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谭

李心草:用指挥诠释音乐的灵魂

□杨茹涵

李心草以“经典传承红旗颂”为主题,进行现场授课与示范指挥

在中国音乐学院二〇二四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李心草为毕业生拨穗

在今年的“中俄文化年”活动上,李心草在莫斯科扎里亚季耶音乐厅演出

李心草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授、一级指挥、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音乐舞蹈分委员会委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是首位进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执棒的华人指挥家。曾任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团指挥、韩国釜山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团长。2024年被中国交响乐团授予荣誉首席指挥称号。李心草致力于发掘和推广中国音乐,多年以来,不断复排打磨中国经典音乐作品,同时积极扶持新作品上演,组织创作和首演了许多当代优秀中国音乐作品。

对于很多普通观众而言,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疑问:除了给乐队现场提示,指挥究竟有什么作用?

的确,这看似简单的问题,恐怕很少有人能确切回答。指挥家要拥有高于常人的天赋,才能在近百人同时奏响的旋律中,敏锐分辨出是谁演奏出那些细微杂音。还得对音乐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理解,才能找到对乐谱全新的诠释方式。同时,指挥家还要在日常排练中,处理与乐手的关系,任何不充分的沟通与表达,都可能影响乐手发挥。指挥真正的魅力在舞台之外。

20岁担任中央乐团助理指挥,22岁在全国首届指挥大赛一举夺冠,23岁便成为中国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李心草,在舞台上有过太多的高光时刻。2022年,李心草来到中国音乐学院,成为这所学校的掌舵人,从背对观众的指挥台迈向面对学生的讲台,李心草将卓越的指挥艺术与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倾囊相授,致力于音乐的薪火相传。不论是作为“指挥家李心草”还是“老师李心草”,他都在用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传承音乐的力量。

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的中国音乐学院,在结束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后,院长李心草在办公楼6楼的会议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在李心草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一张照片,无论办公地点如何变迁,他都会将其悉心携带,照片上的人正是对他影响深远的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徐新。自1987年开始和徐新学艺后,李心草便始终将恩师视作前行路上的楷模与标杆。“老师家有个抽屉,里面总是存放着很多信封,每个信封上都写着不同的名字。而这些信封之中装着的,是一个个牙刷。”谈到此处,李心草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与怀念。原来,由于学生们常常前往老师家中上课、畅聊、深入探讨音乐问题,徐新老师总会热情地留学生一起吃饭,晚了就安排大家住在家里。抽屉里的牙刷,便是专门为留宿的学生们准备的,它们无声地见证着徐新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毫无保留的付出,也铭刻着一段段充满温暖与启迪的音乐传承佳话。

长笛引航,开启音乐之路

谈及自己的学习经历,李心草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起点——云南保山。“我走上音乐之路其实充满了偶然。我的母亲原本并不打算让我踏上职业音乐道路。11岁那年,我瞒着家里人偷偷报考了云南省文艺学校(即如今的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在考试现场,我用口琴吹了一首《牧羊曲》,又唱了一首当时流行的《再见吧妈妈》。老师们觉得我还比较有天赋,就询问我愿不愿意学习长笛演奏,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很多年后我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老师问的是其他乐器,无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我都会回答愿意。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但潜意识里对音乐的向往是非常强烈的,音乐对于我来说是最光明的事情,只要能踏入音乐学习的大门,我就心满意足。”

由于交通不便,那时从云南保山前往昆明,需要3天的时间。但路途的遥远艰辛并未使李心草却步,反令他对西山脚下、滇池之畔的求学时光倍加珍视。“当我初次拿到属于自己的乐器——新的长笛时,我爱不释手,甚至连睡觉都把它放到身边。”李心草第一次参与乐队排练是在他13岁的时候。他坐在乐队之中,正在指挥排练的老师瞬间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老师的指挥棒,老师如何指挥,他便怎样演奏,在他眼中,那位老师仿佛自带光芒。排练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收拾东西离开,空旷的教室里只剩下他一人。他缓缓走向指挥台,那一刻,他内心涌起一种强烈的感觉:站在指挥台上的感觉似乎比单纯演奏还要美妙。“后来,我召集了二三十名同学组建起一个小乐队,自己担任指挥,有空就带领大家排练。我们那时候条件很差,学校的琴房就是几间简易的茅草房,我们只能在走廊里练,在院子里练,在竹林里练,在滇池旁边练……可以说学校和学校周围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李心草回忆道。

1993年,年仅22岁的李心草参加了“全国首届指挥大赛”并夺得冠军。在仅7天的准备时间里,李心草就背熟了15部音乐的总谱。指挥所用的总谱与乐手所用的分谱不同,乐手仅需关注单行谱,而指挥则需同时兼顾钢琴、长笛、小提琴等所有乐器的谱子,要做到“一目十行”,除了要从左到右横向阅读外,还得结合纵向来综合考量。“指挥专业的学生都要学《总谱读法》这门课,读总谱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对总谱深入研究后,指挥脑海中会浮现出整个音乐的现场效果,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所以有时候可以说,指挥就如同翻译,将音符转化为生动的音乐语言,传递给观众。”李心草谈到,实际上,众多观众仅能看到指挥在舞台上表演的短暂瞬间,却不了解指挥在舞台背后所耗费的大量时间与精力。指挥最辛苦的并非是排练阶段,而是在别人都看不到的地方,在独自钻研总谱的时候。

1996年,李心草受奥地利著名指挥家莱奥波德·哈格教授的邀请赴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深造。维也纳是公认的“世界音乐之都”,因为语言不通,初到维也纳的李心草开始苦学德语,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他便能顺利听懂老师授课。这段经历也让他对音乐和语言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李心草认为,不懂语言,便难以真正理解音乐。“若想成为顶级的指挥家,关键并非仅在于才华,语言也至关重要。正如不会上海话就无法深入领略沪剧的精妙,如果不懂德语,又怎能透彻感悟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音乐中的深邃内涵?在某种意义上,语言即音乐,音乐即语言。”

自1999年开始,回到中国交响乐团的李心草率领乐团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访问演出。足迹遍布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悉尼歌剧院、三得利音乐厅等数十座世界顶级音乐殿堂。除此之外,李心草还曾多次在国家级外交活动的文艺演出中担任音乐总指挥,2016年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2017年厦门“金砖峰会”文艺演出《扬帆未来》、2018年随中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团访问朝鲜为朝鲜领导人演出、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以及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等活动的演出现场,都曾留下他指挥的身影。

指挥棒交接间,奏响传承新乐章

作为指挥家,指挥棒对于李心草有着特别的意义,在他的艺术生涯里,有3次意义非凡且饱含传承意味的指挥棒交接,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次是在2010年12月,在“中国交响乐之父”李德伦逝世一周年之际,李德伦的夫人李珏将丈夫生前珍爱的一根指挥棒,郑重地赠送给了时任中国交响乐团团长的关峡。而关峡则将这根凝聚着无数荣耀与音乐梦想的指挥棒递到了李心草的手中。在这一交接之间,老一辈音乐家的精神与信念,顺着指挥棒,悄然流淌进新一代音乐领军者的心田,无声地完成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音乐传承与使命交接。第二次是在2015年8月24日,92岁高龄的严良堃先生在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最后一场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指挥之后,在全场2000多名观众的见证下,将手中那根见证了无数辉煌瞬间的指挥棒,交到了已经成为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的李心草手中。这一次交接,李心草深知自己接过的不仅是一根指挥棒,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是传承先辈精神、延续音乐荣光的神圣嘱托。第三次则是去年,在“纪念鲁迅艺术学院成立85周年特别演出——《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音乐会”上,李心草从延安鲁艺文化中心主任刘妮手中接过“冼星海音乐指挥棒”,并用它指挥完成了整场演出。1939年4月13日,在陕北公学大礼堂,冼星海正是紧握这根指挥棒,首次指挥奏响了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当我接过这根指挥棒时,我的手一直在颤抖。这根指挥棒凝聚着先辈的音乐智慧与爱国情怀。当年,冼星海先生正是挥舞着它,率领无数革命者,唱出催人奋进的歌声,鼓舞着千百万革命战士浴血奋战、冲锋陷阵、抵御侵略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自诞生以来,《黄河大合唱》就凭借其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跨越国界与时空的限制,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地域奏响激昂乐章。回溯历史,1942年在缅甸曼德勒的演出意义非凡,那是《黄河大合唱》首次走出国门,由中国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音乐评论家、教育家李凌担任艺术指导,开启了它在国际舞台传播的序章。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黄河大合唱》音乐会在美国洛杉矶奏响,当时700余名满怀热忱的华人华侨与300多位来自全美各地以及加拿大的中美表演艺术家携手联袂、共同献唱,让世界再次领略到这部作品的磅礴力量。而去年在延安这片孕育了《黄河大合唱》的红色土地上的指挥经历,更让李心草深刻感悟到,这部伟大作品始终拥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它能够精准地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生动地展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并且持续不断地鼓舞着世界人民为和平而奋斗,其价值与影响力早已超越了音乐本身的范畴,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与文化瑰宝。“这样的作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璀璨星辰;只有继承、发展这样的理念,才能不断打开文化新格局,未来在全球舞台奏响中国新声音。”

“多年来,我深感幸运,承蒙一代代老艺术家们的悉心扶持与热忱鼓励。在与他们的相处和交流中,我得以深刻领悟到何为‘艺高者德重’。”他提到,指挥作为一门有着数百年发展历程的独特艺术形式,其特殊性在于指挥自身并没有乐器,无法独立发声,它必须依靠众多乐手的协同配合来呈现音乐构想。“指挥所需要掌握的,绝非仅仅局限于乐谱上那些看似简单的音符标记,更在于对音乐灵魂深处的精准把握,在于对作品情感脉络的细腻梳理,在于对每一个乐手特点与潜力的充分挖掘与巧妙融合,从而将音乐中那些难以言表、超越音符本身的丰富内涵与深刻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给每一位听众。”

在今年中国音乐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李心草设计了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环节。他将一根具有传承意义的指挥棒,郑重地交给一位毕业生代表。随后,这位毕业生代表挥舞起这根指挥棒,全体师生满怀深情地唱响了《我爱你,中国》。李心草说,这根指挥棒不仅是传承的象征,更是时代的接力棒。它承载着音乐精神的延续与艺术责任的传递,激励着莘莘学子在未来的艺术征程中,以先辈为榜样,秉持初心,用激昂的旋律和赤诚的热爱,为祖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从“背对”观众到“面对”学生

2022年11月16日,是李心草去中国音乐学院报到的日子。从院团到学校,从舞台到讲台,从“背对”观众到“面对”学生,两年的执教经历让他对音乐的创作、传播有了更多感悟。今年恰逢中国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李心草早在一年前便投入到相关策划和筹备工作之中。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歌剧《原野》是中国音乐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的首推大剧,这部歌剧由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金湘先生作曲,作为首部代表中国歌剧走出国门且多年来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意义非凡。此次中国音乐学院制作的版本,由李心草亲任艺术总监及指挥,参演阵容强大,不仅汇集了学院的教师、杰出校友与优秀学生,还特邀业内顶尖艺术家重磅加盟。

当回忆起30多年前首次观看这部歌剧的情景时,李心草仍记忆犹新,“1987年这部戏在天桥剧场首演时我就看过,当时我还没有正式学习指挥,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对这些作曲技法、舞台呈现都十分陌生,但是它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和感动让我永远无法忘记。”1992年,在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陈蔚的邀请下,李心草参与了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的表演课程,其中就包括《原野》这部戏。“我不但参与了音乐作业、排练,还曾在2002年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的毕业大戏《原野》中客串了角色,那次客串是我终身难忘的经历。”

李心草与歌剧《原野》的缘分还不止于此。2007年,歌剧《原野》首演20周年的纪念演出对李心草来说意义非凡。“金湘教授对待艺术非常严苛。在此之前,我已演绎过他的一些作品,而正是我在歌剧《原野》首演20周年的纪念演出中的背谱指挥让金湘先生对我的信任产生了质的变化。从那之后,我们基于《原野》进行了无数次的交流、学习、探讨,一直到金先生离世。所以这部作品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同时也是我们两代师生情的一个纽带。正因为有这么多的渊源,在中国音乐学院60岁生日的时候,把这部歌剧重新搬上舞台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建校60周年的契机,推出新版《原野》,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中国歌剧的发展。”

为了能够精彩演绎这部剧作,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重新阅读了曹禺先生的原著——话剧《原野》的剧本,深入分析剧情,回归文本、回归文学、回归原著,了解曹禺先生当年创作思路与时代背景。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向来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就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交响乐《沙家浜》脱胎于同名戏曲。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都是在其他艺术形式的肥沃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因此,李心草十分看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他们要多涉猎不同艺术领域的知识与作品。“只有广泛地接触绘画、文学、戏剧、舞蹈等各类艺术形式,学生们才能拓宽视野,汲取多元的艺术养分。如果每天只是单纯地读谱、练琴,音乐世界将会变得狭隘。他们或许能够熟练地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精准地演绎乐谱上的音符,但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深刻内涵以及背后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将会与他们失之交臂。长此以往,学生们在音乐之路上的成长将会遭遇瓶颈,难以突破技术层面的局限,更无法创作出触动人心、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作品。”

除此之外,由李心草担任总策划、艺术总监与指挥的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今年顺利完成二轮演出。此剧以聂耳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为脉络,创新性地将戏剧与音乐作品相融合。它不仅呈现了聂耳众多经典音乐作品,更借助音乐生动展现聂耳从接受音乐启蒙,到毅然投身革命,为民族解放与新中国诞生不懈奋斗、引吭高歌的非凡历程。作为“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作品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激昂的旋律以及深刻的爱国情怀,为民族解放运动注入了磅礴的精神动力,深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李心草感慨道:“《聂耳的歌》既是呈现聂耳音乐成就的作品,更是对聂耳本人的深情歌颂与崇高致敬。在这部作品里,音乐、戏剧相交融,其核心要义在于传承红色经典,延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观众们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与浓厚的音乐氛围中,能够沉浸式地体会聂耳的卓越经历与炽热的爱国情怀,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努力的信念与决心。”

台前幕后,心系音乐未来之潮涌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音乐的“打开方式”也变得更为多元。李心草观察道:“以往我们到各地巡演,常常会因场地条件欠佳而困扰不已。当下,随着各地高水准剧场的纷纷落成,我们时常发出由衷的惊叹——怎么有这么棒的音乐厅!不仅如此,如今观众对于优质音乐演出付费的意识正逐步建立起来,一个良好的音乐生态体系也正在逐步构建。”

李心草以新年音乐会为例谈到,新年音乐会起源于欧洲,大约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落地生根,起初主要是由国家级院团承担演奏任务,而后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发展成为新年期间一项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当下,全国各地的观众在新年之际都有机会欣赏到精彩纷呈的交响乐演出,与此同时,各地交响乐团的艺术水准也在持续提升。这种积极的变化不仅被国内所感知,也吸引了国外知名乐团的目光。如今,像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这类世界顶级乐团也纷纷选择在新年之际来到中国进行演出。“要知道,这些乐团的演出档期是很有规律的,其国际巡演大多安排在每年4月、5月或者9月、10月,而在年底赴中国演出是较为罕见的。这一现象充分彰显了中国演出市场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李心草自豪地介绍道:“我们于年底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纪念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首演200周音乐会的演出票早已售罄。可见观众对于优质音乐作品的热忱需求始终存在。这也激励着我们持续演出更多经典作品,以更加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表现形式呈现给观众。”

多年来,只要有李心草的地方,就总会有“草籽”们活跃的身影。“草籽”是李心草粉丝们亲切的自称。过去,李心草每年的演出场次大约在七八十场,“草籽”们常常会提前前往排练现场进行探班,还会自发地转载各类演出资讯,更会毫不犹豫地购买演出票,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着对李心草的支持与热爱。担任院长以来,李心草每年的演出减少至十几场。对于“草籽”和广大观众而言,这或许是一件憾事。但对李心草来说,这种转变却促使他从更为全面的视角,来思考艺术人才的系统性培养策略,探寻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发展路径。

当被问及选择一个词来概括指挥职业时,李心草使用了“引领”二字。在他看来,指挥绝非是机械地挥舞指挥棒,而是在音乐的海洋中,担当起引领者的重任。犹如领航人带领船只穿越波涛汹涌的大海,指挥家凭借其对音乐深刻的理解、独特的感悟以及卓越的掌控力,引领着一众音乐家们在旋律的世界里探索前行,挖掘出作品深处的情感与力量,使每一个音符都能精准地组合、流淌,进而构建起震撼人心的音乐篇章。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4-12-30 □杨茹涵 1 1 文艺报 content77603.html 1 李心草:用指挥诠释音乐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