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真实自有千钧力

□赵 捷

纪录片《京津冀·瓣瓣同心》剧照

纪录片《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剧照

“《里斯本丸沉没》的影像真实、主创团队感情真挚”“纪录电影创作者要勇敢面对观众、面对市场”……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为2024年中国电影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部为热爱和平、情感细腻的观众所共同珍视的作品荣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中国纪录片创作者的信心。而在大银幕之外,电视荧屏丰富多彩的持续供给同样展现出纪录片市场的蓬勃活力。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2024年,全国卫视频道纪录片播出比重占11.5%,仅次于电视剧和新闻,位列第三,收视比重5.8%;全年总收视时长122.7亿小时。在网络端,各大平台纷纷立足自身特色谋篇布局,力求吸引多元圈层文化用户。

宏大主题:拥抱“具体的人”,凝眸“变化”与“新颜”

2024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在上述时间节点,纪录片工作者扎根人民、追光万里,精心打磨了一系列精品佳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形成了人物与时代的紧密勾连, “糖丸爷爷”顾方舟、导弹专家钱学森、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谢高华等69个人物连缀成篇,在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故事中,回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砥砺岁月。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5集纪录片《二十五载莲花情》播出,主创团队采访100多位澳门人士,高度凝练出50余个精彩故事。参与虹膜识别系统开发的澳门青年吴鸿祺、在澳门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一条咖啡之路的澳门青年李伟杰等,他们共同叙写了澳门与祖国共生共荣的华美乐章。为庆祝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微纪录片《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适时推出,该片以朴实影像讲述有温度的领袖故事,以百姓视角带领观众回望邓小平同志生命中20个温暖瞬间。

而今迈步从头越。除重大时间节点的回望之外,纪录片人自觉凝眸“变化”与“新颜”,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以文学为依托,以书、屋、溪、灯、竹、路为线索,寻找乡村振兴新路径、乡村发展新动能。纪录片紧扣“巨变”这一叙事主线,这种巨变不仅体现在肉眼可见的清溪村地理空间中,也反映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千万工程》铺展了浙江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彩蝶变画卷,并以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实例和多元的视角描绘了新时代乡村建设年轻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图景。一路北上,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为全面呈现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局面,由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指导,河北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携手打造了纪录片《京津冀·瓣瓣同心》,三地联合制作的方式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次成功练兵。纪录片不仅揭秘式讲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规划、谋篇布局的鲜为人知的过程,更用丰富生动的镜头语言,高质量捕捉到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历史文化:寻根中华文明,探脉现代中国

自远古的篝火微光,至千秋的笔墨飘香,中华文明历经风雨沧桑,依然熠熠生辉。在泛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中,2024年文明探源类纪录片表现尤为突出,这类作品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充分借助文献、文物与考古成果等,积极调动解说、动画、搬演等多种艺术手段,记录、呈现、解析了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着重体现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五大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与突出的和平性。

这一年,纪录片人在历史间隙或历史深处,钩沉出文明的记忆。纪录片《何以中国》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研究成果,系统追溯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发源、形成与早期发展。《何以中国》至少有一半的篇章,是完全没有出现在历史文献记载中的,考古成为纪录片人复原历史的有效手段。影片及时汲取考古成果,例如参考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陶马形象而做的“软马鞍”、参考徐州北洞山楚墓陶俑(西汉中期约武帝时期)形象完善了由胡歌饰演的悬泉置啬夫弘……它们不仅重构了观众对远古文明的理解与想象,也深化了观众对中华民族特性的认知。与《何以中国》大量缺乏历史文献记载所不同,《两岸家书》则拥有足够详尽的历史资料,书信、地契、分家文书、族谱、舆图、典籍、资料影像等不一而足,创作者没有选择史料堆砌,转而在12000多封两岸家书中选择了20个典型案例,个体情感触发的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纸短情长承载的是“我要回家”的强大信念。

这一年,纪录片人在古今对话里望见中华文明之于今人的重要意义。湖南博物院作为马王堆的主场,成为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的“影棚”,一面是博物馆中人潮涌动,一面是墓中文物安卧千年,一面是游客的热议感叹,一面是两千年前的烟火日常。纪录片《农耕探文明》走进2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探源耕种历史,弘扬农耕典范,唤醒了观众对脚下土地的敬畏与感恩。纪录片将传统农耕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古老智慧在新时代呈现出蓬勃生机。

这一年,纪录片人超越“其名”探寻“其实”,让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全面。纪录片《司马相如》除了展现一代“辞宗”“赋圣”的文学成就和爱情,更重点讲述了司马相如作为政治家的不朽功绩。纪录片《凤凰》聚焦李清照、解忧公主、沈寿、武则天四位女性,这不是常规意义的性别书写,而是突破性别困境的尝试努力。片中每集聚焦一位女性被认为突破其所处时代的经典事件——李清照因离婚入狱、解忧公主促成两国军事联盟、沈寿开创以自己姓氏命名的艺术流派并在死后不冠夫姓、武则天登基称帝却遭遇传位危机。

这一年,纪录片人以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方式展现中国文化之美。纪录片《“字”从遇见你》 第二季故事化讲述汉字来源与流变,字形演变生动有趣,观众一看便懂。纪录片《中国官箴》每集精选一句官箴名言,通过实景拍摄与AI生成画面的创新结合,为历史故事赋予时代内涵。

社会人文:心灵的栖息港湾,珍贵的精神家园

2024年,纪录片《解释鸿沟》推出。这部专注探讨当代精神生活的纪录片,借由陈嘉映教授与当代富有独立精神的思想者、学术同仁、朋友、学生等话语交流与思想交锋,探讨身陷现代性困境中的人们,如何更好认识自我。《解释鸿沟》的成功,引发了创作者的思考——纪录片是否可以真正记录时代表情,在于能否进入身处这一时代人们的深层情绪之中。我们很难想象,一部拥有深厚哲学性思想、以思辨性对话为主体的纪录片,在豆瓣上收获了8.7分的好评,观众在线下将该片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驶向智识生活的深水区。2024年,纪录片《十三邀》第八季如约归来,94岁许倬云“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让无数人落泪,植物画家曾孝濂妻子张赞英那句“没有来生,如果有来生,我绝对走自己的路,我只要一个工作就行了”,让观众得以将目光看向曾几何时被忽略、一生籍籍无名的女性……

这些瞬间,完美诠释了为什么我们在今天尤为需要纪录片——它不是看见资本、看见流量、看见星光,而是平等地看见每一个人。当这种平等目光投向纪录片《亲爱的请别忘记我》时,我们看见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认知症患者即使受到遗忘的侵蚀,依然记得生命中的爱和遗憾;当这种平等目光投向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时,我们看见德国、新西兰、新加坡等不同国家的教育方式,反思教育成长议题;当这种平等目光投向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人生中的负面情绪不再不可逾越,各类精神病患者因为被平等地看见而逐渐消除病耻感,人们认识到科学方法与系统性干预完全有能力克服这些情绪挑战;当这种平等目光投向纪录片《养猫的人》,观众得以从人宠关系与不同人生切片中窥见人类共同的情感和需求;当这种平等目光投向纪录片《前浪》,我们看到1963年人口学意义上第一次婴儿潮出生的近三千万人在今天已垂垂老矣,真实的老年生活图景徐徐展开,理解老年就是理解我们自己……

即便在美食类轻题材纪录片中,这种对“人情”的书写也从未离去。《宵夜江湖》第三季通过展现不同城市的宵夜文化和美食特色,让观众随之进入了一个充满故事和情感的市井江湖,在这里,平凡市民的生存之道彰显坚韧勇毅;《我的美食向导》用食物把作家、哲学家、考古学者、人类学家、音乐人、厨师等形形色色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美食成为人与人之间加强理解和沟通的黏合剂;《酱油是什么》以中国东西南北饮食差异为切口,以不同地区、不同菜系在酱油使用上的差异,洞察人间烟火中的和而不同。

过去受限于拍摄技术与条件,加之环保意识薄弱,自然类纪录片一直不是国产纪录片的强项。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各地加大了对自然类纪录片的投入与重视程度。2024年,采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的《漓江》,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下漓江流域的山水之秀、生态之优、人文之美,在自然造化的瑰丽风景、四季轮转的生命故事和穿越古今的人文情怀中,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国之树》第二季引导观众挖掘近在咫尺的大树之美,同步摸索讨论经济发展下的绿色生态更优解;《叶尔羌河》择取河流为串联线索,将水盘活,强调了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在新疆经济、社会、生态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本草流芳》运用超高速摄影、显微摄影、延时摄影、再造景摄影等技术,为观众打造了前所未见的本草生长过程的视觉奇观,揭开中医药的前世今生。

此外,在国际传播方面,2024年部分纪录片以记录外国人的中国故事而走红,如《邬达克》在对欧洲建筑师邬达克及其建筑的重新解读中,观照自己,理解当下;《故乡几万里》呈现了1892年至今的百年时光里,一群曾经在成都华西坝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深深眷恋,重现了一段中外民间友好交往的重要历史;部分纪录片则跟随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如《中国奇妙之旅》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邀请三位国际主持人深入中国的广袤乡野;《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第三季以准确、真诚、平和的语态,展现了国家地理探险家保罗在中国徒步的最后阶段的旅程;日本导演竹内亮在《再会长江》中捕捉长江沿岸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真实生活,展现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十年巨变。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纪录片《珍爱之地》无疑是讲述切身生活与认识的成功样本,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最有发言权。该片没有解说词,而是通过生活在新疆伊宁六星街社区居民们的日常生活,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片多语种版本上线后,海外观看量更是突破8000万,视频观看量接近2000万。

展望2025年纪录片创作,还需在以下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宏大主题纪录片还需在解说词的撰写上让理论落地,而非话语空转,要让观众切实从中感受到理论的强大魅力与指导意义;历史文化纪录片需要紧紧抓住真实这一生命线,尽力回归历史现场,而不能在呈现形式的华丽外表下失却应有的历史依据;社会人文类纪录片要能够抢占题材先机,也要能够深入肌理拷问现象背后的本质;自然类纪录片应努力为自然万物赋予生命的意义,进一步提升拍摄水平与素材积累能力;国际传播方面还需加强国际传播效能,拓展中外纪录片交流与合作,使国产纪录片逐渐摆脱自产自销的困境,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世界各地。

(作者系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高级记者)

2025-01-22 □赵 捷 1 1 文艺报 content77890.html 1 真实自有千钧力