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新作品

留下个路标给后人指路(报告文学)

——对口支援西藏的闽粤故事

□傅逸尘

西藏,曾经是他们眼中的诗和远方,如今是他们心灵的故乡和牵挂。连接目光和心跳的是青春路、时间河,他们用生命蹚过。

——题 记

尼洋阁 尼洋河

在林芝市八一镇的娘乳岗上、尼洋河畔,矗立着一座高36.9米的五层阁楼式建筑——尼洋阁。21世纪初,连续两批次的福建省援藏工作队接力奋斗,为林芝市留下了这座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的地标性建筑。

现如今,无论开车还是步行,从尼洋河大桥进入林芝市主城区,最醒目的就是这座融合了汉藏两种建筑风格与形制的阁楼,内部构型和装修则完全是工布藏式风格。登临阁上,可俯视巴宜区全貌,能看到尼洋河上最大的“跨桥”“娘乳”两块湿地,还可仰望比日神山、阿布堆珠等一众神山。

尼洋阁内,承载着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还有中国第一个门巴族和珞巴族文化展示馆。尼洋阁外,藏东南文化博览园已建成开放,初具规模。尼洋河在尼洋阁脚下奔腾流淌,不舍昼夜;尼洋阁在尼洋河畔庄严矗立,美轮美奂。尼洋阁、尼洋河共同见证着林芝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成为当地一组亮丽的自然和人文名片。只是很少有人知道,魅力独具的尼洋阁,有着怎样的身世和来历。

2024年6月下旬,曾任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西藏林芝地委副书记、行署常务副专员的陈秋雄,时隔十四年重又踏上林芝的土地。作为福建省援藏干部人才代表,他是来参加林芝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重走援藏路”活动的。越野车经过尼洋河大桥时,他一再嘱咐司机慢点,再慢点。他把头探出车窗外,目光透过厚厚的镜片、越过宽阔的尼洋河,在尼洋阁上停留了好一会儿。尼洋阁——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这里凝结着他和“闽五援”队员们共同的智慧、情感和心血。

多年从事组织工作的经历,使得陈秋雄既注重实践又思维活跃。“闽五援”这个队名,就源自陈秋雄的创意。“当时为了能随时随地凝聚、振奋、激励团队,我就起了个队名,上口,好记。”说起队名,陈秋雄这个总领队一脸骄傲。团队经常会喊起口号:“闽五援,干!”工作干得好,“闽五援”的口号和品牌也越来越响亮。此后的福建省援藏工作队都沿用了陈秋雄的创意,到现在已经是“闽十援”了。

正午时分,参与“重走援藏路”活动的团员们集体来到尼洋阁参观。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团员们来到三楼展厅。看到玻璃罩里那座巨大的“沙画坛城”,陈秋雄抢步上前,双手微微颤抖,抚摸着玻璃罩,嘴里不住地喃喃着:“还在,还在。完好就好。”

“沙画坛城”是藏传佛教中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之一。每逢大型法事,寺院中的喇嘛们会用难以计数的彩色沙粒进行佛教题材的沙画创作,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但是,喇嘛们呕心沥血、极尽辛苦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不用来向世人炫耀它的华美。一俟法事结束,沙子描绘的世界会被毫不犹豫地扫掉,顷刻间化为乌有。彩色细沙将被装入瓶中,倾倒入河流,归为寂灭。

过去,“沙画坛城”作为一项师徒间口口相传的技艺,也是雪域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存在,只在隐秘的宗教法事或者贵族的文化生活中出现,普通百姓难以看到实物。在深入了解、研究西藏的历史文化,并咨询了相关政策、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后,陈秋雄做出了一项富于前瞻性的决定。通过队员王加胜邀请来自布达拉宫的高僧曲扎,聘请工匠,严格依循传统的宗教仪轨,历时九天九夜,在尼洋阁的三层展厅中央,现场制作了这幅尺寸巨大、具有丰赡文化内涵和高超技艺水平的“沙画坛城”,为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留下了独特而珍贵的镇馆之宝。由是,以往传说中神秘的文化符号,终于以实物的形式可以被普通参观者看到。

时隔多年,看到自己当年投入巨大心血才得以实现的“作品”,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持续感动、震撼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观众,让他们得以近距离欣赏到西藏历史文化的精华,陈秋雄心中的激动、感喟、欣慰、骄傲,自是可以想见的。

2007年7月,援藏工作开展伊始,经过扎实的走访和调研,一个重要课题开始萦绕在陈秋雄脑际。那就是,“仅有物质援助还远远不够,更深层次、更长远的是文化援藏”。他意识到,以往援藏工作更多是给钱给物,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但援藏工作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争资金、搞项目上,还要在实施项目建设的同时主动融入西藏本地经验,挖掘、保护、传播好西藏优秀的历史、文化。

林芝地处藏东南,门巴族、珞巴族也聚居于此,他们和工布藏族、汉族等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丰富而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很多都属于劳动记忆,口口相传,没有文字等形态,因此也就特别分散,容易消失。如何有效保护,甚至是抢救性保护这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陈秋雄在“闽五援”把“文化援藏”作为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获得队员们的一致赞同和全力支持。

当时,福建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把刚刚建好的尼洋阁交到了“闽五援”手中。此前更多是基于林芝市容市貌的考虑,要为当地打造一个藏汉风格融合的地标性建筑。具体的功能和使用方式尚未确定,有说要建成寺庙的,有企业想买下当作办公楼的,甚至还有商家想要在里面开火锅城的。对于这些设想,陈秋雄都没有同意。他想要为崭新的尼洋阁注入文化的灵魂,增添历史的分量。在他的主持下,终有了建设“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动议。

刚开始,博物馆的整体设计和布展工作是交给来自拉萨的专家和专业团队在做。然而,七八个月下来,对方发现资料太少、难度太大,最后关头还是选择了知难而退。工程难度太大,时间所剩无几,陈秋雄下决心,由“闽五援”自己来干。当时,援藏工作队一共四十几个人,其中二十来个人在市区工作。他们先找资料,做案头工作,再分门别类搜集实物,邀请西藏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师同步设计展厅。

陈秋雄有个朋友当时在北京的《中国西藏》杂志做编辑。他从朋友处找来几十期杂志,堆起来小山一样高。他和队员们从第一期开始一页一页地翻找,凡是与藏东南历史文化有关的内容和报道,都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很多非遗内容,之前没有现成的文字表述,这下终于有了可靠参考。根据这些图片和文字报道,陈秋雄和队员们分头下乡去做田野调查,按照民俗、文化、音乐、传统手艺、建筑形态等不同范畴分工寻访、搜集实物。有的实在找不到现成实物,他和队员甚至发动朋友去拉萨八廓街上的古董店铺挨家扫货。

展板的内容如何呈现?解说词怎样书写?陈秋雄和十几个队员聚在大会议室里,逐字逐句推敲。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晚上和节假日,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干的。对于展馆一进门的序厅设计,陈秋雄和队员们也花了好多心思,最终邀请福建籍漆画大师唐明修与西藏著名画家韩书力携手,联袂打造以文成公主进藏历史为题材内容的大型漆画壁画《教化图》。这幅彰显藏汉文化融合的精品漆画重器,就镶嵌在尼洋阁一楼正厅,堪称“沙画坛城”之外,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另一镇馆之宝。

前后历时两年,最终赶在“闽五援”本期援藏结束前夕,2010年6月,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在福建省两批次援藏工作队的无缝衔接、接力奋斗下,美丽的尼洋阁被注入了文化的精魂,重装亮相,焕彩新生。

在“闽五援”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米林县组织编撰了藏文版县志,还专门投入资金,实施珞巴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完成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闽五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当时全国唯一非文化单位获此殊荣的特例。

援藏期间,陈秋雄还主编了一本二十几万字的通俗读物《我们的家园》。当年,在走访调研过程中,陈秋雄发现西藏当地有的干部、学生对于西藏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不是特别了解。为此,他萌生出自己编书的念头。他约请福建师大的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细致梳理相关历史,从官制、地理、文化、语言、人种、基因、宗教等多方面来论证和彰显藏汉一家亲的主题,生动揭示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我们的家园》2009年出版发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首印一万册。除了免费发放给林芝当地的干部、群众、学生,还分发给其他各地市,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和反响。

走出尼洋阁,陈秋雄频频回望这座自己和队员们曾经呕心沥血、并肩奋斗打造的博物馆。尽管增加了更为丰富、具体的内容,但基本的展陈格局还和他们当年留下的一样。十四年过去了,他们好像从未离开。午后的阳光耀目灼人,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林芝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亲切会见援藏干部代表时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谈到援藏精神,陈秋雄动情地说:“尼洋阁项目是四批建硬件,五批建博物馆,六批建园区,三批次福建援藏人接续奋斗、历时十年,终于完成这项壮举。”按照中央部署,2016年7月起,福建对口支援西藏地区从林芝市调整到昌都市。广东援藏工作队接过了福建的接力棒,对尼洋阁整体建筑和博物馆展品进行了扎实有效的维护保养,持续投入建设藏东南文化博览园。这个尼洋河畔的璀璨明珠、林芝市的文化地标,在闽粤援藏工作队的压茬接力中,越发彰显出穿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发源于米拉山西侧错木梁拉的尼洋河,在林芝市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是工布藏区的母亲河。从“闽五援”到“闽十援”,时光如水,奔流不息。尼洋阁——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陈秋雄和援藏工作队队员们为后来者留下了一座清晰而生动的、实体的亦是精神的路标。

是的,看到尼洋阁,过了尼洋河,就到了林芝市……

墨脱路 墨脱情

“天啊,这里哪有路呀!”2004年6月,作为广东省第四批援藏干部,许晓珠徒步走了五天四夜,从林芝前往墨脱就任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2024年6月下旬,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实施30周年之际,许晓珠又走上了那条令他刻骨铭心的“天路”。

越野车在墨脱公路上飞驰。平整的水泥路面上,满载物资和人员的各型车辆络绎不绝,透露出与公路两侧高山绝壁、狭窄河谷略显反差的繁华信息。一排排崭新的高压电塔上拉出一道道“银色丝线”,从山腰向山顶和无尽的远方伸展。已经是第十批次的年轻援藏干部好奇地追问前辈,当年怎样跨过一道道“关卡”,闯出一条原本没有的路?许晓珠定定地望着车窗外,不知从何说起,一时语塞。

他还清晰记得第一次进墨脱时的伤痕累累、狼狈不堪,半路上就已心生迷茫和退意。一进县城,却见农牧民群众、学生们载歌载舞、夹道欢迎,给他献上洁白的哈达。县委书记带着县领导列队迎接,还集体给他唱了一首《为了谁》。他含着泪边听边跟着唱,曾当过五年兵的他当然清楚这首歌的深意和分量。

徒步进墨脱的第三天,许晓珠在日记中写道:“在路上,见到一名9岁的儿童背着约有10公斤重的物资蹒跚地走着,不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背这么沉重的东西,就要替孩子背背行李,但遭到孩子的拒绝。孩子说,要在假期中挣点学费。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不通公路给墨脱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

100多公里蜿蜒起伏的“天路”穿越多个气候带,从海拔4300多米的多雄拉雪山陡降至毒虫遍地、野兽出没的热带雨林,经历近2000米的垂直落差后,一寸寸铺展到喜马拉雅山脉的褶皱里,延伸到雅鲁藏布江的峡谷中,最终汇聚到墨脱农牧民群众期盼、焦渴的目光里。因为不通公路,墨脱的老百姓祖祖辈辈过着人背马驮、刀耕火种的困苦生活,愁路、盼路、修路,墨脱人望眼欲穿……

越野车的音响里,传来一段熟悉的旋律。“路啊路/路啊路/曲曲折折/反反复复/路啊路/是你创造了路/还是路塑造了你……”一首老歌《墨脱路》将许晓珠的思绪拉回现实。

回广东工作多年,许晓珠始终牵挂着西藏,牵挂着墨脱,每天都关注西藏新闻,就连自己的车里播放的都是藏歌。但对于《墨脱路》这首歌,他却有意回避。当年,在墨脱流传着一句话:“没有走过墨脱路的人,不要在墨脱人面前说路。”歌词背后的凄凉和沉重,他最有体会。这条折磨他、困扰他的“天路”,也砥砺他、成就他。

“看,到多雄拉隧道了!”许晓珠的视线一下子暗了下来。爬雪山、蹚激流、闯原始森林、过老虎嘴……一帧帧画面在脑海里闪回。他仿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闯入一片充盈着理想情怀和英雄主义的精神荒原——似重获新生般打量着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

经过密集而广泛的走访调研,摸清情况后,许晓珠提出“以修路为全县工作中心”的建议,并获得县委批准。为了修路,许晓珠曾14次徒步进出墨脱。翻越雪山,体力透支、高反严重令他痛不欲生、几度昏厥;泥石流、塌方、雪崩、滚石,地质灾害突如其来,他和背夫一起历经数次生死考验;为掌握修建公路的第一手资料和关键数据,他跑遍了全县8个乡(镇)48个村,不断完善调整思路,甚至还和交通局的同志一起用皮尺丈量瓶颈路段……为了汇报工作、论证项目、争取资金,他53次奔波在林芝到拉萨的路上,最多时一个星期跑了3次。那三年,他当真把自己“豁出去了”。援藏期满之前,历史上因各种原因几度“冰封”的墨脱公路终现曙光。通乡镇公路计划列入西藏自治区交通“十一五”规划,县外公路也完成前期勘测设计,列入国家“十一五”交通建设重点规划。

2007年7月,许晓珠离开时,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墨脱公路项目还没有建成,他依然要徒步走出墨脱。这多少有些悲壮,甚至残酷。但是他用初心和忠诚,用鲜血和汗水,给后人筑起了一个清晰的路标。“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后批次到来的援藏干部,循着路标出发,接过了许晓珠的接力棒,持续奔跑在修建墨脱公路的征程上。

2013年,历经磨难的墨脱公路在当地群众的千呼万唤中终于建成通车。许晓珠受中央电视台“通车直播节目”邀请进行视频连线。“人这一辈子能干成的事很少,但是墨脱的路我走得无怨无悔……”话未讲完,他早已泪流满面。

当年许晓珠徒步翻越多雄拉雪山至少要花一整天,而今越野车从隧道穿山,只用了20分钟。隧道尽头,阳光灼人而刺目。墨脱县城近了,更近了。

墨脱气候舒适,风景壮美,物产丰盈,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后,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探秘。万亩茶园收获的“金叶子”、雅江下游的冷水鱼养殖、热带水果种植等新增的特色产业,为当地带来了致富新路径。住房、教育、医疗、通讯等民生事业在援藏工作队的接续奋斗和大力支持下,有了极大改善。

故地重游,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让许晓珠感觉到些许陌生。事实上,他从未离开,这片土地、这里的人们都和他紧密相关。就任佛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之后,在他的努力推动下,学校与墨脱县开启了“党建铸魂、技术培根”的脱贫攻坚、科教冲锋新征程。“党建+科技+产业”,师生共做脱贫攻坚“拓路人”。2016年以来,学校先后派出50余名师生前往墨脱县工作,最新科研成果跨越山海落地转化,为墨脱产业发展赋能增值。前年,墨脱县一项重大土建工程遇到技术瓶颈,当地缺乏相关专家,有关部门向许晓珠求助。许晓珠想到学院两位年近退休的老教师夫妇恰好是该领域的专家,便数次登门拜访。老教师夫妇被许晓珠的诚挚和对墨脱的深情所打动,毅然同意以“柔性援藏”的方式去墨脱工作。到达后,夫妇俩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投入调查研究、工程踏勘、项目评审等工作,为提高墨脱县工程管理水平贡献自己的专长。

墨脱公路开通后,墨脱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农牧、水产、土木、会计、兽医等各专业急需高素质专门人才。许晓珠得知情况后,当即结合“专招公务员”项目组织应届毕业生进行相关政策宣讲——“我眼中的墨脱和未来的墨脱”。讲至热烈处,许晓珠还现场为同学们唱了一首《墨脱情》:“林芝有两条小路呀望不到头/我站在岔路口伫立了好久/一个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而我选择了这一条墨脱的小路/也许你不会理解此刻的我/我在墨脱是多么艰苦/既然已经选择我就无怨无悔……”

唱到动情处,许晓珠眼中噙满泪水,讲台下,同学们掌声雷动。

受到许晓珠不平凡的援藏经历和深切的家国情怀的感染,2017年当年就有3名应届生主动报名援藏,至今已经累计有12人在西藏工作,其中有7名女生。每个学期,他都要给学生们讲授主题为“我的援藏经历”的思政课,说励志、谈规划,厚植家国情怀。在许晓珠的推动下,2021年学校实施支教项目,每学期组织一批学生到墨脱,当前是第七批,共计36人,累计投入资金46.8万元。

此外,许晓珠还默默地干了一件“大事”。早在援藏期间,他就盯上了墨脱本地水果香橼,想把这种热带水果的种植、加工产业化。2021年4月,在他大力牵引下,佛山大学与墨脱县农业农村局签署合作协议,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利用专业手段分析测定香橼的营养价值、探讨种植潜力和深加工前景,为墨脱香橼的推广及开发利用奠定科研基础。许晓珠想要为墨脱新增一项致富产业。

许晓珠的手机里有多个援藏援疆微信群,里面的讨论交流十分活跃。前不久,许晓珠在“佛大2019援藏援疆群”里发了一条信息:“咱们辛辛苦苦从墨脱移植过来的香橼树,染上了柑橘黄龙病,非常痛心。”这条信息立刻得到学生们的高度关注,大家群策群力,想出各种渠道和方法应对。

“90后”的刘后周是佛山大学选派前往墨脱的优秀学生代表,分到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工作,现为背崩乡副乡长。到墨脱后,刘后周利用农学专业优势,指导农牧民开展病虫害防治,把论文写在了墨脱的大地上。他结合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水果经济带建设,带领群众将达木珞巴民族乡打造成特色专业种植乡,上万株特产果树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的亮丽风景。群众给他起了“西瓜小哥”等很多亲切的外号,每一个外号都印证着他与当地群众的深厚情谊。如今,他已经考取了西藏大学生态环境专业博士研究生,还在墨脱成家、扎根了。刘后周曾对同在墨脱援藏的同学说:“我们要沿着许晓珠书记他们修建的扎墨公路,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越野车终于开进了墨脱县城。当年许晓珠要花四天多走完的路,如今只用了4个半小时。就像他当年第一次到达墨脱时一样,迎接他的依然是动人的歌声、洁白的哈达。不同的是,墨脱如今还有他的学生们在这里安家扎根、接续奋斗。前些天,得知许晓珠要来墨脱,刘后周兴奋地打来电话:“许书记,如今我们又变成了您。我们在墨脱等您。”

央朗藏布河边的经幡阵迎风招展,多雄拉雪山沉默无言。第四批援藏干部许晓珠接过第十批援藏干部献上的哈达。“一条无尽的小路/一行无声的脚步/留下个背影给后人的眼眸/留下个路标给后人指路……”耳畔又响起这首令他无限感喟的《墨脱路》,他终于知道该怎样回答年轻援藏干部在车上的追问了。

许晓珠的眼圈红了,心底早已山呼海啸……

2024-10-18 ——对口支援西藏的闽粤故事 1 1 文艺报 content76596.html 1 留下个路标给后人指路(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