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草根作家,是写小说的,也是自媒体小视频创作者。这其中的转变,有一个心理过程。
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带“古”字的文明古国,这完全得益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从1815年开始,中国有了报刊杂志,从此,文学有了自己的广阔平台。这个平台繁荣了近200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电视的出现,或多或少对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介产生影响,不过还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报纸杂志基本上和电视电影并驾齐驱。当电脑、手机和自媒体普及之后,报纸杂志因自身缺陷,受到严重冲击。当QQ、微信、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发展起来后,因其便捷、快速、低门槛等因素占据了传媒的制高点。纸质文字被严重挤占,圈子变得越来越小,阅读面越来越小,成了一部分文学爱好者坚守的阵地。
其实,我也是纸质媒介的崇拜者。至今,我从骨子里依然倔强地认为只有发表在纸质媒介上的文字才是正宗的文学、体面的文学。现实很残酷,我出版了长篇小说《门户》,去找某单位领导推销书的时候,领导很恭谦地说:“创作不易啊,应该支持,应该支持。”然后话锋一转说:“你弄一张2000元的发票,书嘛,搁一两本就行了。”说实话,我内心很受伤,按理说,定价30块钱的书,人家给你2000块钱,应该高兴才是,可是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我创作小说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读者。
还有一件事,我把我的小说《门户》签了名,毕恭毕敬送给我的大学同学,然而几年过去,她悄无声息。突然有一天晚上12点多,她给我打来电话,这着实吓了我一大跳。我老婆的话里带着微酸,因为电话那头是我的大学女同学。她在电话上说,昨天打扫卫生,在一个角落发现了我的小说,然后翻着看,一看,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读了下来,读到动情处,哭得稀里哗啦。我说:“你神经病,我啥时送给你书,现在才看?”我举这个例子,不是为了标榜我的小说多么好,而是想告诉大家,纸质媒介的前景有多么堪忧。大家想想,我的同学尚且如此,何求别人呢?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纸质媒介就像古玩、书法、戏剧,很多时候远离了普罗大众,成了少数人把玩的东西。
传统的东西,总得有人死守阵地,毕竟,它是经过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精华,但是,我们也不能故步自封,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寻找文学创作与传播的突破口。
我就是这样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尝试着把作品发表在QQ上、微信上、抖音上、快手上。
自从在自媒体上发表作品,我的读者明显多起来。在QQ上有4万多浏览量,在微信上有8万多浏览量。数字不大,但是相比于纸质媒介而言,阅读量在20倍以上。后来,我尝试在快手和抖音上发布关于古树的小视频。我下乡寻找在我们子长市保存下来的古树,每一棵古树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我的作品的阅读量逐渐上涨。单个作品的阅读量最多达到16.1万,这比我发表在纸质媒介上的作品的阅读量高出300多倍。再后来,子长的古树让我给找完了,再没有人给我提供新的线索。
有一次下乡采风,一个女人哭得惊天动地,我问她怎么了?原来这个女人因脑梗长期瘫痪在床,头发太长了,没法去镇上理发,她男人强行用剪刀给她乱铰一气,气得她放声大哭。受这件事的启发,我寻找到新的创作路子,下乡义务理发,因为我有这个手艺。我是延安市教育作协的副主席和子长市作协的副主席,笼络了一把子文学爱好者,下乡义务理发,在快手、抖音、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上发表小视频。小视频也是文艺创作的一种方式,同样可以表达我们的感情和思想。义务理发为我找到接近人民的理由,让我充分了解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心理诉求。下乡义务理发的过程,其实也是我游山玩水的过程,更为我的文学创作积累了第一手素材。
文学是服务普罗大众的,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放下身段沉下去,把根扎在基层的土壤里。
现在,我们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再加上自媒体的出现,为碎片化阅读推波助澜。面对时代的洪流,我们只能不断去优化,与时俱进。我们不要过分企图扭转乾坤,维护旧的纸质媒介的尊严,你可以固守阵地,但时代的洪流是无法阻止的。一些正统思想的作家,可能根本看不上自媒体这个平台,认为自媒体没有门槛,鱼龙混杂。但这不是自媒体的问题,而是自媒体管理的问题。自媒体上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一些国风视频,表达细腻,不温不火,像清泉,像一首诗,清新自然,有效地挖掘和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说,我们不要排斥自媒体,我们看中的是自媒体这个快捷多元的平台,发挥它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努力做精品文化。我们不能再单打独斗了,文学创作需要与其他媒介结合起来,我的意思就是,只要我们把握文学的本质,顺应时代,寻找新的创作途径,是可以借助自媒体使我们的文艺作品大放光彩的。
(作者系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