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新闻

“笔耕组”的批评精神

□刘 璐

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之下,回望1980年代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笔耕组”文学批评活动,萃取其文化批评精神,对促进新时代评论事业的发展具有启迪意义。

1980年代初,一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队伍——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笔耕文学研究组”(以下简称“笔耕组”)成立,开始频繁地活跃于中国文学批评的舞台上。“笔耕组”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专注于文艺理论研究和作家作品评论,特别关注中国西部,尤其是陕西地区的文艺创作实际。“笔耕组”以其有效且高频的文学活动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关注,被誉为“集体的别林斯基”。他们的文艺批评实践不局限于理论思考,而是以变革现实的热情参与社会实践现场,力求通过文艺理论将文学理想转化为社会实践。

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笔耕组”的文学批评精神。

一、秉笔直书,笔耕不辍。中国历史上的史家传统强调秉笔直书,西汉时期司马迁将先秦时期的“书法不隐”和“据事直书”的史书编纂原则发展为《史记》的“实录”精神。关中地区的秦人承袭了先辈秉笔直书的史学精神,这份弥足珍贵的遗产以集体无意识层层积淀、渗透于秦人的心魂之中,锻造出秦人率真、刚直的文化性格。

“笔耕组”怀持对文学负责的庄严心态,将文学视为神圣的事业,采用“剜烂苹果”的批评方法,坦诚地指出作家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费秉勋指出贾平凹创作有“混沌抽象的弊病”,还有人批评陈忠实“根本就不懂小说为何物”。这种严厉、尖锐、直率的批评风格,却使陕西作家受益匪浅。在“笔耕组”的批评事业中,批评家与作家既是挚友又是诤友,他们的批评出发点是希望文学进步,批评家与作家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当时,“笔耕组”成员正逢人生盛年,意气风发地活跃于文坛。他们的批评意见不仅在会议上发表,还以文章的形式得以保存。1980年至1984年,《延河》杂志刊出“笔耕组”批评陕西作家的文章15篇,而《文艺报》亦刊出“笔耕组”成员刘建军、肖云儒、胡采、李健民、李星、王愚等人批评陕西作家作品的数篇文章。这些批评文章不仅承载着“笔耕组”的文学追求与理想,也展现出他们对人民和时代的勇敢担当。

二、守正创新,服务时代。从1981年到1985年,“笔耕组”遵循全国文艺发展的大方向,围绕文艺界的热点理论问题,结合陕西本地文学创作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四次主要活动:一是1981年3月有关文学真实性问题的讨论,对路遥产生了较大影响,《人生》可以说是这次真实性理论的文学产儿。二是1983年4月讨论现实主义和现代派问题,会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中西文艺发展比较、汉民族文化美学精神、现实主义如何吸收现代主义因素多个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三是1983年持续9个月的“小说创作提高与突破笔谈”,讨论队伍阵容庞大,除了“笔耕组”成员外,也有外地批评家缪俊杰、阎纲、何启治等。四是1984年至1985年中篇小说创作研讨会。会议上,群贤毕至,共同为陕西文学的突破与发展献计献策。需要注意的是,在“笔耕组”正式成立之前,胡采、王愚、畅广元、费秉勋、刘建军等人便以《延河》编辑部为中心开展活动:包括1977年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1978年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1979年小说和诗歌作者座谈会和文艺评论座谈会、1980年“太白会议”等。这些会议的议题与时代、社会发展休戚相关,批评家以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鲜明的人民意识和介入文学现场的情怀,守正创新,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复兴与繁荣。这些活动可视为“笔耕组” 的前期准备,从批评队伍的建设到理论储备,为“笔耕组”的成立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帮学传带,薪火不灭。为了推动本地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笔耕组”成员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关注,与特定作家结成对子,就文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作家创作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例如,蒙万夫和刘建军指导柳青和陈忠实,费秉勋指导贾平凹,李星指导路遥,薛瑞生指导京夫,肖云儒指导邹志安等。这种指导关系不仅促进了作家的成长,也形成了批评家独特的研究方向,使得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相互依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陕西当代文学批评队伍中,胡采作为第一代批评家,与王愚、李星、刘建军、畅广元、肖云儒等“笔耕组”成员第二代批评家,以及赵学勇、韩鲁华、仵埂、李继凯、邢小利、李国平、段建军、李震、周燕芬等第三代批评家,形成一个连续的批评传统。“笔耕组”如同一根红色的纽带,将三代文学批评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确保批评传统的赓续。在1981年至1985年“笔耕组”的活跃期,胡采和王愚等前辈召集高校及其他文化部门人员展开文学活动。随着1985年1月《小说评论》的创刊,陕西文学批评进入了后“笔耕组”时代(新闻发布不再以“笔耕组”名义出现),第二代、第三代批评家在《小说评论》的平台上继续开展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活动。在陕西文学批评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代际传承,资深批评家对年轻一代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文学批评的圣火得以传递。例如,李国平在1982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作协,跟随胡采、王愚、李星等前辈参与“笔耕组”的文化活动,渐渐领悟文学的精髓,并在2005年担任《小说评论》主编,继续传承文艺批评之薪火。在高校中,畅广元之于李西建、李震等学生的影响,以及刘建军、蒙万夫、费秉勋之于段建军、周燕芬等学生的影响,都是这种师生传承的典型例子。这些关系不仅促进了学术的传承,也保持了文学批评的活力和连续性。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2024-12-16 □刘 璐 1 1 文艺报 content77434.html 1 “笔耕组”的批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