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和800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古都。自永定门至钟鼓楼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思想在北京实践的“无比杰作”。北京中轴线上不仅有宫殿祭坛、城门城楼、道路街市、山水桥梁、报时建筑等一系列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承载着民间传说、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都城北京的灵魂和脊梁,而且是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和中国智慧的集中载体。它不仅亲历了北京城市的演进过程,而且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折变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不断发展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北京中轴线自元代至今已存在700余年,而中轴线作为都城规划设计基准线的历史更为久远。然而,长期以来并没有中轴线之名。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学者们发现中轴线之实、“取实予名”并不断发展的结果。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梁思成在1932年发表的《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一文,对于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梁思成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总结中国建筑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时使用了“南北中线”一词,指出:“其中最明显的是依南北中线,左右均齐配置。”他将“南北中线”与北京相联系:“现在中国的建筑,还是完全这样,大至北平故宫和佛寺,小至‘四合头’的住宅,都还保存着这特征。”在完稿于1944年的《中国建筑史》中,梁思成开始使用“南北中轴线”一词,之后,“南北中轴线”成为梁思成经常使用的概念。
伴随着对首都规划工作的直接参与,梁思成对北京中轴线的阐述不断深入。他在1951年2月发表的《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写道:“北京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由南至北长达7公里余,在它的中心立着一座座纪念性的大建筑物。”在同年4月发表的《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中,他分析了中轴线对北京城的价值,指出“凸”字形的北京城是围绕故宫中心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8公里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延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在1954年发表的《祖国的建筑》一文中,他创造性地将北京中轴线与中国传统画卷之美相提并论。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梁思成之外,侯仁之在194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北平历史地理》中论述确定元大都城墙遵循的原则时,也明确提到中轴线,并明确使用了the central axis(中轴线)的概念,指出“钟鼓楼坐落在皇城中轴线延长线上”。而更早一些,为预防北平古建筑被战火焚毁,经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谋划,由建筑师张镈主持,绘制了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主要古建筑实测图,这时也有了对北京中轴线的整体认识。1948年11月,朱启钤在提到这批实测图时,有“北平市中心轴线”的说法。而这些实测图在后来出版时被命名为《北京中轴线建筑实测图典》或《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
可见,早在20世纪40年代,多位学者已经注意到北京城中有一条南北方向、居中而处、对北京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的轴线,并用“南北中轴线”“中心轴线”“皇城中轴线延长线”等予以命名。
世界纷繁复杂,人类通过命名来指代事物、认识事物并进行交流。荀子说:“名定而实辨。”正是这一“取实予名”的命名行为,使北京城居中而处的南北向轴线摆脱了有实无名、隐而不显的状态,成为具有自己的历史、形态、内涵、功能和价值的独立的、可辨识的文化事象。它不断启发学者们予以关注与研究,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渐成为一个对北京城市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极具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此,北京中轴线不仅为自身,也为它所属的首都北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与发展动力,甚至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历久弥新、多元一体打开了一扇门。
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明确了它是北京城市空间之轴的性质,使其继续发挥统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作用。尽管梁思成没有为北京中轴线下过明确的定义,但从他的系列论述中可以看出这条中轴线具备以下特性:第一,在形态上,它是“一根直线”。第二,在位置上,它居于北京城的中间,其两侧对称分布着诸多建筑。第三,在方向上,它是南北向的。第四,在功能上,“中心立着一座座纪念性的大建筑物”,“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综合起来看,梁思成主要是从北京城市空间之轴的角度来认知北京中轴线,即这条中轴线是北京城市规划的基准线。结合朱启钤、侯仁之使用“中心轴线”或“皇城中轴线延长线”的上下文来看,可以发现他们也主要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北京中轴线的。这种认识深刻地影响着北京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比如,被侯仁之视为北京城市建设3个里程碑之一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正是北京中轴线向北延长的成果和标志,而北京奥林匹克塔、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家会议中心、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馆等重要建筑同样沿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进行布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将北京中轴线继续向南北发展,向北延伸至燕山山脉,向南延伸至北京新机场、永定河水系。这对构建北京新的城市发展格局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使北京中轴线被视为一项文化遗产整体。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的北京中轴线上及其两翼对称分布的多种重要建筑设施,各有其名,各有其性,各占据一方,也各有其价值和功能,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它们不仅是独立的个体,而且彼此相关,构成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整体。也正是这种认识,使北京中轴线开启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进程。自2011年6月北京市正式启动“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到今天,“北京中轴线”已经成为一项文化遗产项目的专名,成为由一系列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空间序列综合体。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北京中轴线作为文化整体的内涵和价值以及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认知日益深化,并开始关注之前被忽视的道路和桥梁等文化遗产构成要素。
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和认识。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引出了北京中轴线从哪里来、长什么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经历了哪些变化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等一系列需要解答的问题。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北京中轴线被置于中国都城规划设计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之中,从而与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择中立国、象天设都的都城规划传统联系起来。由此,它既赓续着数千年都城建设的古老传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又表现出北京的文化特性,从而成为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伟大见证。
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深刻影响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北京城何以成为一个整体?这一整体的奇观又何以形成?只有提出北京中轴线的概念,才可以真正理解。正是由中轴线统领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将一系列重要建筑布局于中轴线上或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形成方位明确、中心明显、左右对称的鲜明特点,有的气势雄伟,含阳刚之气,有的布局严谨,有阴柔之美,主次分明,疏密相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装饰美观,色彩协调,才营造出整个北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使得北京城本身也是一个文化整体。
在观念层面,北京中轴线强化了人们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整体保护的意识。这一意识强调,不仅要保护其构成要素的某个具体的、有形的建筑物,还应该包括各个构成要素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文化整体在历史上生成和延续的情感认同和理念精神。在实践领域,北京中轴线整体保护目前已成为“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的抓手,正在深刻影响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并进而影响北京的城市形态与城市文化,成为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重要方面。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图典》系列图书共6册,沿着北京中轴线从哪里来、北京中轴线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北京中轴线以及如何保护北京中轴线的叙事逻辑,通过简洁精准的语言、兼具艺术性与知识性的图片、相得益彰的图文设计和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全面呈现北京中轴线的渊源流变、结构形态、文化内涵、遗产价值和保护工作,系统阐释北京中轴线历史之悠久、结构之严谨、形态之壮美、内涵之丰富、价值之珍贵、保护之用力,为中外读者展现北京中轴线的巨大魅力,以及为保护北京中轴线所做的积极努力。
这套系列图书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项目、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也是北京市委宣传部重点出版支持项目。很多领导和专家学者为这套书的编辑出版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系列图书的出版是群策群力的成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书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敬请方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为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传承发挥积极作用。
(图片来源:《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图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