和“礼”的思想。仁,即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礼,则是规范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通过自我反思,人们可以更加自觉地践行仁爱和礼仪,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和谐、友善的氛围。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强调“内省”和“修身”。自我反思正是内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修身来完善自己。

事实上,自我的主体性与他人的优先性并不矛盾。把两者精妙地结合起来,首先就要求自我要清楚地认识到,从个体的视角审视一切、统握一切而得到的结果不是真理而是盲见。只有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来反思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才有可能克服盲目的主观性臆断。其次,当克服了主观性臆断之后,主体性就能够拥有一个他者化的视野,此刻的个体不是在“以我观物”,而是抱着“以物观物”的态度在进行工作,就会对这个社会上的他者感同身受。最后,这种感同身受的状态意味着个体理解了他者对自身的需求,从而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融入社会当中。可以说,自我与他人的互动,不仅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更是让自我实现走向社会场域的过程。对每一个人来说,有效信任他人的前提就是拥有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意识,充分认识到马克思所说的“是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继而再去言说,再去有所为。

书中对当下网络交往环境有一个侧面的揭示:“歧见双方往往寸土不让,分毫必争,相摧相激,相争相计,相互之间自认占据道德制高点,将自己的逻辑往最锐利、最极端处发挥,而不给对方留下任何言论余地。即便在亲友之中,一言不合,就将对方拉黑。”如果只是自大地强调主观的自我,就会远离真理,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则会引发戾气。要知道,膨胀的自我造就的可能就是“他人即地狱”的悲剧。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减少情绪内耗的第一步就是要清楚自我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第二步才是思考如何与他人交流,如果在第二步加重了情绪内耗,那么烦请回到第一步重新试一下。

2024-09-25 □王北海 ——读朱国华《天花乱坠》 1 1 文艺报 content76444.html 1 人际交往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