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少数民族文艺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与新变

□邱 婧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学也富有多样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之初就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文学概念也贯穿于新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之中。“十七年文学”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话语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风情与社会主义新文学的结合;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少数民族文学步入多元化书写的繁荣时期,创作话语也倾向于返回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叙事与抒情。

进入新时代,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十分繁荣,《民族文学》和各地的文学刊物刊发了大量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出版数量也逐年增多。10年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也发生了重大的话语转向,呈现出多元性与现代性同在、中国性与世界性并存的特征。究其发展脉络,这种转向大概可以分为社会历史题材的书写、少数民族乡村振兴题材的书写、全球化时代民族地区生态的书写等方面,彰显了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繁荣发展的面貌。

自国家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作家伊始,作家们就积极以本民族的历史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为题材进行创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者们更为注意探索“重返历史”的过程,因此历史抒情十分常见。在这个富有弹性、不断自我更新的文学场域中,诗人、作家以主体的自我发声来进行文学的重构与想象。

在近10年的少数民族文学中,历史题材依然是重要主题之一。有些创作者从全球化语境出发,对文化历史脉络以及创作范式进行积极探索,有些创作者从与文学相关联的历史细节入手,将文学置于具体的历史节点之中,还有一些新近开始写作的青年创作者以民族文化氛围为背景,运用跨学科视角进行书写。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报告文学,均显示出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鲜明特征,即将宏阔历史与具体现实进行关联,在一种总体意识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在10年来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相关的作品逐渐增多。作家们立足于时代发展大背景下农村变迁的现实问题,叙述农民在文化心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以及农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变,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与民俗元素的书写,也增添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10年来,少数民族作家们尤其重视对新型乡村风貌、农民形象、农业模式的塑造。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变得频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这在乡村振兴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同样有所体现。这集中表现在对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书写中。有些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的作品,并没有沿用传统的外来帮扶视角,而是侧重讲述贫困户自身的奋斗,令人耳目一新。这些作品除了知识分子视角的在地性观察,有些还与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相关,对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多有涉及。

在中华民族丰富悠久的文学传统中,生态始终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面向。在少数民族史诗、歌谣、口传文学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表达得十分明显。在近10年的创作中,作家们依然保持了这样的自然观念,并付诸创作实践。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话语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更是突出了生态书写的面向,尤其是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学与史诗中蕴含的自然观与生命观,在当代创作中彰显出新的活力。当少数民族创作者将目光投向更加写实的民族地区的日常生活时,也通常会将生命与自然相联结,因此在观照传统民俗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时,通常会有两种不同的视角:场域的转换和时间的流转。

有些作品反映了少数民族群众亲近自然并注重环保,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也有作品将人类置于整个世界景观之中,不仅体现人对生命的认知,还体现出保护生态的自然观念;还有一些作品从自然主义的书写模式出发,表现生态的新近变化,并由此引入极富现实意义的生态保护问题。有些动植物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图腾象征,作家巧妙地将其放置在现代性背景中,其生存境遇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进而映射社会现实问题,触发读者对于生态问题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我们可以通过生态主义书写来管窥1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多重面向:基于特定的生态环境,转向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生成、传承和弘扬的地理空间,同时书写人与自然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生态书写不仅仅是地域性的,还具有世界性的文明意义。

少数民族文学题材的多样性与创作队伍“多代同堂”之间的关联等新的议题,在近年来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同样值得关注。不可忽视的是,越来越多青年创作者不断开拓出新的题材领域,既有宏大叙事的面向,也有个人化的经验表达。面对多重的文化场域,其身份有时还会自觉发生转化。还须关注的是,在全球化的巨大洪流中,“流动”作为一种特质,始终为新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提供着新的命题。

在这些创作新变中,还可以看到由“向内性”向“开放性”的转变,即少数民族作家不再专注和局限于封闭式的传统文化抒情写作,而是积极思索不同族群的交往经验与日常生活,并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思考,对全球化和现代性语境下少数民族社会的变迁予以观照。

10年来,中国作协组织实施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资助了数百项文学选题的出版,尤其重视对少数民族新人作家的培养。鲁迅文学院举办了系列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在中国作协会员中,少数民族会员占据相当大的比例。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社会学家费孝通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方式和路径。在10年来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民族的作家既关注到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又都注意到了“美美与共”的意义。

1949年,茅盾在《人民文学》创刊号的“发刊词”中提到要“开展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学运动,使新民主主义的内容与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形式相结合,各民族间互相交换经验,以促进新中国文学的多方面发展”。可以看出,自那时起,我国的官方刊物就已经注意到少数民族作家的培养,并且从期刊编选、文学评奖等诸多方面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在1980年9月2日发出关于“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的联合通知,后来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这一名称,每4年评选一次,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列为中国作协四大全国性文学奖项。近10年来,“骏马奖”先后评选了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评选出74部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和13位优秀译者。这极大地推动和激励了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力作的创作,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时代特征,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学层面的支撑。获奖者既有早已活跃在文坛的知名作家,也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和译者们。

在骏马奖获奖作品中,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题十分突出。例如,《西南边》《神授·魔岭记》《时间悄悄的嘴脸》《在高原》等作品,均体现出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多样性和多民族交往的真实经验,着重凸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呈现出少数民族文学多元共生的文化特征。还有《驻村笔记》《悬崖村》《海雀,海雀》这样的现实题材作品,真实展示了当下少数民族乡村的变迁。此外,文学奖项在推进少数民族双语创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理论话语建构。10年来的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面向:聚焦构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学术史;直击创作现场,观照少数民族文学新人新作;多元文艺理论介入的比较研究。

聚焦构建学术史的过程,实际也是学术界反观、反思和持续开拓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的过程。如“如何立足现场,做一个忠实的记录员与即时的批评者”这样的问题,在近10年得到了系统思考和总结。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的“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两个学术会议均在不同时期围绕“中国少数民族当代作家文学的理论建设”展开对话式研讨,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成果积淀。代表性成果有李晓峰、刘大先的《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和汤晓青主编的《全球语境与本土话语: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十年精选集》等。中国作协的“少数民族文学论坛”持续围绕“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也结出了丰硕成果。

10年间,少数民族文学学者们著述颇丰,有学者致力于文学史编撰,也有学者就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折射出的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共同推进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学术史的工作。代表性的有朝戈金主编的《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中少数民族文学理论部分,李晓峰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丛书,姚新勇、刘大先、邱婧主编的两套十卷本《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丛书,罗庆春的《双语人生的诗化创造: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与实践》,赵志忠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杨彬的《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汉语写作研究》等。

《民族文学研究》和《文艺报》的少数民族文艺专刊等重要的学术平台,也在10年来大力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的话语建构,刊载了大量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评论和动态,参与建构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论批评。多位学者发表了对少数民族文学现场的年度综述及各历史时期的综述,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趋势、话语样态、题材内容等方面展开讨论,从而建构了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史。民族文学刊物的作用也愈发凸显,国家级刊物如《民族文学》和各地民族文学刊物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不断推出少数民族作家的优秀作品,并将优秀的汉语文学作品翻译给少数民族读者,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交流作用。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也得到了广泛的翻译、传播与接受。近年来涌现出大量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在国际学界已经有不小的影响力。如何看待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如何进行跨区域性的海外传播及研究?如何在国际学术视野下审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新进展?这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重点。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取得了亮眼成绩,在创作、出版、翻译、传播、学术研究等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中国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学扶持机制,激发了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生产;少数民族作家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自觉性追求,以及对于当下正在发生的新变的反映、对于本族群的历史性回顾,共同构成了多元化、多样性的多民族文学景观。

(作者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2024-10-11 ——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与新变 1 1 文艺报 content76535.html 1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